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质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得益于他的忍耐精神。竹下登在谈到他的经验时说,“忍耐和沉默”是他在协助老师佐藤荣作做首相时所学到的政治风度。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纵观历史,凡成就大事者莫不负重前行,忍字当头。今人要想做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必须学会忍耐。要忍得住一时的寂寞,耐得住一时之不公。具备了极大的忍耐力,方能战胜自我,勇往直前,达到成功的彼岸。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年轻时“从人寄食”,也就是说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与收入,以至于吃饭都只能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即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想想也是,韩信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难免会招来轻蔑与侮辱。

在韩信经常去混饭的人家中,最常去的是南昌亭长家(亭长的职位介于当今的乡长与村长之间)。韩信因为经常去南昌亭长家里混饭吃,亭长的老婆心里开始不乐意了。然而要怎么样才能将韩信这个无业游民拒之门外呢?女人自然有女人的办法,这个亭长老婆半夜爬起来做饭,天亮之前全家人就把饭一扫而光。韩信早上起床,空着肚子来亭长家吃饭,一看饭已经吃完了,当然明白了人家的意思。韩信一赌气,就和南昌亭长绝交了。

在当地,大家就都瞧不起韩信。有一天,淮阴市面上一个地痞看韩信不顺眼,就挑衅韩信: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还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啊,你是个胆小鬼!地痞这么一说,呼啦啦就围上来一大群人看热闹。地痞一见人气正足,就想趁这个机会出风头,于是进一步挑衅:“韩信你不是有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剑吗?不敢吧?那你就从我**爬过去。”

这一下子将韩信逼入了一个面临两难选择的境地:杀或爬?无论哪一个选择,韩信都会很受伤。韩信是怎么选择的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来描写“孰视之”,也就是盯着对方看。看了一阵子,韩信把头一低,就从这个地痞的**爬过去了。惹得围观的众人哄堂大笑。

正是这个人皆可辱的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成就了一番伟业,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司马迁在写到韩信遭受**之辱时,一定是思绪难平。因为司马迁也同样受过“**之辱”,而且,他受到的侮辱比韩信的还要沉重。他遭到宫刑——这更是一个男人难以承受的奇耻大辱,但司马迁还是忍下来了。他坚强地活着,因为他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刘邦也同样能忍。苏轼在《留侯论》中云:“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了齐国,拥兵数十万,而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军紧紧围困在荥阳。这时早已重兵在手的韩信派使前来,要求汉王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说:“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立他为王,安抚善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刘邦醒悟,又故意装糊涂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该做个真王,何必做个假王呢?”于是就派遣张良前去宣布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项羽军。刘邦忍住怒气,立韩信为齐王,征调韩信的部队,很快就扭转了汉军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安抚住了拥兵数十万的韩信。假如他不忍,把韩信大骂一通,不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不但可能失去韩信,而且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殃。

在一个强手如林的世界里,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低调做人的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而忍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综观历史,能成非常之事的人都懂得忍的意义。因此,清人金兰生在《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以兵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