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可以变通的

虽然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历了许多事后,行事鲁莽冲动的人也可能学会了适当的谨慎,而那些有勇而无谋,闹市操刀的武夫也可能学会了相时而动,这都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发生若干变化的结果。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是这个道理。相传,在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孙权麾下的大将吕蒙,年轻时勇敢冲动,逢事不动脑筋,往往冲动行事,结果也常常是事倍功半。后来孙权督促他勤读书,吕蒙鲁莽冲动的习性逐渐收敛起来,智谋成分逐渐丰富,成长为东吴著名的军事将领。后来,他又设计攻破荆州,主败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华夏。

清代名将曾国藩原本是个果敢刚毅的人,他曾先后4次抗旨不遵,绝不在羽翼未丰之时就草率行事,去与风头正盛的太平军硬碰。也正是他的

刚强,保全了湘军的实力,为以后的湘军大破太平军奠定了基础。而自咸丰兴军以来,团练四起,清朝廷已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其中湘军更是如日中天。曾国藩不但头衔一大堆,而且实际上指挥着30多万人的湘军,还控制着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和左宗棠麾下的楚军。除直接统治两江的辖地,即现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之外,同时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也在湘军的控制之中。湘军水师游弋于长江,掌握整个长江水域。当时,湘军将领已有数十人官及督抚,曾国藩更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举手投足都可以使地动山摇。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境地,清王朝自然不容高床之下有虎豹鼾睡,这时,如果曾国藩一味地刚硬下去,恐怕在攻克天京、剿灭太平军后,就会落个“飞鸟尽,良弓藏”的悲惨下场。

性格是可以变通的。在攻陷天京前后,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心里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地位甚至生命的关键。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于是,他性格里的百炼钢转化而成绕指柔,从此曾国藩的性格开始了柔韧的旅程。

曾国藩通过不断地锤炼逐渐改变了自己倔强而近乎刚愎自用的性格,从而具备了刚柔并济的特征。他能够历尽周折,最终走出三湘大地,成为中兴名臣;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着各种权力,含而不露,随机应变;能够成就最大、最全的自己,全依仗于他性格中的刚柔相济。他的刚柔相济,变化多端,也最终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