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对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伏击战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敌人引入峡谷之中,前后一堵,令其进退两难,首尾不能兼顾。口才高手在论辩过程中,为了驳倒对手,有时会提出一个只有两种可能性的前提,迫使对方在两种可能中加以选择。实际上无论对手选择哪一种,推论出的结果都对自己不利,除此之外又别无他法,从而使对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种纵横术叫“困敌两难”,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在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里,主人公罗亭与皮卡索夫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就使用了困敌两难的纵横术。

“妙极了!"罗亭说, “那么,照你这样说,就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没有,根本不存在。”“你就是这样确信的吗?”“对。”“那么,您怎么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作家您首先就有了一个。”

显然,皮卡索夫的主张是:根本不存在信念之类的东西,可是他又确信他的这个主张是正确的,而确信一种思想是正确的,本身就是一种信念。这时候,他等于承认了“有信念这种东西”。但是这又与他主张的根本不存在信念这个东西的话相悖,这样,皮卡索夫就陷入了两难的自相矛盾之中。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在山上采到一种传说吃了可以不死的草药,他来到都城准备把这草药贡献给楚襄王。这个人来到王宫向传令官说明来意后,恭恭敬敬地把草药交给了传令官。传令官马上把草药送进宫中。

中射士(帝王的待御近臣)一看传令官手中拿的东西很出奇,就问传令官:“你拿的是什么奇花异草啊?”

传令官答: “是长生不死药。”

中射士又阗: “可以吃吗?”

传令官答: “可以。”

中射士突然出手把草药夺过去吃了。传令官一看草药让他吃了,自己无法交差,便把此事报告了楚襄王。

楚襄王一听勃然大怒,派人欲杀中射士。

中射士被捕时向楚襄王争辩说: “臣问过此药可不可以吃,传令官说可以吃,臣才吃的。这说明臣没有罪,有罪的是传令官。何况,这种药是长生不死药,臣吃了它就应该长生不死,如今大王要杀死臣,臣若是被杀死了,这表明此药不是什么长生不死药,而是催死的药;臣吃了不死药还死了,也说明献药的人是个大骗子;望大王深思。”

这个中射士运用了“困敌两难”的纵横术,使自己免于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