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北京大学综合实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给予科学技术领域和工程技术及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一、院士

截至2011年底,北大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2位,分布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等,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位,分布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等。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北大现有16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二、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是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的一项重点内容,高校设置文科资深教授并给予与两院院士相应的待遇。二十多位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分布于14个院系。

三、973首席科学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支持强度最高的基础研究专项;“973”计划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领导下的项目专家组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对项目的执行全面负责。

项目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提供项目执行的相关条件保障。截至2011年底,北大有24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四、长江学者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旨在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是教育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

截至2011年初,北京大学现有“长江学者”148位。值得指出的是,全国前两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中,北大共有13人(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7人),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加里·贝克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受聘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座教授。

五、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了完善人才资助体系而新设立的资助计划,选拔以优秀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人员结构合理的研究机体给予资助。北大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0个,居中国高校首位。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同为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教育部前两次批准的119个创新团队中,北大以8个团队位居第一。

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旨在资助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北大迄今共有158人获得该项基金,数量为全国高校之首。

七、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是以培养年轻一代学术带头人为主要任务的基金计划,于1993—2003年实施,北大教师中入选该计划的自然科学部分48人,人文社科部分26人,两项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支持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04年和2005年两次评选,北大共73人入选该计划,居全国高校第一。

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教育部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北京大学4位教授担任科技委委员,委员人数与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并列第一,其中韩启德院士、林建华教授担任副主任;科技委下设10个学部,其中数理学部挂靠在北京大学,16位北大教授受聘学部委员,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是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北京大学吴树青教授担任主任,厉以宁教授担任顾问,共15位教授受聘委员(不含顾问),总数居全国第一。

九、“何梁何利科技奖”得主

“何梁何利科技奖”由香港何梁何利基金设立,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是我国最重要的民间科技奖励。北大教师队伍中已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徐光宪教授先后获得进步奖和成就奖),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全国高校共37位教授获得“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北京大学侯仁之、徐光宪院士名列其中。

十、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济学家

《世界商业评论》杂志2004年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济学家"中,北大四位教授林毅夫、厉以宁、张维迎、邹恒甫入选,包揽了内地所有在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同时当选的吴敬琏、樊纲等亦为北大兼职教授。

十一、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在中国法学会举办的历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北京大学陈兴良、张守文、陈瑞华几位教授当选,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二(并列)。

十二、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其中文科29个,理工科52个(含理科27个,工科8个),医科17个(按二级学科计为19个)。

在全国共96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北大显示了绝对优势,无论是总

数(比第二名多32个)还是大理科(包含理工农医)的学科数,以及文科(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十三、一级学科评估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一级学科评估(2002一

2004)中,北京大学参评的33个一级学科全部名列前八,其中11项在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一,排名前五(29项)和排名全国高校第一(14项)的学科数居全国之首。

值得指出的是,理学领域在全国高校中以7项第一(数学、物理学、化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两项第二(天文学、地质学)显示了北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卓越实力;医学领域5个学科全部进入前三名;人文学科领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4个学科

全部名列第一;工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分别有3个和8个学科名列前五。

就单项指标而言,根据对同行专家反馈的调查信息而得出的学术声誉一项中,北京大学有20个学科的学术声誉居全国各科研机构之首,33个一级学科学术声誉全部排名前五;共有12所单位的16个一级学科在4个单

项指标上全部排名第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的数学、化学、历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4个一级学科,显示了在该学科全面领先的实力。

十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北京大学王选教授因其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全国高校教师中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科技奖励。北京大学历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49项)以及以第一完成单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总数(21项)为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大学有多项优秀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第一单位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十五、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在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历年评选(1998~2005)中,北京大学(含医学部)独立完成项目12项,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北大参与的另外两项成果也入选。

十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迄今唯一一次),北大共获18项奖励(其中包揽两项特别荣誉奖,以及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无论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数量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共有30项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7项),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十七、国家实验室

2003年科技部批准筹建首批5个国家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其强大实力和独特的优势,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重点试验室,7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其中4个以北大为依托单位),12个卫计委重点实验室,2个卫计委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5个国际合作建立的实验室,构成完整的科研机构体系。

在科技部委托国家基金委组织的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在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数理、地学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数学与应用数学、重离子物理、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全国共5个),生物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分子心血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

十八、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北大原有的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部通过,其中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评为优秀;新申报的3个基地也成功入选,从而使北大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总数达到了13个,居全国第一(全国共127个)。

十九、进入全球前1%研究机构的科学领域

根据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1SI)科学引文数据库(SCI),按全球10年内某个机构发表论文的被引文情况,北京大学(含原北京医科大学)共有9个研究领域跻身全球引用前1%排行榜,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工程、植物与动物科学、临床医学。

二十、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1999年至今举办的13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每次不超过百篇)中,北京大学共有85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7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并列)。在2011年的评选中,以9篇入选,居全国高校首位。

二十一、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该学院2001年由地质学

系、地球物理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和空间物理学专业、北大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组成。地质学系创办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教育机构。

创建于1983年的北大遥感所,是中国最早开展遥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

该学院本科生招生按照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和学院招生两种形式进行。前者从一年级开始按照理科基地班培养计划进行教学;后者在一年级按照统一要求进行学习,从二年级起按专业分流。

二十二、生命科学学院

该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生命科学学院。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北大、燕大、清华三所大学生物学人才的精英,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93年在原生物系的基础上成立生命科学学院。该院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神经生理、生态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该院从2003年起按生物科学专业招生,3年级开始按学生的志愿和成绩分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本科生学制为四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由教授主持主讲。学生将学习广泛的公共基础课,以及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学基础课等专业课,并进行全面的毕业论文训练。学院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可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

北京大学小百科

1.北京大学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同侪,不少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校一同被公认为中国大陆最出色的高等学府,尤其以“北大清华”并称。2.在国外所作的有关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曾获评为澳、亚地区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十四,比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东京大学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