第一课 立志成为未来的精英

哈佛名言

每个哈佛人都将自己定义为社会精英。他们坚信自己未来将是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曾这样总结他的学校和学生:“学生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冲向陆地。有时候是静静的,有时候则带着狂风暴雨般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件事物总是新鲜的,那就是对成功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和他的每一个学生所真正关心的。”

如何追求成功呢?哈佛人认为,首先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然后为之终生奋斗。哈佛人明白,一个从未幻想过成功的人不会为成功去拼搏,即使在生活中偶有所得,他也不会有成功【哈佛人这样说】的喜悦。

每个哈佛学子都深深地知道,成功最困难的并不是争取成功的过程,而是成功的目标的确定。

正如哈佛导师教导他们的学生所说:“非伟人不能成就大业。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立志要成为伟人。”

一个希望致富的人才会主动地去追求金钱,一个渴望权力的人会积极地追求权力,一个喜欢声名地位的人才会费尽心机出人头地。每一个哈佛人,都在为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而孜孜不倦地学习着。

早年哈佛大学曾经对各大学的学生做过一项抽样调查,内容是将来毕业以后,有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人生目标。结果,只有3%的学生回答“Yes”,97%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而当年在学校有明确目标的3%的学生,在20年后都成了有作为的人。

这项研究再一次提醒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对于人生成长是多么重要!

成功的人,他们在成功之前,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长期地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获得他们渴望的成功。因为他们不是参赛选手,只是看客。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赛场,也不知道应该将智谋体力投放在什么地方。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比赛成绩",也没有人给他们发"奖牌”。他们只能落寞地看着别人接受鲜花和掌声,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藏起自己的希望。

古今中外,但凡成功者,大都有这样一个坚定的通往成功的起点,半路出家的毕竟不在多数。当然半路出家有所作为的也有之,但至少意味着前半生的追求遇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也无力逃避的挫折甚至失败。

正如屋大维一样,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罗马的主人,他才能始终如一、心无旁骛地去追求,他才毅然抛弃了那么多的**和干扰,比如罗马城的次席等。

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也就知道哪些东西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只有得到了自己立誓要争取到的东西,才会感到满足与内心的宁静,才会像旁人一样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和满意。

无数的犹豫、痛苦的选择或者所谓壮士断腕、悬崖勒马,实施这些行动都不像想象中那么艰难,只是在决定是否要追求这样一个目标时才显得格外的悲壮与感人。

因此,那些伟大的人物一直都想成为伟大者,有着崇高的志愿,目光远大,终于得以在芸芸众生中树立权威,这也造就了许多人为之倾倒的执著而倔强的灵魂。如果他仅仅满足于平凡的事情,【名人这样说】他就只是一位优秀而勤恳的仆人,而绝目标和努力,都是成功的要素。靶子在前,枪在手,意味着你已经有不是一个能够赢得信任和吸引人类理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基本条件。但想的英雄。

是,你能否击中靶心?这依赖于你的枪法。而枪法是练出来的,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行。

有伟大的目标,这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站在伟大英雄们的来路上向回望去,我们都能找到这样一个起点,对着上帝和自己立下的约定,这个誓言无时无刻不回响在我们为之奋斗的每一段行程的上空。所以,我们要说的成功者的第一个特征是成功的意愿,或者说是志向、目标或者其他一些称谓,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渴望成功。

哈佛小百科

哈佛商学院以高额学费著称。收入颇丰,最主要的还是其具有高超的筹资技巧。与那些世界大公司、大银行的成功联姻攀亲使商学院的基金高达2.5亿美元,比美国所有其他管理学院的总和还要多。其每年年度预算就高达1亿美元。哈佛商学院的生财之道简直是五花八门。《哈佛商业评论》以及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出版物为哈佛商学院带来丰厚的收益。通常,学生每人需付2000多美元购买案例资料,需花900美元月租去住学校提供的一居室宿舍,要利用学院的健康中心,并且还要为毛巾和衣柜另行付费,连学生们被写进校权会名录也要掏钱。此外,校友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捐款,也是学院的财路之一,其中在1995年,竟然创纪录地从历届毕业生中募集到2000万美元。所在地的一切都说明了哈佛商学院的生意经不是空泛的理论。由此不难看出,哈佛的行政管理者可谓非常高明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