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心态,败也心态

你可以驾驭生命,或任由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会决定谁当“骑士”、谁当“马”。

所谓心态即心理态度的简称,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心态的:心理态度主要是指动能心素和复合心素所包括的诸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换句话说,心态就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状态的总和。它是人的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趋向。人的这种心理反应趋向不论是认识性的、感情性的,还是行为性的、评价性的,都对人的思维、选择、言谈和行为具有导向和支配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生的成败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心理态度。

心态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

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的心态即使暂时成功了但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为什么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

1.扫清心中的障碍

挡住人们脚步的,往往不是路上的巨石,而是心中的障碍,行动的障碍归根到底还是心理障碍。

心理学上有一个“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凡事先行动起来的一个主要好处,就在于容易达到“瓦伦达心态”。因为,一旦迅速进入行动状态后,就来不及多想,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芭芭拉·格罗根指出:“无论做任何事情,开始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爱唱反调的人破坏了你的理想。”

只有行动起来并保持“瓦伦达心态”,才能挣脱舆论的枷锁,因为“这个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列举出千条理由,说你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先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法兰西雄狮拿破仑如是说。

但丁的伟大作曲《神曲》,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千古名言。但丁在其导师、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惨烈的九层地狱后来到炼狱,一个灵魂呼喊但丁,但丁便转过身去观望。

这时导师维吉尔这样告诉他:“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你的脚步放慢?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决不因暴风雨而倾斜。”

无论是走在地狱、炼狱还是天堂,“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就是“瓦伦达心态”。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日本有位叫河村的船舶大王,他在发迹之前曾以收捡别人丢弃的生菜为业。他每天将别人丢掉的菜叶洗干净,加盐做成酱菜卖给贫苦的劳工,当时许多亲戚和朋友都十分看不起他。

“那个家伙是一个乞丐!”

“那个家伙已经没有希望娶太太啦!”

河村并没有被他人的舆论所吓倒,别人越轻视他,他干得越起劲。后来,他不断改进酱菜的味道,成了规模很大的酱菜批发商,最后逐渐成为船舶大王。

行动中的“瓦伦达心态”使人心中眼中只有目标,这样就使人可能

采取最与众不同的、最有创意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达成目标,而不落于俗套。这就是制订自己的行动规则,而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

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说过一句“三不足”的话,正是这种心态、这种行动作风的写照:“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相信自己,坚定不移

行动的路上,总会经风雨、历坎坷。困了、渴了、累了、乏了,别忘了嚼一嚼你背囊里的干粮——自信。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迟迟不敢行动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人也能成功?有的人竟然会这样认为:“假如我发了财,天下的人都会发财。”因为没有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做起事来畏首畏首,“我不行”“我干不了”成了他们的思想准则,其实他们并不比成功者笨,并不是没有才能,只是心中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盲目地否定自我,从而对目标丧失了信心,望而却步。

一个人有了信心,才能产生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勇气与毅力。有了信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卢梭说:“自信力对于一个人的事业简直是奇迹,有了它,你的才智可以取之不尽。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自信的力量是伟大的,某些看来不可能的事,也会变成可能,许多令人无法相信的伟大事业都是靠着自信完成的。自信可以让你去面对一切的艰难险阻,产生出无尽的勇气和决心。

据说当年只要拿破仑亲率军队作战,同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增强一倍。原来,军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士兵们对于统帅的敬仰和信心。如果统帅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全军便会混乱。拿破仑的自信与坚强,使他统率的每个士兵增加了战斗力,而他统率的军队的确创造了马伦戈、奥斯特利茨、耶拿等以少胜多的战例。

如果拿破仑在率领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是坐在那里说,“这件事太困难了”,无疑的,拿破仑的军队永远不会越过那座高山。

有一次,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由于马跑得速度太快,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跤,那马就此一命呜呼。拿破仑接到信后,立刻写封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吩咐士兵骑自己的马,从速把回信送去。

那个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骏马,身上装饰得无比华丽,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我是一个平庸的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华美强壮的骏马。”

拿破仑严肃地回答道:“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世界上到处都有像这个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太低微,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以为他们是不配享有的,以为他们是不能与那些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这种自卑自贱的观念,往往成为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去分析研究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质,那么就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这些卓越人物在开始做事之前,总是具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自信心,深信所从事之事业必能成功。这样,在做事时他们就能付出全部的精力,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有许多人这样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他们这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一些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卑贱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许多年轻人本来可以成大事、立大业,但却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坚定的自信心。

与金钱、势力、出身等无关因素相比,自信才是更有力量的东西,它才真正是人们从事任何事业最可靠的资本。自信能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能使事业获得圆满的成功。

有的人最初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恰当的分析,事业上比较顺利,但是一旦经受了挫折他们却半途而废,这是因为自信心不坚定的缘故。所以,要使自信心变得坚定,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不屈不挠地向前进取,绝不会因为遇到困难就退缩。

培养与建立高度的自信,可以通过下列三个途径。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所得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的贡献,谁都会为自己所做出的一切荣获赞誉或蒙受耻辱。具有责任心的人更关注的是那些束缚自己的枷锁,他们更关心在关键时刻张扬自己的独立性格。

乔·索雷蒂诺在市中心的居民区长大,是一伙小流氓的头头,并在少年教养院待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一直记着一位七年级教师对他在学术方面所具备的能力的信任。他觉得自己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抛开可怜的中学历史来完成学业。于是,他在20岁的时候重返夜校,继续在大学就读,并在那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又修全了哈佛大学法律的课程,并在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美国洛杉矶市少年法庭一位出色的法官。假如乔·索雷蒂诺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

(2)去发掘自己的才能

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告诉他的儿子:“至关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波洛涅斯在劝告儿子要根据自身最坚定的信念和能力去生活——正视不同的世界,但是,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

然而,大多数人总是使自己处在犹豫之中。怎样做才能不虚度一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择了合适的职业或恰当的目标呢?

柯维的研究结果和经历证实,与其让双亲、老师、朋友或经济学家为我们制订长远规划,还不如让自己来发掘一下我们“擅长”做什么。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最高文凭是中学,因为他没有读完在哈佛大学的学业就去经营他的电脑公司了。他及早地发掘出了自己的长处,并果断地去经营自己的长处,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不足为奇。

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自卑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自己的一技之长保持兴趣也相当重要,尽管它不怎么高雅时尚,但也很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不要过分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成名,应该选择最能使人全力以赴的职业,应该选择最能使人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

发掘自己的长处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张扬自己的短处便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

(3)不要想着逃避现实

成功、思考和身体素质的关键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压力之下,许多人会变得沮丧,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沉溺于酗酒、大量地吸烟或依赖镇静药来进行逃避。酒精和其他抗忧虑药可以暂时减少我们对失败和痛苦的畏惧心理,但也阻碍了我们学会承受这些重压的能力。

适应生活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简单地把它们看作正常的东西加以接受。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失败,如果我们把它们视为正常的反馈,就会使我们增强抗住生活重压的免疫力,帮助我们防御那些有害的反应。

3.用热忱燃起成功的希望

热忱,是指一种热情的种子深植入人的内心而生长成一棵勃勃生机的参天大树。拿破仑·希尔喜欢称之为“抑制的兴奋”。如果你内心里充满做事的热忱,你就会兴奋。你的兴奋从你的眼睛、你的面孔、你的灵魂以及你整个为人多个方面辐射出来。你的精神振奋。

热忱是一把火,它可燃烧起成功的希望。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忱,来陪伴自己走过长长的探索之路。

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办公桌上挂了一块牌子,他家的镜子上也吊了同样一块牌子,巧的是麦克阿瑟将军在南太平洋指挥盟军的时候,办公室墙上也挂着一块牌子,上面都写着同样的座右铭:

信仰使你年轻,

疑惑使你年老;

自信使你年轻,

畏惧使你年老;

希望使你年轻,

绝望使你年老;

岁月使你皮肤起皱,

但是失去了热忱,

就损伤了灵魂。

这是对热忱最好的赞词。培养并发挥热忱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对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加上了火花和趣味。

一个热忱的人,无论是在挖土,或者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热忱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或需要多大的训练,始终会一如既往地向前迈开步子。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你的想法就不愁不能实现。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指标。

实际上,热忱与内在精神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个真正热忱的人,他内心的光辉熠熠发光,一种炙热的精神实质就会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思想中。

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有一些热忱,而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们的内心世界更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这种热忱实际上是一种可贵的能量,用你的火焰去点燃别人内心热忱的火种,那么你又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前总经理有一句名言:“我愈老愈加确认热忱是胜利的秘诀。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会很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热忱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一个人能力不够,但是如果具有热忱,往往一定会胜过能力比自己强却缺乏热忱的人。”

不过,热忱不是面子上的功夫,如果只是把热忱溢于表面而不是发自内心,那便是虚伪的表现。如果这样,往往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反而会导致自己失去成功的机会。

因此,训练热忱的方法是订出一份详细的计划,并依照计划执行,培养对热忱的持久感受,尽量使人的热忱上升,不使人的热忱逐渐下坠。

现在,告诉你如何建立热忱加油站,使你满怀工作热忱:

首先你要告诉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欢的,然后高高兴兴地

去做,使自己感到对现在的事业已很满足。其次,是要表现热忱,告诉别人你的事业状况,让他们知道你为什么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

4.直面恐惧,勇敢前行

美印第安人喜欢这样一句话:“不敢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如果自己不能消除恐惧,那么它的阴影就会跟着你,变成一种无法逃避的遗憾。

你不应该允许自己到了七老八十,才用苍凉的声音说:“我本来想当一名作家的……”或者“我小学的时候曾经得到演讲比赛第一名,只是现在……我……我……我一在大家面前讲话就发抖。”

我们总不会因为担心别人嫌自己丑而永不出门吧。

不要因为惧怕空难和车祸而不敢去旅行,始终掩藏着自己渴望看到新奇事物的心情。

不要因为恐惧失望而害怕爱情……

以此类推,很多恐惧都会被击败。

有一次,卡兰德在澳洲的一个漂亮饭店里,看着擅长游泳的朋友们在阳光下嬉戏,忽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心头。卡兰德告诉他们,自己怕晒黑,所以不想下水。朋友们笑着怂恿他:“不要因为怕水,你就永远不去游泳……”

阳光下他们像海豚一样骄傲地嬉戏着,而卡兰德其实并不想躲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只是看着他们快乐。他觉得自己是个懦夫。

一个月后,朋友邀卡兰德一起到一个温泉度假中心,他鼓足勇气下了水。

卡兰德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无能,但他仍然不敢游到水深的地方。

“试试看,”朋友和蔼地对他说,“让水没过头顶,你看会不会沉下去!”

“你说什么?”卡兰德还以为他的朋友故意开玩笑。

卡兰德试了一下。朋友说得没错,在我们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想要沉下去、摸到池底还真的不容易。真是奇妙的体验!

“看,你根本淹不死,沉不下去,为什么要害怕呢?”

卡兰德上了一课,若有所悟。从那天起,他不再怕水,虽然还算不上游泳健将,但游个四五百米是不成问题的。

世上许多引人瞩目的成就,都是在热忱的推动下完成的。关键所在,是要有把工作做好的热忱,并能善始善终。拉·封丹指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原则是:追求高层次。你是第一流的,你应该有第一流的选择。”

5.别让琐事误了大事

琐事烦人,琐事误人,处理不好琐事问题也是一些人的生存劣势之所在。有一条众所周知的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如果一个人希望求得心理的平静,继续做他想做的事的话,就不该为这些小事忧虑。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为顾及那些小事而抓狂。

古时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之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想到这种地方来受罪呢。”“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心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令你不适,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

下面是一个也许会让你毕生难忘、很富戏剧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叫罗勒·摩尔。“1945年3月,我学到了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他说,“我是在中南半岛附近85米深的海底下学到的。当时我和另外87个人一起在贝雅S.S.318号潜水艇上。我们由声呐发现,一小支日本舰队正朝着我们这边开过来。在天快亮的时候,我们升出水面发动攻击。我由潜望镜发现一艘日本的驱逐舰、一艘油轮和一艘猎潜舰。我们朝那艘驱逐舰发射了3枚鱼雷,但是都没有击中。那艘驱逐舰并不知道它正遭受攻击,还继续向前行驶。当我们准备攻击最后的一条船——猎潜舰,突然间它调转船身,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看见我们在水下,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那艘日本的猎潜舰)。我们潜到水下50米深的地方,以避免被它测到,同时准备好应付深水炸弹。我们在所有的舱盖上都多加了几层栓子,同时为了使我们的潜伏保持绝对的寂静,我们关了所有的电扇、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几分钟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我们的四周爆炸开来,把我们直压到海底——深达85米的地方。我们都吓坏了,在不到300米深的海水里,受到攻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到150米深的话,差不多都难逃劫运。而我们却在不到85米深的水里受到了攻击——九死一生啊。那艘日本的猎潜舰不停地往下丢深水炸弹,攻击了15个小时,要是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5米的话,爆炸的威力就可以在潜艇上炸出一个洞来。有一二十枚深水炸弹就在离我们15米左右的地方爆炸,我们奉命‘固守’——就是要静躺在我们的**,保持镇定。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这下死定了。电扇和冷却系统都关闭之后,潜水艇内的温度几乎有100°F(约37.8°C),可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穿上了一件毛衣及一件带皮领的夹克,可还是冷得发抖。我的牙齿不停地打战,全身冒着一阵阵的冷汗。攻击持续了15个小时之久,然后突然停止了。显然那艘日本的猎潜舰把它所有的深水炸弹都用光了,就驶开了。这15个小时的攻击,感觉上就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都一一在我眼前出现,我记起了以前做过的所有的事,包括我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小事情。在我加入海军之前,我是一个银行职员,曾经为工作时间太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升迁机会而发愁。我曾经忧虑过,因为我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辆新车,没有钱给我太太买好的衣服。我非常讨厌我以前的老板,因为他老是找我的麻烦。我还记得,每晚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总是又累又难过,常常跟我的太太为一点儿芝麻小事吵架;我也为我额头上的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愁过。多年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起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谬、微小。就在那时候,我答应我自己,如果我还有机会再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永远不会再忧虑了。永远不会,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潜水艇里面那可怕的15个小时,我从生活里所学到的,远比我在大学念了4年的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们通常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面那些大的危机,可是,却往往会为一些小事抓狂。

人们之所以对小事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恰恰证明这些小事对我们来说并非小事,是我们生命中极为看重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的确认为是小事,而又不能摆脱这种小事的烦恼时,那么,就证明我们还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因此,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是我生活目标中至关重要的事吗?为此花费时间与精力值得吗?”当我们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生活中的烦恼便会大大减少,因为我们在自己梦想的追求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不在乎身边还有些丁丁点点的否定性烦恼。

一个人只有从小事中摆脱出来,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大事中去。千万莫为小事抓狂。

6.找到工作的乐趣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认为,奋斗是辛苦的,但现在过分追求玩乐将来也必然会吃到苦头。那些辛辛苦苦做事的人期待有一天能够享清福,他们总会告诉自己,再吃点儿苦头吧!万一环境给的苦头不够,闲着也是闲着,就会找自己的麻烦,或找其他人的麻烦。他们已经习惯了,是没办法从“辛苦”中脱身而出的。世界上的人被二分法归类为“苦者恒苦,堕落者恒堕落”

(你既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你)。殊途同归的是,两种人都不快乐。

能够把生活和做事都当成享乐的人,真的很少。

心理学家乔治·韦伯说:“如果你无法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你不但欺骗了自己,也无法从中获得一点儿乐趣,只会使自己变得不可爱。”

有一次,有个女人对韦伯说,她是一个好妈妈。韦伯没有回应她的话,不过,他了解她的生活方式。她根本不会游泳,也不喜欢玩水,但她还是每天带孩子去游泳,也几乎每天打乒乓球。她虽然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却觉得这个世界冷酷无情。她的孩子非常爱她,却又有点想躲开她。

夏天在游泳池畔,我们常常看到这类母亲:她们从不下水,无奈地在一旁看报纸,或跟坐在旁边的太太抱怨自己的辛劳,还不时对水中的孩子大呼小叫:“危险!不要这样!回来!”牺牲精神令人佩服,但这种态度却连旁人都觉得非常紧张。

也许真的是在尽义务,但不妨放慢脚步,享受一下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对于生活来说,永远只有现在,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是当下的这一刻,要充分享受现在。有时必须做的事情确实是我们无法从心里喜欢的,我们就好像是爱看警匪片的人,却被迫待在电影院里看一部言情片,又无法脱身。一直当个不快乐的旁观者,电影会演完;做个享受剧情发展的人,电影也会演完,何不让自己愉快些,不要如坐针毡。

与其盲目地追求生活的享受,不如细细体味一下眼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