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快乐的

庄周和惠施是两大辩论高手,他们来到濠水岸边散步。庄子随口说道:“河里那些鱼儿游动得从容自在,它们真是快乐啊!”

一旁惠施问道:“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回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

惠施又问道:“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鱼,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鱼的快乐的!"

庄子安闲地回答道:“请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刚才你问我说:‘你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既然你问我鱼为什么是快乐的,这就说明你已经承认我是知道鱼是快乐的,这才问我的。那么我站在濠水的岸边就能知道鱼是快乐的。”

同学们,到底谁快乐?从两位辩论高手的对话你学到了什么?

答案: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诡辩艺术:看看两位辩论高手对话,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而其旨甚大。

二人一句接着一句,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针式地把这场辩论深化。庄周肯定人能知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人能知鱼之乐。

且不说辩论双方谁是谁非,仅二人在辩论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路,就使人应接不暇;睿智的谈锋,令人拍案叫绝;丰富的奇想,更能启人遐思。他们二人的辩论,虽不会语惊四座,却也洋溢着深厚的南华神理、妙趣横生的思辨力量和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文章起到移情益智的作用。

“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除了它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者的思维方式却截然不同,因而辩论的结果也就很难判断出谁是谁非。

惠施是从认知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鱼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

从认知规律上说,庄周的逻辑推理纯粹是玩弄诡辩。他根据相对主义的理论,不仅完全泯灭了人和鱼不同质的差别和界限,而且把惠施的发问作为辩论的前提。“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施展诡辩到了强词夺理的地步。

庄周的诡辩却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人乐鱼亦乐,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

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界事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界事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高兴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则蜡烛垂泪,兴到则青山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风有时清苦。

这些和庄子人乐鱼亦乐的情境是相仿的,也是符合艺术规律的。鱼当然不可能有喜怒哀乐,但庄周把自己游濠梁之上的快乐,移栽到出游的鱼身上,反过来更加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可见,这样不但不会使人感到庄子是在狡辩、强词夺理,相反倒觉得庄周说得妙趣横生,使人读后感到融融快乐、趣味盎然。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界事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的所谓“真”。

两位高手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碰头;如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知道鱼是快乐的”,一个有所怀疑——“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显然的!”

他们两个人在认知的态度上,存在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认知态度的不同取决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学家的个性。

思维小故事

丁知县审鹅

永嘉县新上任的丁知县,性情刚直,为官清正,办事认真。

一日,丁知县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他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下人拼死命争夺着一只大白鹅,边骂边走进公堂来。

丁知县喝问道:“你们二人为何在此大吵大闹?”

那个后生抢先说:“老爷在上,我住在东门城门头,早上拿米糠在门口喂鹅,这个乡下佬趁我转身进屋的时候,捉走我的大白鹅,被我逮住了,还不肯还我,请老爷为小民做主。”

丁知县问乡下人:“后生说你偷了他的鹅,这事是真的吗?”

乡下人涨红着脸,气呼呼地说:“老爷,这只鹅明明是我从楠溪带到城里给丈人的。我刚从解锰船上岸,这无赖就过来,硬逼我把鹅卖给他。我不卖,他就抢,还诬告我偷他的鹅。小人讲的句句是真话,求老爷明断。”

丁知县问他们有没有旁人可以作证,二人都说没有。

“没有?”丁知县想了想说,“既然没有旁人作证,那就叫鹅自己讲吧!"他叫差役拿来一张大白纸,摊在大堂上,把鹅放在纸上,盖上箩筐,吩咐两人在旁等候公断。

一会儿,鹅在箩筐下面“扑棱”了几下翅膀。丁知县听见响声,忙叫差役揭开箩筐,看看鹅到底画了什么字。

差役不懂得丁知县说话的意思,揭开箩筐看了一看,就禀告说:“鹅什么字也没画呀,只拉了一堆屎。”

丁知县皱起眉头,说道:“你们当差多年了,还真糊涂,快再去仔细看来。”

差役不敢怠慢,捂住鼻子,凑近鹅屎细细辨认。看了半日,还是没看出名堂来,只好硬着头皮回禀丁知县说:“老爷,纸上只有一堆青绿色的鹅屎,奴才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字。”

丁知县指着大白鹅对乡下人说:“鹅自己招认是你的,你把它带走吧。”又转身问那后生说:“你服不服本官的判决?”后生还硬说鹅是自己的。

知县大怒,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本官面前耍花招。你年纪这么轻,就欺负乡下人。来人呀,给我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为什么丁知县说鹅自己招认是属于乡下人的呢?

参考答案

鹅是边吃边拉的,乡下人拔青草喂鹅,它拉的屎是绿色的;如果用米糠喂,它拉的屎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鹅是乡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