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乱,当机立断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告诉我们,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在紧急的关口,许多人出于本能,都会做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添出许多乱子来。

静气,是一种大器,一种勇敢,一种担当。诸葛亮给他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一生的体会,今天读来,还是令人深省。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地分析形势,这才是明智之举。

唐代宪宗时期,有个中书令叫裴度。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听了报告之后一点儿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千万不要张扬这件事。

左右之人看裴中书并不是他们想象的一般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出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丢印的事,竟然当晚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大家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丢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各自安然歇息。

而他的左右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后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当时的处置情况。他告诉左右的人说:“丢印的缘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何从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放回原处,而大印也会失而复得,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遇到突发事件时,每个人都难免产生一种惊慌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修一种静气,静气首先来自胆识和勇气。胆识和果断是联系在一起的,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患得患失,甚至被敌人的气势吓倒,谈不上胆识。只有敢担责任,当机立断者,才能化解危难。

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一次刘邦和项羽在两军阵前对话,刘邦历数项羽的罪过。项羽大怒,命令暗中潜伏的几千弓弩手一起向刘邦放箭,一支箭正好射中刘邦的胸口,伤势沉重,痛得他伏下身。主将受伤,群龙无首。若楚军乘人心浮发起进攻,汉军必然全军溃败。猛然间,刘邦突然镇静起来,他巧施妙计:在马上用手按住自己的脚,大声喊道:“碰巧被你们射中了,幸好伤在脚趾,没有重伤。”军士们听了,顿时稳定下来,终于抵住了楚军的进攻。

这就是一种胆识和勇气酝酿出来的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安、虑、得四个字,静是关键。但我们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静,我们总是如此浮躁,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渴望,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爱,我们渴望享受一切荣华,而往往我们奔波得身心俱疲仍不知所去所亏。

有一个小国的君主,总是受到外族的侵扰,他励精图治不眠不休,想尽了一切办法抵抗外族,但国家依旧日渐衰弱。于是他不辞辛苦,连夜到寺院探访一位大师。这位老僧听完他的叙述后不发一言,在夜色之中把他带到一条河边,架起了一堆柴火,然后便让他对着熊熊火焰静坐冥思。

天亮时,燃烧了一晚的火堆终于渐渐熄灭了,老僧指着灰烬,又指了指旁边的河水对他说:“你明白了吗?”可位君主一脸困惑。

老僧言:“这大火昨晚熊熊猎猎,势不可当,但如今灰飞烟灭,而旁边这条河,默然无语,静水深流,你再看看它的所到之处。”

君主转头远望……至此他似乎有所领悟。

领悟到什么?应该是悟到了沉静的力量之伟大!

沉静,是一种力量。比如打乒乓球、踢足球,志在必得时,在迅猛的出击前往往是心定神闲,不会紧张,而后才有让对手猝不及防的打击。

中央美院的吕胜中教授在他的《走着瞧》中,这样记录了他眼中的民间剪纸艺术家王兰畦:

很早以前,我结识大西北的一位叫王兰畦的巧手老婆婆,她剪花,我在旁边看。她剪时那种全神贯注的入境令我感到一种被忘却般清冷,就轻轻问她:

“你心里头想什么?”

她过了好长时间才停住手,缓缓地说:“什么都没想,心里头空空的。”

她的话像一个谜,直到我开始做“剪纸招魂”,才真正进入了她那像谜一样的境界。我就坐在这个世界上,但我说不清楚我是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是在物质世界之中。

却分明觉得:这是真仙境。

“心里头空空的”不正是最幸福的境界。我们全身心地幸福地爱一个人时,是不是也是心里头空空的,我们投入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是不是也是心里头空空的,甚至在我们看着自己爱看的书或是电视时,是不是也是心里头空空的。我们总是在追求永恒,乞求时间静止,心里头空空时,是不是就没有了时间,是不是就是永恒?

其实这就是佛法的空,只有我们的心空了,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只有我们的心静了,才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遭遇大事时,选择空静,理清事情的头绪,我们才不至于毛毛躁躁,从而理智地脱离困境。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只有在大风大浪中,镇定,处变不惊,静心应对的水手才是真正优秀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