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赚得再多也嫌少

温州人的经商风格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这是他们能够成为中国最会赚钱的群体的一个主要原因。

赚钱不会见好就收

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在有些地方,很多的人往往安于现状,很容易满足。日子过得好一点儿,就“小富而安”,不想再干了,沉溺于搓麻将、上饭馆,甚至有些人沉沦于吃喝嫖赌。那些先富起来者就很快飘飘然,扬扬自得,骄傲陶醉,过早卸甲收兵,洗手罢工,奢侈浪费,尽情享受胜利果实,致使事业搁浅,甚至坐吃山空,直到一无所有。

与这种人截然不同的是温州人,他们对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绝不会“见好就收”“知足常乐”。他们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但他们的“想”不是幻想、空想,不是白日做梦,而是付诸行动的挣钱实践。他们对金钱的“贪婪”正是他们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动力。

1965年,胡定海出生于素有“电器城”之称的乐清市柳市镇。初中毕业后,他开始涉足电器行业。22岁那一年,有朋友告诉他,要想在电器行业有所作为,就必须来重工业城市。于是,他带着柳市的电器和进口摩配单枪匹马闯东北,来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老大沈阳。

来到一个寒冷而又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的胡定海意识到自己孤身推销产品肯定困难重重,站稳脚跟才是首要,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当地的国有机电公司,经过一番选择,他最终与一家国营机电公司签订了协议,租用对方的柜台,自己身兼老板和伙计,开始销售家乡的电器产品。

虽然当时胡定海卖的电器是零散的,也没有品牌,但是凭着自己的眼光和努力,柜台开局不错,每月的销售额能达到5~6万元,重要的是,这是他生意上的第一步,这令他信心倍增。掘到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桶金,便开始思索怎样滚大这个“雪球”。1998年,胡定海开始代理正泰集团的成套设备,这是他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也使他原来小打小闹的生意逐渐走上了康庄大道。

2002年,手头已经有了资本的胡定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想改造沈阳的一些老街,将其建成专业化的机电城。2003年,胡定海总投资2个亿,买下了沈阳南站的地皮,开发建设沈阳五金机电城。事实证明他对了,当机电城还在规划图纸上时,蜂拥而至的电器商人就买走了70%的预售店铺,其中温州人占了40%。

200年5月份,胡定海又准备斥资4个亿,收购有30多年历史的沈阳国有五金集团公司,改造后的营业面积将达到8万平方米。同年7月份,胡定海又准备投巨资在沈阳市沈河区建设沈河通讯数码广场,胡定海为此倾注了不少心血,他自豪地表示,打算将该工程建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胡定海率领他旗下公司全面进军地产界,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他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地产大王”。

谈起创业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荣耀,已经身为沈阳温州商会会长、沈阳嘉乐不动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胡定海总结说,既然做生意是为了赚钱,那么钱就应该是赚得越多越好,绝不能小富即安。

温州人赚钱的三个阶段

商人经商就应该学习温州人的“贪得无厌”“永不知足”的精神,如果商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就会得过且过、惰性十足。结果只能是:

如果开了一个小店,那么到了耄耋之年还会是那个小店.这不是创业,只是维持生计的生存之道罢了。

如果开办了一个小厂,那么几十年后还会只是一个小厂,这也不是创业,这与上班、替别人打工没有差别。

如果创办了一个小公司,那么到业主弥留之际,规模还是与当初一样小,这更不是创业,只是找到一个饭碗面已。如果有了远大的志向,那么今后的经营中,会有第二次创业、第三次创业乃至更多次创业。几十年后,小店会变成大百货商场,小工厂会变成大企业集团,小公司会变成巨无霸上市公司。

很多温州人就是这样,最初准备赚到100万元就罢手了,有了100万元之后,又将目标定为1000万元,然后是1个亿……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做大了。

许多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的发展历程归为三个阶段:

(1)原始积累阶段。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放手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勤劳的温州人自己创业资金的原始积累阶段,他们

不需要政府的干预,不需要亲朋好友的提醒,更不需要别人的施舍,只要哪一行能赚钱,就一定积极参与,他们“吃常人不愿吃的苦,赚别人看不起的钱”,从小处着手,从小钱赚起,从而闯出了一条“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之路。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业和个体工商业,出现了“家家办工厂、户户闻机声”的景象,涌现出了大量的“前门开店,后院生产”的家族式企业。今天温州许多知名企业的当家人都是在那时因为谋求生存而大胆闯出来的。

(2)股份合作经济阶段。这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资金、人才、技术为纽带,引导家庭工业走向股份合作,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发挥了“小资本、大辐射”的效应。

这一阶段算得上是温州人资本的重新整合阶段。由于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体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更大规模、更高档次的发展,于是,各个小企业纷纷走向联合,由多个业主共同投资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应运而生,“股份合作制”成为当时景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家庭作坊“模仿型”生产,在产品质量上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温州的企业经历了全国各地抵制温州货的“阵痛”。但永不言败的温州人联起手来重新整合资源,整合他们拥有的资金、技术和无数宝贵经验。

(3)第二次创业阶段。自1992年以后,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温州人开始了以提高经济质量为核心的第二次创业,整个温州的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营造了“小区域、大发展”的态势。

这一阶段成了温州人资本的迅速扩张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结束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争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正了名。因此,温州人开始了新一轮创业行动,不过这次他们不再白手起家,而是拥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他们侧重产品质量,看重品牌效应,注重信用经营。甚至还提出“争创世界品牌,实现产业报国”,放言“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在这一阶段,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企业,造就了大批的亿万富翁。

看看温州人这三个阶段的创业史,我们会明白:“赚钱无止境”是他们与其他商人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他们能够成为中国最会赚钱的人的一个主要原因。

越有钱越想赚钱

有人说,哪里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为了做生意,勇于开拓,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年之前,无数的温州人就勇敢地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而且,在国外做生意,他们同样是“越有钱越想赚钱”。

德国华人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张香国于1981年随叔父到荷兰淘金;1993年在荷兰开设中日泰餐馆,很快成为当地华人开办的最大的中餐馆。1995年,他来到德国继续从事餐饮业。生意红火之后,他又开始涉足服装和皮革批发行业。

1997年,张香国在诺伊斯市时装批发中心租下铺位,开始经营时装生意。在服装批发经营过程中,张香国发现,尽管德国的服装批发中心不少,却没有一家是中国人开的。何不建立一座华人的中国贸易城呢?他找到结识的豪斯米兰诺(Hausmi|ano)大厦经理,反复磋商以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并于1999年开张。很快,商城运作走上了正轨,生意日益红火,成交额不断攀升。进驻的商家依托诺伊斯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中国商界在德国的商贸活动,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入驻率接近90%,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商品批发集散地。

之后,张香国的目光又瞄向了法兰克福。于是,德国最大、最集中的贸易批发区——法兰克福的德莱艾希(Dreieich)市场里,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当时德国最大的中国商贸城——“中国贸易中心”于2003年5月正式开业。数十家来自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德国的实力雄厚的华人商家率先进驻中心。一个月后,中心的贸易额就达到了原来该商场经营几年的水平。

现在,不知足的张香国又开始酝酿着下一步的计划,想要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的“中国商城”。这既是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牢牢的“中国结”,想通过建商城搭建一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制造的商品引入欧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由此将生意做得更大、更多、更好。

这就是典型的温州人的经商风格:赚钱“没有最多,只要更多”。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后,并没有得意忘形或者沉溺于享受,而是激励了他们想去赚更多的钱。而第一桶金给他们带来的资金、经验、信心方面的优势,又使得他们很容易成功。就这样“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地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