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犹太人的从商原则

西方人常说,五个犹太人凑在一起,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从罗斯柴尔德到索罗斯,从洛克菲勒到彼德森……众多犹太商业巨子令世人翘首瞩目。为什么耀目全球的光环总是频频落到这个人口仅占

世界0.25%左右,并且曾经一度漂泊流浪、无寸土可居的民族的身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看看犹太人在商海中有哪些习惯。

女人和嘴巴藏着最多的商机

犹太生意经里就着重强调经商有两个大目标:女人和嘴巴。这是犹太人4000年来生意经里不可变更的公理。

犹太人认为,如果说男人是世界的中心,那么女人则是男人的中心。谁围绕中心的中心做生意,谁肯定会有大利可图。

男人一旦娶妻,妻子便成了男人的资金保险箱。俗话说,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又说,男人生在世上是为了大把大把地挣钱,女人活着则是为了大把大把地花钱。实际上就是说,女人掌握世界上花钱的权利。那么,女人无疑也就成了生意的目标。

女人是市场消费者的主体,这句话不用论证也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你只要在商场里驻足一个小时便会发现,在镜子面前试来试去、不厌其烦的都是女人。女人喜欢逛街和买东西是她们的天性。

女人享乐的同时,既喜欢把自己保养得青春焕发,又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女人这样做其实不光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给别人看的,尤其是给男人看。满足虚荣的同时,女人知道这样才能迷住男人。

女人很会算账,知道用男人赚来的钱打扮、收拾自己,既美观又经济实惠。于是,针对女人的高级消费品就应运而生——五光十色的珠宝、项链、戒指、别针、坤表成为使女人高贵的抢手装饰品,高级化妆品、高级礼服、高级休闲服,甚至高级轿车,都为女人而生产。这些永远不会饱和的产品为目光远大的生意人赚取了巨额利润。

有的男人喜欢精打细算,唯独给女人花钱时却表现得非常大方。只要是女人喜欢的东西,价钱问也不问,钞票就大把大把地扔出去了。

“瞄准女人”,这是犹太人经商的格言。在那些富丽堂皇的高级商场里,那些昂贵的钻石、豪华的礼服、项链、戒指、香水、手提包……无一不是等待着女性顾客的。普通百货公司甚至超级市场所展卖的各种商品,也是以女性产品占绝对统治地位,而且只有女人才关心品牌和新款,商场里的新东西总先打动女人的心。

现代女人的经济独立了,更造就了犹太商人赚女人钱的契机。且不说日常用品,就是好多男式商品的设计包装也着重取悦女人的审美眼光,因为女人经常代替男士购买或者在购买过程中起决策作用。聪明的犹太商人就是瞄准了这一点,在赚钱上从不轻视女人的作用,赢得巨利。

让我们来看看久负盛名的美国“梅西”公司的发迹史吧。

“梅西”公司是犹太人施特劳斯亲手创办起来的。施特劳斯从当童工开始,后来当了小商店的店员。他在打工生涯中注意到,顾客中多为女性,即使有男士陪着女性来购物,掌握决定购买权的也往往都是女性。

施特劳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做生意盯着女性市场,前景更光明。当他积累了一点儿资本而自己经营小商店“梅西”时,就是以经营女性时装、手袋、化妆品开始的。经过几年经营后,果然生意兴旺,利润甚丰。他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扩大规模,使公司的营业额迅速增长。施特劳斯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经验,接着开展钻石、金银首饰等名贵产品经营。他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总共六层展销铺面,展卖时装的(绝大部分是女性的)占两层,展卖钻石、金银首饰的占一层,展卖化妆品的占一层,其他两层是展卖综合商品的。可见,女性商品在“梅西”公司占了绝对多数。施特劳斯经过30多年的经营,把一间小商店办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公司,显然与其选择的女性目标市场有着很大关系。

和施特劳斯一样,同为犹太人的美国商人基延也是把目标对准了女人。基延在繁华的纽约54街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应该说这里的位置是比较好的,每天来往的人也很多,可是基延的生意却不好做,开业两三年,生意冷冷清清,这让基延大惑不解。善于动脑筋的他决定到那些生意好的地方去考察。

通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基延得出这样的结论:平时光顾百货公司的人女性要占80%,即使有男人来商店,也大多是陪妻子购物,很少单独买东西。在这些顾客中,白天来的大多数是家庭妇女,晚上5点半以后的是下班后的小姐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基延决定将自己的百货商店的营业对象限定在女性身上。

为了尽可能地吸引女性,他将自己的营业面积全部用上,分别针对家庭主妇和上班的小姐,把正常的营业时间一分为二,白天他摆设家庭主妇感兴趣的衣料、**、实用衣着、手工艺品、厨房用品等实用类商品。晚上则改变成一家时髦用品商店,将朝气蓬勃的气息带到商店,以便迎合那些年轻的女性。光是袜子就陈列了许多种,内衣、迷你裙、迷你用品、香水等,陈列的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款式和花样,但基延不久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营业面积太小,如果完全模仿大的百货公司,做到各种花色、品种都有的话,恐怕是不可能的。基延面临了一次选择,要么是维持现状,要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只经营一类商品。他经过思考,决定将其他商品换下来,只经营袜子和内衣。

开始的时候,常来的顾客对这种经营方式不理解,但基延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不久这间专门经营袜子和内衣的商店的名声就传开了。许多购买袜子和内衣的女性都不约而同地到基延的商店来。别的商店一

双袜子要卖2.5元,基延尽量廉价进货,然后用每双2元的价格卖出,同时将袜子的种类大量增加。基延的专业经营法果然大获全胜,2个月后,袜子的销售额增加了5倍,顾客也云集而至。

袜子销路的成功,使基延信心十足地如法炮制内衣的主意,他进口了法国最流行的样式,进行精彩的宣传。时间不长,基延商店有世界上最流行的内衣的消息席卷全国,许多女性闻讯赶来先购为快。其实这种内衣同其他内衣相比,大多只不过增加了性感美,因为美国女人在家里穿得比较暴露,这种内衣适应了她对丈夫或男朋友的吸引和需要,所以销路因之而一时大开。

除了女人外,犹太商人还非常注重将赚钱绕在“嘴巴”上。无独有偶,我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好与犹太人的经商观形成互证。自古以来,人们参加各种生产劳动的首要目的无非是先解决温饱问题。

人只要活着,嘴巴就需要不停地消费,绝没有停止消费的理由。因此无论是礼拜天或节假日,嘴巴也永不休息,命令主人把钱乖乖地送进商人的口袋里。

人要填饱肚子就得不断地吃,不断地消费,不断地购买食品。因此可以说,肚子是消耗的无底洞。地球上当今有60多亿人口,其市场潜力非常的大。为此,犹太商人设法经营凡是能够进入肚子的商品,如开设粮店、食品店、鱼店、肉店、水果店、蔬菜店、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不胜枚举。

一个无法改变的生理规律告诉我们,凡是进入肚子的东西必然要消化和排泄,不论是为饱餐一顿而大鱼大肉,还是为解口渴而杯饮瓶喝,进入人的肚子几小时后,都会化作废物排泄掉。如此不断地循环消耗,新的需求会不断产生,做食品生意的商人可从经营中不断赚到钱。

日本大阪有个美国犹太商人,一天他忽发奇想,他负责经营美国麦当劳快餐店,为了迎合亚洲人的口味,他准备向日本人提供价廉物美的肉馅面包。

在筹备开业时,日本的商人都笑话他,认为在习惯于食大米的日本推销肉馅面包,无疑是自找死胡同钻,绝不可能有市场。但犹太商人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日本人虽爱食大米,但并不一定不爱吃肉馅面包;同时他又看到,美国的肉馅面包店的效应正向全世界发展。基于这两点,该犹太商人认为,同样是“嘴巴”的商品,在美国能畅销,在日本为什么不能?再说,按照犹太人的观点,“嘴巴”生意绝对赚钱。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进入肚子里的东西,必被消化而排泄,一个2元钱的面包,或者一盘10元钱的牛排,经过数小时后就被消化了。换句话说,人总是需要不断地吸收能量,消耗能量,因此作为有一定能量、人人需要吃的商品,总是不断地被消费。在吃完面包和牛排几小时后,人体内吸收的能量被消耗掉,又需要其他的能量商品来补充。能如此迅速循环地消费商品的,除了“嘴巴”,还有什么呢?

凭着这种信念,该犹太商人的肉馅面包店如期开业。不出所料,开业第一天,顾客爆满,利润还大大超过原来想象的程度,此后利润日日升高,以至于一连用坏了几台世界最先进的面包机器,还是满足不了顾客的消费要求。结果,该犹太商人利用肉馅面包,即利用“嘴巴”生意成了大富翁。

为什么不多获一点儿利

一般的商业规则是薄利多销,这种生意的方式既有利于商业竞争,又有利于加快资金的回笼,但犹太人却习惯于反其道而行之。当许多商人还在烈日下与泥泞中为1元钱的利润奔波时,犹太商人正衣着光鲜地手握香槟,为3元的利润进了口袋而庆功。

犹太人有一条经商要诀——“厚利适销”。古今中外做生意的都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法则,而且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法科学而可行。但是,犹太商人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招数。他们对薄利多销的买卖毫无兴趣,却对厚利适销的生意兴趣盎然。犹太商人认为,进行薄利竞争,即如同给脖子套上绞索,愚蠢之至。他们还认为,同行之间开展薄利多销竞争,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考虑低价销售前,为什么不着眼于多获一点儿利呢?如果大家都相互以低价促销,厂商不就难以维持经营了吗?

犹太商人认为,上策是出售一件商品就应得一份利润,这样既省了各种经营费用,还可保持市场的稳定,并很快可以按适价卖出另外两件商品。而以低价一下卖三件商品只得到一份利润,市场已饱和了,你想多销也无人问津了,利润比高价出售者少了很多,并毁了市场后劲。

犹太商人在经营活动中除了坚持厚利适销的做法外,为了避免同其他商人的“薄利多销”冲击,他们选择经营昂贵的消费品,尽量不涉及低价的商品。因此,世界上经营珠宝、钻石等首饰的商人中以犹太人居多。犹太商人之所以多选择这个行业,显然是希望避开那些薄利多销的竞争者,因为这些竞争者一般没有资本或力量经营首饰类资本密集型商品。

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营销策略,是以有钱人作为着眼点的。名贵的珠宝、钻石、金饰,一掷千金,只有富裕者才买得起。既然是富裕者,他们付得起,又讲究身份,对价格就不会那么计较。相反,如果商品定价过低,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怀疑。俗语说“价贱无好货”,对于这句话富有者印象最深。犹太商人就是这样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厚利策略经营,即使经营非珠宝、非钻石首饰商品,也是以高价厚利策略营销,如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梅西百货公司,它出售的日用百货品总比其他一般商店同类商品价高50%,它的生意仍比别人要好,其中难免有上述的心理效应。

犹太商人的厚利营销策略,表面上从富有者着眼,事实上是一种巧妙的生意经。讲究身份、崇尚富有的心理在西方社会乃至东方社会,比比皆是。在富贵阶层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起来。据犹太人统计和分析,在富有阶层流行的商品,一般在两年左右时间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开来。道理很简单,介于富裕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的中等收入人士,总想进入富裕阶层,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或出于面子原因,总要向富裕者看齐。为此,他们也购买时髦的昂贵商品。而下层社会的人士,往往力不从心,价格昂贵的产品消费不起,但崇尚心理作用总会驱使一些爱慕富贵的人行动,他们也不惜代价而购买。这样的连锁反应,使昂贵的商品也成为社会流行品,如金银珠宝首饰现在不是已成为各阶层妇女的宠物吗?彩电、音响等原来属贵重产品,现在也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庭;小轿车也已成为大众的消费品。可见,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策略也是紧盯着全社会的大市场的。

以现代经营的理念来看,犹太人的“厚利适销”其实是一个产品定位问题。在选择目标顾客时,你可以选择低端的市场,也可以选择高端的市场。

重视契约精神

犹太人在经商中最注重“契约”。在全世界商界中,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犹太人一经签订契约,不论发生任何问题,决不毁约。

犹太人认为契约是人与上帝的约定,他们说:“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也和神所定的契约相同,绝不可以毁约。”既然契约是和上帝的约定,那么每一次立约就意味着指天发誓,决不反悔。若毁约,就是亵渎了上帝的神圣。

犹太人由于普遍重信守约,相互之间做生意时经常连合同也不需要。口头的允诺也有足够的约束力,因为他们认为“神听得见”。

犹太人信守合约几乎可以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在做生意时,犹太人从来都是丝毫不让,分厘必赚,但若是在契约面前,他们纵使吃大亏也要绝对遵守。这对他们而言,是非常自然、毋庸置疑的事。

有一位出口商与犹太商人签订了1万箱蘑菇罐头契约,契约规定为:“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出口商在出货时,却装运了1万箱150克的蘑菇罐头。货物的重量虽然比契约多了50%,但犹太商人拒绝收货。出口商甚至同意超出契约重量不收钱,而犹太商人仍不同意,并要求索赔。出口商无可奈何,赔了犹太商人的全部损失,还要把货物另做处理。

犹太商人看似不通情理,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首先因为犹太人极为注重契约,犹太人生意经的精髓在于契约。他们一旦签订契约不管发生任何困难,也决不毁约。当然他们也要求签约对方严格履行契约,不容许对契约不严谨和宽容。相反,谁不履行契约,就会被认为违反了神意,犹太人是绝不会允许的,一定会严格追究责任,毫不留情地提出索赔要求。

犹太商人认为,订立契约之前是可以谈判、讨价还价的,任何一方都可自主妥协让步,也可以不签订约定书,这都是订约前各方的权利。但一旦双方订下了约就一定得执行。否则,凡是违约的一方,必将招致犹太商人的厌恶,并要求对其损失做出赔偿。

在现代的商业交往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因彼此不相信而导致交易破产的事情。但是各国商人在和犹太人交易时,对对方总存有履约的最大信任,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们相信对方,同时告诫自己,不要对犹太人失信或毁约,这样才能获得与犹太人做生意的机会。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犹太商人重信守约所带来的好处,就会发现:犹太商人有了信誉就等于有了市场,拥有了市场就拥有了财富。

只有现金是不变的

犹太人对钱的观念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即他们对现金的看重。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及商业交往中现金主义表现得特别明显。在做生意时,犹太人关心的是现金,力求把一切东西都“现金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在缤纷复杂的社会中,没有人能预知明天是什么样,也无法保证明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社会及自然,每天都在变,只有现金是不变的——这是犹太人的信念。

犹太商人做生意,是以现金为标准的,不愿意赊账。他们在对贸易伙伴的信誉评估时,首先考虑的是他的公司值多少钱,他的财产可换成多少现金。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其做生意或确定价格条款。他们认为,世事多变,风雨无常,一旦发生天灾人祸,除了现金钞票外,别无他物可以让人立即东山再起。犹太人的现金主义,可能与他们长期遭受迫害排挤有关。他们在许多国家都多次遭受排挤,每次排犹活动财产都遭到没收,能逃生者都是因为有现金在手。这种历史教训使他们形成了重视现金的观念。

犹太人之所以奉行彻底的现金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大流散中可以随身携带现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一旦将商品赊出去,拿不回钱该怎么办?如果马上要逃跑,岂不要白白损失?所以,唯有现金是安全、可靠和永恒的。

有一家犹太人开的小餐馆的墙壁上贴着一首歌谣:“我喜欢你,你要借钱,我不能不借,但是借了钱后你便不再上门。”说白了,“现金交易,恕不赊欠。”然而其言语却很婉转。其实,这小餐馆的一杯酒才几块钱,却为何绞尽脑汁,编出这样的歌谣,来拒绝顾客的赊欠呢?答案很明显,如果小餐馆允许顾客赊欠,其中的利息势必自己承担,换言之,自己所得到利润必然被这部分利息所侵蚀。再者,小本经营的生意,如果赊欠太多,必将影响餐馆的资金周转,甚至使餐馆陷入困境。

犹太人对现金的偏爱,正如流行的一则俗语所言:“赊三不如现二。”犹太人这种对钱的态度,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大有参考价值。

此外,犹太人对银行存款不感兴趣。银行存款虽然有利息,但利息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利息的增长幅度还不如物价上涨速度快呢。现金虽然没有利息,但因为没有银行存款之类的证据,也不需要交纳财产继承税。所以,现金虽不增加,也不减少。对于犹太人来说,不减少就是不亏本的最起码条件。再说,银行也有倒闭的危险。

也许有人认为,只要有存款,便能获得利息收入。而现金是不生息的,手持现款是多少,经过若干年后,仍旧是原来的价值,并不增多。这样看来,银行存款比手持现款更有吸引力,那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傻”,宁可守着一大堆现款,而不愿把它放在银行,让它“繁值”呢?

实际上,犹太人并不傻,而是太精明了。天生有数学头脑的犹太人,早已算好这笔令人惊讶的账了。他们算完这笔账后,就有充分的理由:银行存款,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本人死亡时,尚须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这是事实,几乎世界各国都如此。所以,无论多么巨大的财产,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将会变为零,这就是税法上的原则。

现款确实不增值,但物价上涨对其影响不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手持现款,避免了在银行的存款登记,在财产继承时,不需要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所以,手持现款时,财产虽不增多,但重要的是也不减少。

银行存款和现金相比之下,当然是现金最可靠,既不获利也不亏损。小心谨慎的犹太人当然在二者择一的条件下选择后者。因为对犹太人来说,“不减少”正是“不亏损”的最起码的做法。想借助银行存款求得利息,是不太可能获得利润的。

犹太人不会把现款存入银行,人们不禁会问:“家财万贯的犹太人到底怎样保护现款,他们难道不担心它们的安全吗?”每天都把现款携带在身,当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安全的。他们已经为现款找到安全之处——银行。他们不是存款于银行,而是把现款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

基于此,犹太商人的口头语常是:“那个人今天究竟带了多少现款?”“今天那个公司,换成现款,究竟值多少?”

在今天,国际商人更多地利用支票、账户而非用现金来做生意,犹太人也已走出自己的民族传统,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存款求利划不来”。不过,这已获得了新的含义,它就是尽量不要存钱,而要让钱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钱生钱,钱赚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才算充分地利用了钱。

善用银行贷款来赚钱

为什么那么多犹太富翁能够白手起家?因为他们深谙取长补短、借力使力的诀窍。一个人的能量毕竟太小,但若能借助外界的力量,其能量则不可估量了。

做生意或投资都免不了资金的流入流出,手上银根紧时,高财商的人选择借或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现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欠债依然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当一个犹太人正在为借到了一大笔钱而兴高采烈时,在地球的另一边,一个中国家庭可能正在为借不借钱而发愁。

这个陈旧的观念应该彻底改变了。你想一想,靠你的工资收入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生意本钱,不仅时间漫长,而且也很容易错过机会。所以,在进行艰苦的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还应当善于借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在今天,最聪明的做法是借银行的钱。因为,银行到处都有,并且它们都有十分充足的资金供你借用。

遗憾的是,我国能赚钱的人不少,但善用银行的贷款赚钱的人却不多。

银行的钱,存与贷都要计息。存与贷之间的利息差额就是银行的利润和生存钱,所以不少商人就为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整天自嘲地说:

“在帮银行打工。”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为什么?因为靠自己的原始积累做生意,只能一步一顿地往前爬行,成不了大气候;善用债务做杠杆,生意才能有大的发展。

借用银行的钱赚钱,不仅仅是用来买卖周转,最重要的是借银行的钱去投资。而能借到银行的大笔资金去投资的人绝对要有信誉。没有信誉度的人是不可能借到银行一分钱的。

白手起家的犹太富豪阿克森,原是一位律师,他的财商高过常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借用银行的钱来赚大钱。于是,他走进邻近街面的一家银行大门。他很快找到银行的借贷部经理,说要借一笔钱修缮律师事务所。由于他在银行里人头熟,关系广,因此,当他走出银行大门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1万美元的支票。

阿克森一走出这家银行,紧接着进了另一家银行。在那里,他存进了刚才借到手的1万美元。这一切总共才花了1个小时。看看天色还早,

阿克森又走进第三家银行,重复了刚才发生的那一幕。这两笔共2万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充抵,大体上也差不了多少。过了几个月之后,阿克森就把存款取出来还债。此后,阿克森在更多的银行玩弄这种短期借贷和提前还债的把戏,而且数额越来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银行信用已经“十足可靠”,凭他的一纸签条,就能借出10万美元以上。他用贷来的钱买下了费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几年之后,阿克森成了费城一家出版公司的大老板,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

可见,用智慧可以增加信誉,信誉高了就可以借钱,可以做银行的“雇主”,可以让银行为自己打工。

犹太商人洛维格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数量最多的油轮,另外,他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洛维格第一次做的生意只是一艘船的生意。他把一艘别人搁置很久、沉入海底的长约26英

尺(1英尺=0.3048米)的柴油机动船很费劲地打捞出来,然后用了4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0美元。

可是,青年时期的洛维格在业界碰来碰去,总是债务缠身,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也始终没有跳出平常的思维,达到一种有希望的新境界。就在洛维格行将进入而立之年时,灵感爆发了。

他找了纽约几家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买条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他准备动手把它安装、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是却一一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资担保的东西。面对着一次次的失望,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合常规的想法。

洛维格有一只仅仅能航行的老油轮,他将这条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他去找银行经理,告诉他们自己有一条被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可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来抵付贷款的本息。经过几番周折,纽约大通银行终于答应借贷给他。

尽管洛维格并无担保物,但是石油公司却有着很好的效益,其潜力很大,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入账。此外,洛维格的计算非常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的银行贷款利息。这种奇异而超常的思维尽管有些荒诞,但却使洛维格敲开了财富的大门。

洛维格拿到了贷款就去买下他想买的货轮,然后动手将货轮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条航运能力较强的油轮。他利用了新油轮,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贷到一笔款,然后又去买船。周而复始,像神话一样,他的船越来越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一艘油轮便归在了他的名下。随着贷款的还清,那些包租船便全部归他所有。

洛维格的成功,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找到了一种巧借别人的“势”来壮大自己的妙策。一方面,他将船租给石油公司,这样他就有了与这家石油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背景。有这样一家石油公司来衬托他,况且每日租金可直接抵付利息,银行当然乐意将钱贷给他了。另一方面,他用从银行借来的钱再去买更好的货轮,然后再租给石油公司,然后又贷款。从这一点上讲,他又成功、巧妙地利用借来的钱壮大了自己的“势”,如此往复,借的钱越多,租出去的船也就越多,而租出去的船越多,其“势”就越壮大,而“势”越壮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借别人之“势”,巧借别人之“智”的高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方面的手腕,就说他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就是一位典型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它3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就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些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完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犹太人基辛格的一手高招,这也反映出犹太人善借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的大智慧。

总而言之,犹太人借势操作是经商的一大诀窍。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效果是成功的捷径,善于拜访比自己有智慧的人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远比金钱昂贵

在世人眼里,时间就是金钱;在犹太商人那儿,时间远比金钱昂贵。犹太人认为占用别人的时间就等于是偷窃别人金柜中的钱财,因此应该拒绝一切不速之客。

犹太商人对于时间的敏感要比其他商人强得多,因为他们对时间有最深刻的认识,虽然犹太人看重金钱,但金钱失去了,还可以找回来,而时间一去就不复返了。时间远比金钱昂贵,这是由时间的一维性与不可重复性决定的。

在生意往来中,犹太商人总在思考如何利用、安排和驾驭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高、最丰厚的利润。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均等的,有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了无限的生命价值,有人善待人生,有人失去了人生价值的平衡。犹太人认为:“人如不去享受神赋予的快乐,将是一种罪恶;但如果过分享乐,也是一种罪恶。真正懂得珍惜时间的人,就知道珍惜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

犹太商人一向将时间看作是商品,“勿浪费时间”是犹太生意经中的格言之一。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他们是以每分钟多少钱来计算收益的,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他们的商品,也等于是浪费他们的资源和金钱。因而,犹太老板在为员工支付薪水时,是依小时计算的。要拜访犹太商人之前,一定要预约时间,而他们在会谈时十分守时,也绝不会拖延时间。犹太商人最讨厌不速之客,如果是谈生意,极有可能失败。

在杰出的犹太商人办公桌上,你永远不会发现有未决的文件,他们总是利用好时间批阅文件,积压文件意味着无法了解到最快的商情及社会变化,这些文件又多是有关商品交易的资讯、合作伙伴的意向书或是部门领导的批示等,不仅蕴藏赚钱的机会,也包含着关键的决策,是公司工作效率的表现。如果延时处理,就可能错过时机,影响决策,甚至失去了赚钱的最佳机会。犹太商人深知其间的利害关系,他们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阅文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延误,犹太老板常在上班时,专门挪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文件,他们称这段时间为dictate,意即专门处理文件的时间,用于处理昨天下班和今天上班这段时间内接收到的商业函件。这段时间是不容许有外人打扰的,以免影响文件处理的品质和效率。如果这段时间有客人来访,均会被拒绝,他们会很有礼貌地请你过了这段时间再来。

时间是犹太商人进行交易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与对方订立合约,需要充分估算自己的交货能力,是否能按对方所要求的品质标准、数量和交货日期履行合约。如果在做出估算后,能够完成,就订立合约;如果不能,就应重新思考,因为订立了合约,就必须认真履行。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时间也意味着能获取好的价位,抢先占领市场。在新产品问世后,谁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将优质、新款的产品上市,谁就能赢得最好的经济利润。如刚上市的电子产品,开始时每款售价可达数十美元或上百美元,等到竞争者都推出这同一类的产品时,价格已大打折扣,无利可图了。而且许多产品的销售存在着很大的时间和季节差异,如果把握好了这种时间差,就能赚到巨额的利润。

不仅如此,时间的经济价值还呈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企业赢利的多寡,始终是与企业资金周转的快慢相关联的。在企业核算中,如某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达10亿美元,而它的资金使用率为一年两次,假定该企业每次周转产生的利润达6000万美元,若是企业能充分利用好时间,善于经营,将资金使用率达到每年4次,那么同样的资金每年利润可达

2.4亿美元,这样企业可多盈利1.2亿美元。它显示时间将创造出价值,利润来源于对时间的有效利用。

犹太商人看重时间,远超过了其他民族的商人。尤其当时间直接显现出金钱或时间直接创造出财富时,犹太商人将其价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位善于利用时间差谋求利润的犹太富商巴纳特,对于时间的利用有特别的见解。他是一名钻石商,每周六他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利,因为周六这一天,银行中午就关门了,巴纳特计算着时间差,拿着空头支票去购买钻石,设法在周一银行营业前将钻石卖出,再用所售的款项打入自己的账户,这样他就可以调度多出的资金,只要能够在星期一一大早存入足够的款项到支票的户头,就不怕跳票。巴纳特对时间利用的独特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