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大脑的电源

如果说聪明的大脑是一棵常青树,那么知识则是保证这棵常青树常青的活水。

如今,知识的新旧更替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呼啸而至,一个不懂得持续学习、给自己大脑充电的知识分子,不消几年就会成为新文盲。

没有知识是可怕的,当年我们的先辈们系起红头绳,用狗血牛粪攻击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时,就饱尝了苦果。

幸好,知识是可以取得的东西,今天没有知识,明天可以拥有,只要你肯学习、学习、再学习。莎士比亚告诉我们:“知识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

1.不论何时都不应停止学习

有些人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没有必要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不学习,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涨破脑袋。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生存必要的选择。

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市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埃德·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当时他的年收入能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格林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的爸爸带我参观了我们家的菜园。爸爸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丁,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当我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而我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一番功夫。对这个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我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我们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长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彼得·扎克这样阐述这个观点:“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许多人不再读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2.自身素质可以通过学习提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只不过我们尚未意识到或是尚未开发出来而已。而成功者就是通过不断地拼搏与学习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财富。

也许有人要问:这笔财富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觉察到。

这笔财富其实就是隐伏于每个人身上的巨大潜能: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之所以没有觉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它犹如一座矿藏,不是俯身可拾的,是需要一个从开发到利用的过程。而成功者在现实生活中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开采这座矿藏。这种内在的潜能一旦与现实环境结合,便以财富的形式固定下来,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财富。虽然不同的成功者所处的现实环境不同,有的取材于政治,有的取材于经济、有的取材于文艺……但他们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源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奋斗不止。

学习始终贯穿于成功者的整个奋斗历程。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可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那种高尚的人!学习便是这一完成人生飞跃的翅膀。

3.学习要“刻苦”,但不必“艰苦”

美国的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出一个尽可能荒谬的要求。小学生凯特于是写信给当地的一家快餐连锁店说,她希望能终身免费吃炸鸡,因为这是她的最爱。同时她还很有礼貌地称,如果这个无理要求被拒绝,她也会表示理解。结果这家快餐店竟答应了凯特的要求,因为连锁店的经理和其他人都觉得,凯特把这家店的食品当作自己的最爱是他们的荣幸,更何况她还那么诚恳。

对凯特的老师来说,这个作业其实并不特殊,他每年都会让五年级的学生们写这样一封信,目的是使写作更富趣味。今年还有两个学生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一个可以在一个月内免费喝巧克力牛奶,另一个获准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免费举办一个冰激凌晚会。当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绝。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信给一位六年级老师,希望自己下一学年可以免做作业,结果当然没有被答应。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得到的语言的、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比我们小时候做惯了的《给爷爷的一封信》要好得多。什么时候,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变得不再特殊,那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会学习的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有兴趣的事;不会学习的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很苦的事。但“艰苦”和“刻苦”是不同的!艰苦是把学习看得很困难,而刻苦是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应该下的功夫,并且是下苦功来完成的事。看待学习的观念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自然也不同。艰苦是被动的学习,刻苦是主动的学习。

4.向成功者学习方法

学习并非单停留在书本上。社会是一所大学,到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向成功者学习就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一样,譬如说,有的人成功是因为背后有个“伟大”的爸爸,有的人是因为娶了一个能干或很有钱的老婆,有的人是因为有人提拔,但也有人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地通过自己苦干实干地爬上来……

面对未来,遥想“成功”二字,你是不是也有无从迈步的迷惑?如果有,不妨看看别人的成功原因,学习一下他们的“成功模式”!

也许你会问: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就能成功吗?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还受到个人条件、努力的程度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就可以成功;但至少成功模式是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这绝对比茫无头绪,不知何去何从好过千百倍。

那么,如何找到一套“成功模式”?

首先,你要找出一位你认为“成功”的目标人物。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可以是你的亲戚、长辈、同事,也可以是有名望的社会人士,更可以是书里的传记人物。你可以向他们请教他们的成功之道。一般来说,人人都喜欢谈成功而忌讳谈失败,所以他们会不吝啬地告诉你他们的成功经验,至于社会人士的成功之道,则可以从报纸杂志得知,传记里的人物成功之道,传记里也会说得很清楚。

任何人的成功模式都有可能套用在你自己身上,但有几种“模式”你必须排除,绝对不可“套用”。

——因机遇而成功的人。因为他有机遇,你可不一定也有那么好的机遇;而且机遇是不可等待的。

——因家族支持而成功的人。例如,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或庞大的产业。这种人的成功比一般人省力许多,你若无此条件,则这种人的成功是不值得学习的。

——因配偶的才干或金钱而成功的人。你不一定也会有个能干或有钱的配偶。

——因某人提拔而成功的人。因为你不一定也会碰到愿提拔你的人。

——因不走正道而成功的人。不走正道危险性很高,这种险不能冒,也不值得冒。

那么,该选用什么样的“成功模式”?

你应该选择靠自己而成功的“成功模式”,而且这个人最好是和你同行,所处的环境、个人条件和你接近。你可以把他的成功经验归纳成以下几点:

——他是如何踏出第一步以及第二步、第三步?

——他如何积累实力?

——他如何突破困局,超越自己?

——他如何管理内外的人际关系?

——他如何规划一生的事业?

你可以照着做,当然也可以只模仿其中的若干方法,或是根据他的模式来修正你的方向。

不过,“成功模式”再好,关键还在于执行,你若不当一回事,则这模式就不能发挥效用。说穿了,成功模式就是“努力”二字而已,肯努力,就会有实力。有实力就会带来好机遇。

生活是一部“无字书”,唯有善读者,方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5.向失败者学习经验

“以失败者为师”与前述的“以成功者为师”并不存在矛盾。“以成功者为师”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于以自用,而“以失败者为师”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失败之处以为自己规避。因此,它们其实存在辩证的统一。

“以失败者为师”实际上是一个事业颇有成就的企业家的话。

他说,一般人都是以成功者为师,把成功者的成就当作奋斗的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构筑自己的未来。这也没什么不好,人总需要“希望”来鼓舞。但一切向“成功者”看齐却有可能使人坠入一种幻觉当中,认为“我也可以成功”!殊不知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配合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另外,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因为个性、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所以在“以成功者为师”的同时,也要“以失败者为师”,把失败者的失败当成一个案例,仔细探查失败的真正原因,以此作为自己的警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位企业家说,他从创业开始到现在,都会仔细观察同行及非同行的失败原因;别人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他是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他不但顺利创业,而且发展得非常稳定。或许稍嫌开创不足。他说: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因为有“存在”,才可能“壮大”,若为了“壮大”而失去“存在”,那就失去创办企业的目的。何况失败是痛苦的事,更有一失败就永无再起的可能,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失败的过去,因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

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银根,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处了解。

当把资料收集够了,把它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再归纳成几个重点。

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东西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都有和那失败者相似之处,那么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避免和那失败者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为提高。

除了自己经营事业要以失败者为师之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那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一般都会由主管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曾有一将军说过,两军对阵,谁犯的错误少,谁就得胜。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概率就提高,而要减少错误,就是“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训并不需要你以失败去换取多么划算!

6.从各行各业中吸取新知

我有个同学,念大学时他就显得比别的同学懂得多,毕业十几年后见到他,他还是比我见多识广。

有一次聊天,他无意中说出他喜欢向不同行业的人吸取新知识。真是一语惊醒糊涂人,难怪他一碰到我就一直和我谈我的工作,而我对他那一行却如同雾里看花,一知半解。

他告诉我,他在念书时就有这个习惯,除了看报、看杂志,充实专业知识,他还会想办法和别的科系的同学聊天,所以有些科系他虽然没有进修,但多少都懂一些。此外,他也和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同学聊天,所以才到大三,就已像一个在社会上做了好几年事的人一样练达。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让这个习惯成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和同一单位,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人聊天,也和不同单位的人聊天,更和非本行的外界人士交朋友。

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有聚会的场合,交换过名片后,他会在恰当的时机挑选一个具有新闻性的话题,向他“锁定”的对象发问。大部分人都喜欢在公众场合中受到注意,有人发问,当然恨不得把所有时间包下来,好好讲个痛快。所以问的问题或许不很专业,但得到的回答却很专业。而因为这一问,也交到了朋友——那么多人只有你问我,当然就对你有特别的印象啦!于是他会准备第二次见面。

如果是“非聚会”的一般场合,他会恰当地和对方聊一下,几乎每个人碰到他,都会很乐意说一些,因为他的发问,给了对方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当然话匣子就关不住。

因此,我那位同学知识面的“广博”就不意外了。

他现在是一家外资公司的经理,而他的升迁和他的“习惯”是不是有直接关系不得而知,但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也有间接关系,因为对不同行业了解得多,有助于对本行业的判断和思考,至少朋友多,做事也方便。

至于如何“向不同行业的人吸取新知”,我的同学也提出一些要诀。

——要抱着“请教”的态度。谁都不敢自诩是“专家”,但有人向自己“请教”,可能就会轻飘飘起来。你用“请教”捧了他,他不“知无不言”才怪!但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对方辩论,宁可多提几个问题让他解释;辩论不会有结果,而且了解对方的行业才是你的目的,你辩赢了,还会失去可以成为朋友的人!若对方不愿和你辩而冷淡以对,你不是更自讨没趣吗?

——妥善找寻问题的切入点。你总不能开口就说“请你介绍你的行业”吧?太幼稚的问题,对方有时会不耐烦,懒得回答,让你“满面全豆花”!“切入点”如何找?方法是多看报纸杂志,广泛了解社会的脉动,例如碰到律师,你就可问他赦免死刑犯的问题。如果一时找不到,从景气问题下手准没错。

——态度要诚恳、认真,不要给人“只是随便问问”的感觉。最好能做笔记,对方看你做笔记,想不感动也难。

——不要急于求成。太急于了解对方的行业,会让对方以为你别有所图而采取闪躲的态度。先交朋友再了解,这样就不会打草惊蛇。一次了解一点儿,彼此熟了,自然就可以做深入的了解了。

总之,不要认为和你不相干的行业就和你的工作不相干,各种行业都有依存关系的。所以,打开你的心灵大门,去接纳各种不同的背景、不同行业的人,向他们学习吧!

7.知识要运用才能产生能量

知识只有在运用时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不能为学习而学习。人之所以学习,其目的应该是增加智慧,提高品格,使我们更向上、更幸福、更有用,在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的时候,使我们更善良,更热情,更能干。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是成功者必须做到的。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作了补充,他说:“学问并不是各种知识本身,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我们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自己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我们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