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付出一点儿,就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28克)。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重量,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在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着天壤之别。

约翰·坦普尔顿把这一定律也运用于他在耶鲁的经历。坦普尔顿决心使自己的作业不是95%而是99%的正确。结果他在大学三年级就进入了美国大学生联谊会,并被选为耶鲁分会的主席,并得到了罗兹奖学金。

在商业领域中,坦普尔顿把“多一盎司定律”进一步引申。他逐渐认识到只多付出那么一点儿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所以“多一盎司定律”可以运用到所有的领域。实际上,它是使人们走向成功的普遍规律。

例如,把它运用到足球队,你就会发现,那些多做了一点儿努力,多练习了一点儿的小伙子往往成为了球星,他们在赢得比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和教练的青睐。而所有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比队友多做了那么一点儿。

在商业界,在艺术界,在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回答就是:多那么一点儿。“多加一盎司”——谁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谁就能得到千倍的回报。

“多加一盎司”其实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是“多加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心、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多加一盎司”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增加的那“一盎司”。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结果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天赋。约翰·坦普尔顿发现了这个秘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吗?或许我还有一盎司可加吗?”经常这样地提问自己,将让你获益匪浅。

洛克菲勒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此外更无其他较高的动机,那他是不忠实的,而受他欺骗最厉害的人,正是他自己。他就在日常工作的量与质中欺骗了自己。而这种因欺骗而蒙受的损失,日后即使再怎样的急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永远不能补偿的。”

你投入到工作中的量与质,可以决定你的整个生命之质。不管薪水如何低微,对一切工作,都愿付出至善的服务、至高的努力,而不肯自安于“次好”与“较低”,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推断出你将获得成功抑或失败。

你可以从你对工作的用心中,从工作时的善良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中,取得相当高的报酬;这种报酬与雇主所给你的薪水相比较,后者则真是无足挂齿了。他付给你的是钞票;你付给自己的是可贵的经验、难得的训练、效率的增加、自我的表现、人格的建造。

如果一个青年人对工作的考虑仅放在因工作得来的薪水高低上,那么他真是何等的狭隘、小气,何等的不知轻重啊!

不要以为你的上级不能看出你的努力、功绩而不提拔你,假使他要求高效率的雇员做他助手的话(其实又有哪一个老板不是这样呢),肯定会在你值得被提升时将你提升,因为这正是他的心愿。

在初出校门、踏入社会的时候,不要仅顾及你的薪水的多少。你应去想这项工作能给予你的种种可能的其他好处:技巧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整个生命的充实等其他方面。

老板给我们做的工作,只是我们用以建构品性、人格的材料。那是一所训练才干、扩张精神、增强智力的实验学校,不是一个用以压榨出金钱的榨汁机。

许多青年人因所得的薪水,在他们看来低于自己的应得之数,于是便在工作时,故意使工作的量与质恰与雇主所给的薪水之数以“两讫”为度,于是,将工资袋以外的种种宏大的报酬都抛弃了。他们对于工作故意采取一种躲避不及的消极态度。因为不想去获得那种更重要的“薪水”,他们给予自己尽量少的能力的增长;宁愿坐视自己人格能力的不发达,使自己成为一个狭隘、小气、无效率的人,使自己的生命中不含一些宏伟、尊贵、高大的性质的成分。

我们常常看见许多有作为的青年,在低微的薪水条件下工作多年,但某一天却魔术般地突然跃上一个高等而负重任的位置。为什么?就因为在他们只获得极少的工资的时候,他们在工作上自我多付出了“一盎司”!

世上许多做得极好的工作,都是在“多加一盎司”的推动下完成的。关键所在,是要有把工作做好的“一盎司”,并能善始善终。拉·封丹指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原则是:追求高层次。你是第一流的,你应该有第一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