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与“不正”

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运用智谋战胜对方。

在一次与欧西德探讨关于“正”与“不正”的定义时,二人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苏格拉底:“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克敌而辱敌,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方才说侮辱他人和偷盗都是‘不正’,现在为何又言‘正’?"

欧西德:“刚才是对敌人,而现在是对朋友。”

苏格拉底:"某军官为给士兵打气,欺骗说‘援兵即到’,结果士兵打了胜仗,援军还没到,这军官的欺骗行为‘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的朋友欲提刀自寻短见之际,你将他的刀偷去了,这是‘正’还是‘不正'呢?”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刚才说不正只可对敌人,不可对朋友,而现在怎么又对朋友了呢?"

欧西德:"啊?"

机智的诡辩:以上对话,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机智的诡辩技能。他是凭自己早已运筹帷幄的理性知识,大智若愚地向对手提出问题,令对手在他设置的陷阱中屡屡出现自相矛盾、语无伦次,从而取胜。

语言诡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它最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就在于寓突发性、针对性、讽刺性于巧妙的转换话题的手法中,并以此引发思辨者的逆向思维。

诡辩之所以能从辩论的体系中单列出来进行专题研究,这是同诡辩所要求的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语言效果分不开的。

有人说,诡辩就是玩文字游戏。这句话要看怎么理解。一种是语言文字有失水准的人,在辩坛被斗败了后发出的喃喃唠叨;另一种是语言文字已达一定水准,并善于以其智谋发挥思辨能力的人的成功经验谈。

我们认为,世界上能够配得上"游戏"项目的领域比比皆是,信手拈来,更何况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文字领域呢?

再说,辩论所要求的语言表达就是要有相当的严密性和攻击力,如果一个被誉为辩坛高手的人不具备玩文字游戏的能力,恐怕连“徒有虚名”这4个字都不能冠给他了。

诡辩是为自己的思辨体系制造一种特定的氛围这种提法,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氛围的最大功用就是给人的理念架构安上一个弹力器,既有利于调控,又有利于发挥,就像球场上教练员布置的“防守反击”战术一样,在为己方筑起坚固的防守城墙的同时,伺机向对方发起水银泻地般的进攻。所以,诡辩语言要做到简短而精悍,但是具杀伤力。

诡辩则是有理念的、靠人的特定逻辑思维酝酿出来的思辨战术的实际运用。

思维小故事

墙上的假手印

某公寓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一个独身女性在三楼的房间里被刀刺死。卧室的墙壁上清晰地印着一个沾满鲜血的手印,可能是凶手逃跑时不留神将沾满鲜血的右手按到了墙壁上。“5个手指的指纹都很清晰,这就是有力的证据。”负责此案的探长说道。

当他用放大镜观察手印时,一个站在走廊口、嘴里叼着大烟斗、弯腰驼背的老头儿在那里嘿嘿地笑着。

“探长先生,那手指印是假的,是罪犯为了蒙骗警察,故意弄了个假手印,沾上被害人的血,像盖图章一样按到墙上后逃走的。请不要上当啊!"老人好像知道实情似的说道。探长吃惊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手印是假的呢?"

"你如果认为我在说谎,你可以亲自把右手的手掌往墙上按个手印试试看。”刑警一试,果然不错。请问:这位老人究竟是根据什么看破了墙上的手印有假呢?

参考答案

老人看到5个指头的指纹全部是正面紧紧地贴在墙上才觉得可疑的。因为手指贴到墙上时,拇指的指纹不应全部印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