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人文气息的领地

北大校园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林荫大道,满墙春藤,每一处都是一幅标准的风景图。

北大校园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林荫大道,满墙春藤,每一处都是一幅标准的风景图。面对这么多的名景,每个北大学生的最爱也不尽相同。

大多数人一提到北大,脑海里最先闪现的场景恐怕就是北大西门了。那庄严的狮子,古典的校门,毛主席亲题的“北京大学”,都是值得喜爱的理由。虽然,每年的迎接新生都是在北大南门,但是新生们恐怕还是最想从这里踏进北大。

对于能够走进北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门是能够随时见到的,但是那些暂时没有走进北大的或是景仰北大的人士,抑或是只是单纯地把这里当成一个旅游景点的人来说,都会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给自己留下一张倩影。

办公楼——贵宾最多的地方

进入北大西门,正对着西门的一座古典建筑就是办公楼了,办公楼原名叫作"施德楼""贝公楼",是当时燕京大学的主楼,后来北大进驻这里的时候,又是国学大师钱穆把这里定名为“办公楼”。办公楼设计独具匠心,高大巍峨,是如今北大的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更有名的是办公楼的二楼礼堂。

这里的礼堂不知曾接待过多少贵宾了,周恩来总理、江泽民主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京等等,都曾在这里做过演讲。能够在办公楼礼堂演讲,算得上一种崇高的礼遇了,虽然它没有如今各种礼堂的那样多功能化,但是这里留给北大人的记忆是最多的。

斯诺墓——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斯诺墓坐落在原花神庙遗址上。墓碑为一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叶剑英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墓旁松柏环绕,绿草如茵。迎面一湖碧水,更觉幽静肃穆。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6月,斯诺又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不久即搬回东城盔甲厂13号居住。

当时正是“一二·九”运动前夕,燕京大学是中共领导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斯诺积极参加燕大新闻学会的活动,他们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燕京大学的王汝海(黄华)、陈翰伯,清华大学的姚克广(姚依林),北京大学的俞启威(黄敬)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请他们往国外发电讯,并联系驻平津的许多外国记者届时前往采访。

斯诺夫妇则在游行当日和其他外国记者跟着游行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他给纽约《太阳报》发出了独家通讯,在这家报纸上留下了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大量文字资料和照片。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再次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北平沦陷后,斯诺在自己的住所里掩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帮助他们撤离北平,参加抗日游击队或奔赴延安。

1960一1970年斯诺曾三次来中国访问,著《大河彼岸》等书。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在日内瓦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将其骨灰的一部分运来北京,于1973年10月19日安葬在此。

翻尾石鱼——最奇特的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属园长春园中西洋楼的石刻构件。今存北京大学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

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观“谐奇趣”主楼南侧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中央的装饰物。此件西洋翻尾石鱼,由黄鹤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鱼肚宽90厘米,上部鱼嘴宽42厘米。

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

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翻尾石鱼是在圆明园之一的长春园北部,有一组仿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样式设计的建筑,俗称“西洋楼”。这组建筑最西面靠南一点的位置就是“谐奇趣”。

“谐奇趣”建于乾隆十二年,它的前面是一个圆形的大喷水池,周围有雕刻精美的四只羊和十只鹰,嘴里日夜不停地向池中喷水。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属于西洋石刻艺术。

临湖轩——发生过最多故事的地方

临湖轩原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LeightanStuart1876年-1962年)的住宅,部分也作为燕京大学接待贵宾和开会的地方。前北大校长马寅初(1882年-1982年)也曾住此。现为北京大学贵宾接待室。

本院西侧房曾为林迈可(MichaelLindsay)居室。林迈可,英国学者。1937年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盘踞之下,林曾数次秘密访问华北抗日游击区,并在沦陷后的北平为八路军采购药材和无线电器材。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林氏夫妇在八路军的帮助下进入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和延安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方携妻及子女返英。新中国成立后林氏曾数次访华。

临湖轩顾名思义是在未名湖畔。它是燕园里现存的最古老的一所建筑。1931年,燕大教师谢冰心为庭院命名为临湖轩,后来由胡适题写了匾牌。

临湖轩体现的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它并不大,但是发生在这座轩子里的故事却很多。临湖轩的前后几位主人中,有两位尤其值得关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和北大校长马寅初。1929年,司徒雷登在这里主持了

吴文藻和冰心的婚礼。

1935年,吴文藻的学生费孝通和王同惠也在这里举行婚礼,主婚人还是司徒雷登校长。

新中国建立之初,临湖轩仍然作为校长宅邸,开始是燕大校长陆志伟入住,1952年,北大迁到燕园,马寅初校长也曾在这里居住并迎接宾客。在马寅初离开校长职位迁出临湖轩后,再也没有一位北大校长在此居住过。这里被改成贵宾招待所。

“文革”期间,临湖轩曾是“梁效”写作组的据点。后归属北大外事处,成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

今天,临湖轩作为北京大学的贵宾接待室,每年要接待几十个国家几千名来北大参观访问的外宾(包括外国国家元首、专家和学者)以及港澳同胞和侨胞,中央领导人来北大视察工作时也常常来这里驻足。轩外的古树安静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蔡元培铜像——最受尊敬的校长

提起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相信每一个北大师生无不从心底生出一份油然的敬意。因为,正是在蔡先生任北大校长的时候,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使得北大的面貌焕然一新,引得一大批贤人志士来到北大讲学。

多少年的风雨过去了,百年的北大正是得益于当初丰厚的营养。如今,蔡元培校长的铜像屹立于燕园,成为北大一道永恒的风景。其实,每个北大学生都知道老校长蔡元培,知道先生是被毛泽东尊称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但能真正全面了解老校长当年办学情况的还是不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上演过的一幕话剧《教育就是兴国》,对老校长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塞万提斯铜像——最勇敢的骑士

提起塞万提斯,你肯定会想到他的名作《堂吉诃德》,但当你步入北大,参观完校史馆后,突然会发现他的身影:身披西班牙风衣,腰挎宝剑,目视前方。你在诧异,这西班牙文学骑士怎么会不远万里来到了北大呢?其实,这是1986年北京市和西班牙马德里市结为友好城市后,马德里赠送给北京市的礼物。

后来,北京市政府又把他安放在北大的校园里,所以,你在校园里看到这位骑士的铜像,更能激励你也要做自己勇敢的精神骑士,只要你敢想,守望着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学,你还愁能否达到彼岸吗?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一定能!

振兴中华碑——最强的声音

在北大众多的碑石中,位于图书馆旁边有一块“振兴中华”碑,我觉得这是现代北大人发出的最强的声音:1981年3月中国男排在战胜韩国男排后,北大学生喊出的时代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特建此碑,以志纪念。

“振兴中华”石碑上的那四个绿色遒劲刻字,看上去更像是精神上的一种洗礼。

北大校徽——最佳的收藏

北大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包”的精神。

北大对你说,一味逞强不可取

庄子在《山木》篇中也讲到了这个道理:东海有一个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它既不敢飞行在鸟队的前边,也不敢飞到鸟队的后边;吃食的时候也不争先,只拣其他鸟吃剩的残食。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优哉游哉,远离祸患。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处世的方法。曾国藩对此的理解是:“《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如危行,伸也。言孙,即屈也。此诗畏高行之见伤,必言孙以自屈,龙蛇之道也。”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伸能屈方为大丈夫”。

比如,水很柔软,用手可以轻轻搅乱;用任何形状的容器盛它,它就呈现出相应的形态;遇到阻碍,它从来不会强冲猛打,而是“绕”过去;水总是默默地流淌,只有在大的落差处才会听见它的声响;水滋润万物,却从来不争……

但是,水并不是一味柔弱的,而是柔中带着刚。水滴能够穿石;巨大的洪水能够毁灭一切;河床也会因为水的不断冲刷而不断塌陷;鹅卵石就是水不断摩挲的产物……

正是因为水的柔弱,水才能和万物结缘,也正是因为水的刚强,水才能不被忽视。对人而言,也要柔中带刚。一个人如果总是软弱、后退,那就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总也没有出头的时日;如果总是一味逞强好胜,就会过早遭遇危险,使自己受到伤害,使目标变得更加遥远。只有柔中带刚才能屈伸自如,才能用柔来缓冲内心的创伤,韬光养晦,也才能用刚来奋起拼争,积极向上。

小军(化名)考入北大的那一年是痛并快乐着的,快乐自不必说,十里八村就出这么一个大学生,还是考上了著名的北大,连那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邻村的人,都赶来“参观”,从收到录取书到开学的那段日子里,小军家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一看。

痛是小军内心难以承受的,一贫如洗的家这些年已经为了供自己上学债台高筑,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也早早外出打工……一提起这些,小军就感到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胸口,连喘气都那么撕扯着疼。所以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小军的快乐是夹杂着痛苦的。

以小军的条件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肯定会得到帮助,但是强烈的自尊心让小军张不开嘴。

得知情况的班主任老师理解小军的心情,但并不赞同他的做法。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勤工俭学,同时做好几份家教,每个周末的晚上还要去餐馆打工,虽然生活费,甚至学费的问题都基本上解决了,但是学业严重受影响,有一科还挂了红灯,这让一直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军难以接受。他来到未名湖畔,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知道自己这样一味蛮干是不行的,虽然解决了钱的问题,但是耽误了学业那会是更大的损失。在几经辗转之后,他向老师提出了申请助学贷款的请求,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军申请成功,顺利解决了学费的问题,周末只做两份家教,这样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平时的时间都用来攻读学业,结果不但成绩优秀,而且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小军毕业后顺利应聘进入一家大公司,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轻松还清了贷款。

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刚多于柔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冲动是青春的表象,强者永远是被仰慕的,他们总会认为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才不会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