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博爱型性格优化的特点与优化

博爱型的代表形象便是“母亲”。他们充满无比爱心,总是舍不得别人受苦,凡事都先为别人着想。他们以付出为乐,但常常是不管别人是否真的需要,他们还是一味地付出。结果,他们不是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而是满足自己“想付出”的需要,而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恩的动机,却往往得不到实现。

博爱型个性的人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因为他们不喜欢看到别人活得不快乐,尤其是在他们周围的人如果遭遇痛苦那会使他们看不下去,若是别人受苦而他们没有施以帮助的话,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对的。所以他们不在乎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别人,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一些可以帮助别人的东西。他们常觉得给予比思考更重要,在学习事物的时候,不大在乎那是否对自我发展有意义,重要的是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是否能派上用场那才是重点。所以学问只要可以用就好,不必在那上面花太多心思。

他们并不重视利益交换,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回馈。在团体中他们也不喜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但如果那是公益组织或爱心活动时,那就另当别论。因为只要自己付出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而使别人幸福的话,他们会愿意忍受工作细节和组织所带来的挫折感。他们不喜欢规则,也不喜欢开会,他们对这种形式化的制度实在提不起兴趣,但对情感受伤害的、需要一杯水的或有困惑的人,他们会非常的关切,所以他们决定事情时通常不客观,经常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决定。

他们喜欢有很多的朋友,乐于倾听别人向自己诉说所有的事情,更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扶助他们。他们鼓励朋友们多谈谈自己,擅长让别人感觉舒适,也喜欢给别人出主意。他们总在别人的生活中发挥影响力,他们的慷慨及宽大常获得每一个人的赞美。但他们有时难免怀疑,我是不是依据别人依赖我的多少来决定我的成就?因为他们总是在帮助别人后,才有最大的满足感。他们最大的缺点是,常以别人的需要为需要,忘了自己真正的需要。他们用对别人不停止的付出来掩饰自己生理、心理、情绪及性格。

他们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自己,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需要是错误的,因此很少表达自己的愿望,当别人关心自己的时候,他们总用非常友善和客气的态度以保持一段距离。他们与别人是一种单向的亲密,他们的个性使别人容易亲近,但经常会感到内心空虚,并感受到压力与恐惧。他们热衷于推行很多慈善行动,但对照顾自己的能力却相当有限,这时候他们也会用浪漫式的感情招来别人,因为有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些对等的爱来滋润自己的心灵。所以当有这样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对这份爱的感觉会有回应,以满足内心的渴望。

他们对人好的时候,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会有被伤害的感觉。如果别人高兴地接受自己的关爱,但却认为不需要对他们做出回馈,这时他们虽不会拒绝他人,但却也反感那些不知感激的人。对他们来说,当自己付出了奉献时,只要轻轻地说一句“谢谢”就可以了。他们热情,且喜欢保护朋友,而当他们与这些朋友在一起时,他们永远是忠实、亲切,并带来阳光的人。

由于他们喜欢交朋友,喜欢帮助别人,因此他们的身边会出现一群依赖他们的人,而他们也非常愿意自己成为广大群众的中心,更愿意他们在别人的生活中占了最重要的位置。他们滋润了团体的成员,同时对团体的成员也有绝对的影响力,为此也变成了大忙人。他们总把每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对于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或比较缺乏人关心的人,他们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功能,但有一些人却不理解他们所做的牺牲,反而觉得他们多管闲事,认为他们强行闯入了自己的隐私范围,而会对他们产生误解。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非常在乎与朋友的友谊,并同时表达他们的关心、挂念及担心而已。

有时候他们也不见得希望别人每天跟自己形影不离,因为他们不喜欢被束缚。束手束脚会使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比较烦恼的是,由于“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去注意到家人,或经常忽视自己的需要,有时候甚至已经身心俱疲,面临崩溃,但对别人痛苦的事绝不忍心放下不管。因为他们觉得人生以助人为目的,而且当看到别人的困难解决时,他们也真的觉得很快乐,很志得意满,有一种“人生至此,夫复何求”的快意。在内心深处,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别人的感谢,但他们仍然讨厌那些不知感激、忘恩负义、不为别人着想的人,所以他们随时提醒自己:不要骄傲,不要自私,要舍得牺牲,要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好人。但总是有太多的人让他们不满意、让他们失望,他们的内心常有愤怒的感觉。明明应该是好人必得好报,但他们却对人性感到失望,觉得得到的常常是不平等的待遇,认为总是遇到不好的人。

他们在爱人与被爱之间产生了欲望和需要的冲突,无法面对自己也需要被爱的情绪,所以在爱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事实上产生了一种严重的自恋情绪,因此在爱别人的同时,表现的是强烈的控制和占有欲,难怪在付出这么多爱,得到别人的回应居然是那么的不领情。因此,他们应该在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信念并没有错,但对人爱的态度过于自以为是、太强迫、太控制。这些一定要改,首先要学习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老怪别人不知感激。这样才有办法找出自己内心深处真诚的情意,以及没有为别人服务时,如何面对人际关系的困境,进而不断成长、提升境界,使自己能够了解别人、尊重别人、并懂得如何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