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智勇无匹登帝位 饮马长江统东路

1251年,蒙哥即位之后,派遣三弟旭烈兀率兵开始第三次西征,并派遣二弟忽必烈主管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同时率军征伐云南,蒙哥则留守蒙古本土和林。

旭烈兀率兵西征灭掉了盘踞波斯北部诸山寨的“木刺夷国”(伊斯兰教亦思马因派势力),攻克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灭掉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又分兵三路进入叙利亚,取得了辉煌战绩。

忽必烈治理汉地取得成功,率兵攻伐云南,凯旋而归,声望远播。

相比之下,留守蒙古本土的蒙哥汗没有什么功绩,声望越来越不如两个弟弟。

旭烈兀远离蒙古本土,虽然声望日增,但不会构成对自己的威胁。

可忽必烈便不同了,他居于漠南,邻近蒙古本土,文治武功,赢得众人赞誉。蒙哥知道忽必烈的势力继续发展下去,自己的权位不堪设想。

因此,他派出阿兰答儿等人以检查为名,打击削弱忽必烈的势力,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威望,以求和忽必烈争个高低。

想当年,蒙哥也曾率军与拔都进行第二次西征,败钦察,破斡罗恩,攻克乌拉基米尔城,打败薛儿客速人和阿速人,确实风光了一阵子,也被蒙古人看成是一位英雄。

蒙哥也知道自己非等闲之辈,在忽必烈声望日高的形势下,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压倒忽必烈,便想重操旧业,亲自率军去征伐南宋,以彰显自己的才能。

1256年,在一次诸王贵族会议上,蒙哥决定亲征南宋,他对诸王说:“我们的父兄们,过去的君主们,每一个都建立了功业,攻占过某个地区,在人们中间提高了自己的名声。我也要亲自出征,去攻打南家思(指南宋)。”

于是,他命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以自己的儿子玉龙答失和大臣阿兰答儿等人为辅佐。

1257年,蒙哥离开和林,渡漠而南,经河西以达六盘山。蒙哥与诸将集议,决定兵分三路大举攻宋。他亲自率领四万大军,号称十万,为西路,主攻四川。

察儿(铁木哥斡赤斤孙)与张柔等率东路大军进攻襄(今湖北襄樊)、鄂(今湖北武昌)等地,从东面配合。

又命进入云南、交趾(今越南)的大将兀良合台引兵北上,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等地,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蒙哥计划三路大军会师长沙以后,再进围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一举灭亡南宋。

蒙哥给众人分别安排了任务,唯独没有给忽必烈分配工作,原因是他脚患疾病,需要“照顾”。

忽必烈心里明白,这哪里是什么照顾,而是蒙哥害怕自己声望高涨,解除了自己的兵权。

忽必烈明白这一切,又无计可施,只好闲居家中,表面上看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实际上他的心里也在翻江倒海地折腾着。

蒙哥此次南征,从表面上看,似乎很严密周到,好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全面灭亡南宋的计划。从战略角度看,在军员和物资的准备、将帅的选任、攻宋的借口及舆论的制造,在主攻方向的选择及三路大军的整体配合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虽向蒙哥进言,说明其中利弊,但蒙哥刚愎自用,仍然坚持大举伐宋。

蒙哥三路大军出发之后,郝经曾对忽必烈说:“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彼(指南宋)今未有败亡之衅,我乃空国而出,诸侯窥伺于内,小民凋弊于外。经见其危,未见其利也。”

后来,蒙哥在蜀地征战时,郝经又向忽必烈进呈《东师议》一文,指出:“夫取天下,有可以力并,有可以术图。”力并者应该出奇制胜,术图者则不可急。

蒙古军早期能够所向克捷,主要是利用骑兵,用奇取胜。用奇必须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蒙哥汗亲征四川,六师雷动,实是舍奇而用正。

四川地区“限以大山深谷,扼以重险荐阻,迂以危途缭径,我之乘险以用奇则难,彼之因险以制奇则易”。

况且主客双方力量悬殊,我方的战略企图完全暴露。敌方坚壁清野以待之,我“无掳掠以为资,无俘获以备役”。这就形成了“以有限之力,冒无限之险,虽有奇谋秘略,无所用之”。

用奇不行,用术之时机尚未成熟,蒙哥汗忽然无故大举,进而不退,主动完全丧失,兵势滞遏难前。其结果必然是再竭三衰,“所谓强弩之末,不能射鲁缟都也”。

后来战事的发展,确如这些有识之士所预料的那样,很快就陷入被动局面。

首先是东路军进展不利。塔察儿率领东路军按计划进攻襄、鄂,初战顺利,很快进至郢州沿江之地,但受到宋军阻击,难以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蒙哥听说东路军失利非常恼火,对塔察儿严旨切责,并派人通知他们说:“你们回来时,我要下令狠狠地惩罚你们。”一位宗王也派人转告塔察儿说:“忽必烈曾夺取了许多城堡,而你们却带着破烂屁股回来,也就是说,你们只忙于吃喝,不好好打仗。”

塔察儿受尽辱骂,心中十分不满。

这时,被剥夺了军权的忽必烈,正以养病为名。在藩府安闲度日。近侍康里部人燕真(不忽木之父)提醒忽必烈说:“主上对大王素怀猜疑,现在主上远涉危难之地,亲历戎行,而殿下却闲居在家,这样子能行吗?"

忽必烈原以为争取领兵权会更加遭到猜忌,如今听燕真这么一说,方知自己不要求从征伐宋,将来也会成为一条罪过,遂硬着头皮派遣使者到蒙哥处,请求允许他从征。

蒙哥本来不想让忽必烈参加这次军事行动,怎奈塔察儿不为自己争气,进军失利,很可能影响这次军事战绩。他知道如果出征无功,将会更加影响他的威望,不如起用忽必烈,帮助自己扭转战局,如果取得军事胜

利,仍然是自己的功劳。

于是,蒙哥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忽必烈的请求,让他代替塔察儿总率东路诸军,依照预定的计划进取鄂州。

忽必烈重掌军权,非常高兴,决心好好表现一番。元宪宗八年(1258)十一月,忽必烈在开平誓师祭旗,随后挥师南下。第二年二月,会诸王于邢州。

五月,至濮州,听说名士宋子贞在其地,立即召见,问以方略。宋子贞毫不客气,回答说:“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宋人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

忽必烈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表示愿意按其所说去做。忽必烈又听说儒士李昶也在濮州,马上派人去请,问以“治国用兵之要”。

李昶谈“沦治国,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

忽必烈听了深以为然,倍加赞赏。随后,继续行军。

七月,到达汝南,申明军令。戒诸将勿妄杀,并使杨惟中、郝经等宣抚江淮,接着命令木华黎之孙大将霸都鲁自蔡州先行进发。

八月,忽必烈渡过淮河,入大胜关,进至黄陂,抵达鄂州江北,饮马长江,准备进围鄂州。

忽必烈率领东路大军推进神速,宋人闻之惊恐不安,陷入一片慌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