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终身学习,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什么样的能力可以让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呢?毫无疑问,是学习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地有所创新,而创新来自于知识,知识则来源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要求一个人不仅要学习宽泛博学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

学习是终身事业

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把书本一扔,以为从此再也不必读书学习了。其实则不然,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谁忽视了学习,谁就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被淘汰。

活到老,学到老。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有人问爱因斯坦:“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比喻,多么深刻的一番阐述啊!

在知识面前,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曾在2008年抗震救灾直播中潸然落泪的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普十分重视学习,他把学习当作一辈子的事。

“在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当中,发现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是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情,而且不能懈怠。”赵普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谈到了他对学习、对生活的理解,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勤奋”:“我从来没有偷过懒。没有说我这几天可以懈怠,我可以不做。我脑子里总在想着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应该去努力地完成什么。”

从赵普的身上,我们能悟到很多道理: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将来。持续学习,虚心请教,才能少走弯路。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大龙街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寿星——隋伟清,她一生爱好学习,年近百岁时还参加了街道办的英语学习班,能讲一口熟练流畅的英语。为此,西岗区政府授予她“学习型百岁老人”称号。

隋伟清幼年时读过私塾,文化素质较高。在旧社会,她遇到过许多坎坷和磨难,依然不忘读书,先后读过许多古典小说和诗词,其中不少书籍读过多遍。隋伟清认为,经常读书不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舒心娱情,

找到精神寄托,还可以化解烦恼,增强人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预防老年痴呆症,延缓衰老。隋伟清虽已百岁高龄,但她思维活跃,反应机敏,一点儿也不糊涂,身体也很健康,很少生病。

大连市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城市,隋伟清听后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办的英语基础学习班,成为全市年龄最大的学员。街道考虑她年龄大,出行不方便,坚持教员登门上课和辅导,却遭到老人的拒绝,她说:“我的身子骨很壮实,不会出现意外,经常出来走走有利身体健康。”她参加英语班学习后要求很严,一般不请假。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她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许多英语单词会写会背,可用英语同外国人交谈,还担任了居委会的英语小教员。

在隋伟清百岁大寿那天,区政府领导前来向老人祝寿时,还向她颁发了学习证书,授予她“学习型百岁老人”称号。事后,有位女记者采访她,老寿星用熟练的英语说:“学习不分年龄大小,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老人。”

学习能力就是要求一个人不仅要学习宽泛博学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地有所创新,而创新来自于知识,知识则来源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自己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学习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不断地学习,专业能力就会不断提升。所以,一个人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应该停止学习。

学历不等于能力

很多没读过几年书的人成了大老板,那些高学历者反倒在给他们打工。有的人由此愤愤不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一个人能够成功,除了有机遇等各种外在因素外,跟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是分不开的。也许他学历不高,但是却从未放弃过学习,而且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这不但弥补了他们知识的不足,还激励他们比别人更努力向上。

有一个全国连锁集团的老总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只有小学文凭,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他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有时还会花大价钱去有名的大学参加培训。现在,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却没有人会再提起他的学历。比尔·盖茨有句经典的格言:“你只是中学毕业,通常不会成为CEO,直到你把CEO职位拿到手为止。直到此时,人们才不会介意你只是中学毕业。”不管你过去是什么,只要你有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一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步入了一个高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人们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适应社会。也就是要求人们的大脑有更高的思维效率和思维能力。如果还抱着唯学历独尊的状态,只会闹出更多笑话。

有一个博士毕业后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也在那里钓鱼。他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心里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了回来。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漂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不会吧,难道我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生自高自大,瞧不起本科生,不屑于“不耻下问”,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就敢往水里跳,结果闹出了笑话。其实大可不必,学无止境,学历高不一定懂得多,同样,学历低也不一定知道的就少,只要自己一直坚持努力学习,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现如今,学习力强的人越来越有发展潜力,做同样一件事,学习能力强的人就可能先领悟,从而抢占先机。所以说学习力就是竞争力一点不为过。企业发展也倡导建设学习型的团队,在学习能力方面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

在21世纪的今天,学习具有全新的内涵,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展,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在最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约等于过去2000年之总和,而未来若干年内科技和知识还会在许多领域出现更为惊人的突破。预计到2050年左右,人类现今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仅为知识总量的1%。由此可见,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学习,因为一个人只有主动获取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形势。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能力代表将来。”学历固然重要,可学习能力更重要。

生活处处有学问

两千年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大学者,名叫亚里士多德。

崇拜他的人特别多,其中有个青年不远万里来向他求教。亚里士多德知道来意后,拿来一条鱼,要这个青年看一看,观察观察。该青年心想,鱼天天吃,天天打交道,有什么好看的?因此,他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就是一条常见的、普通的鱼。亚里士多德则再次要求他仔细、反复地看鱼。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位青年终于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鱼的一个特征,即鱼是没有眼皮的。

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有学问。

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知识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善于观察生活,生活就会回馈你各种想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喜悦。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众所周知,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是由于一个落下的苹果,可是,一年年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无从计数,为什么只有牛顿能注意到它并且发现地球引力呢?这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对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李冰在建造它时,却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故事。当时,李冰决心变岷江水害为水利,于是就筑堰。可是,筑堰的方法实验了多次,都失败了。有一天,他看到山溪里有一些竹篓,里面放着要洗的衣服,于是从中得到了启发。他让人编好大竹篓,装进鹅卵石,再把竹篓连起来,一层一层放到江中,在江中堆起了一道大堰,两侧再用大卵石加固,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终于筑成了。这就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正是因为仔细观察生活,利用生活

经验,找到了建筑分水堰的办法,取得了成功。

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也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的人,8岁的瓦特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正是这个疑问,使瓦特开始研究它,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之,古今中外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因为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结果。

然而,纵观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很多人并不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他们对生活缺乏观察与感悟,以至于自己知识面越来越狭窄,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现在有些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笨”,什么都不会,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仔细想想,家长何尝不负有责任呢?孩子小的时候,总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就想自己开关一次,看到遥控器能指挥家里的电器也想按一按,看到“呼呼”转的电风扇如获至宝……出于对孩子的爱,家长总是教育孩子不要动这个、不要碰那个,所有的解释都是“危险”“不能动”。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也不干了,养成了凡事找家长,凡事依靠家长的坏习惯,甚至长大了也改不了。

如此做法显然不妥。相反,家长应该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这样,孩子就会学到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要告诉他,超市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拆,不能随便吃;带孩子去书店,要鼓励他自己找喜爱的书;带孩子去药店,要教他自己和导购人员交流;晾衣服的时候,让孩子拿衣架;整理家里的杂物,要告诉孩子鞋子应放在鞋柜、光盘有专门的安置包。

生活可以简单,但绝不可以粗糙,养成留心的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才会异彩纷呈。

在奔腾的人生之河中,我们永远是学生,我们的老师是自然,是社会,是他人,是我们身边的一切,作为学生,我们不能让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遮蔽了自己探求知识的眼睛,麻痹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一面。

在平凡的每一个瞬间,总会有我们的老师出现,它们不随四季的变化而变更,也不随太阳的起落而波动。一丝空气、一片白云就已传授我们自然的奥秘;一只动物、一株花草就教导我们身体的意义。我们身边的知识有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生命的音符、色彩都存在着它无穷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解释我们生活中很少的问题,而更大的发现、更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阔的。

做生活的有心人吧,这样你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领悟到人生包含的丰富道理。

技多不压身

我国有句古语,叫“技多不压身”。这虽然是一句古语,但是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直至今天仍然有着相当强烈的现实意义。

应当说,在这个“觅食艰难”的时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算不上什么奇事。但无论就知识还是学历层次而言,大学生在职场上都应比技校生胜出一筹。然而,如今的事实是,大学生找工作还得先“回炉”读技校。曾经,社会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眼高手低。然而,如今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已不再新鲜,甚至连“零工资就业”“负工资就业”都有了,为何大学生就业依然尴尬?仔细思之,大学生的短板还是动手能力差。一些技校的学生之所以比大学生吃香,也正是得益于有动手能力之长。

所以,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同时,一个人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以利于在将来能更好地独立。

西南联大毕业的汪曾祺只身来到上海。他想得很好,也想得很美,因为以他26岁的年龄,在上海谋一份差事还不至于太费劲。所以,他寻找工作的间隙,还忘不了读几页书,一来为了维持自己平静的心,二来为了在文字的甘霖里沐浴。然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汪曾祺从灰心丧气到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撕毁了自己的手稿,认为老天爷要在大上海给他一条绝路。后来,他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绝笔信。信投进邮筒,他便拎起酒瓶走上大街,准备在街头自杀。没想到他烂醉于街头并没死成,只是很长时间昏昏沉沉地醉着。

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接到汪曾祺的绝笔信以后十分生气,回信不但速度快,而且说话也不客气,简直是当头棒喝“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

汪曾祺阅罢信如梦初醒,汗颜不已。他开始咀嚼信中的每字每句,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他想沈从文先生说得没错。怕什么,自己手里不是还有一支笔吗?如果是为生存担心,简直是幼稚可笑,连战乱时期的李白都能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己遇到这么点挫折就想一命呜呼,难道凭借自己的好文章会困死在大上海?真是荒谬至极。

汪曾祺就在那一次彻底醒悟了,不久就在上海的一所民办学校谋到了一份工作。这样,我们如今看到的《受戒》《大淖记事》等享誉文坛的作品,就是他那时候的杰作。

与其说是“一支笔”救了汪曾祺,不如说是他自身拥有的一技之长救了他。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社会尚如此,现如今的社会就更不用提了,一个人可以没有高贵的背景,也可以没有高的学历,但不能没有一技之长。因为人生的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成人与成才同样重要,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许多人都能应付工作中的一般问题而不感到困难,却很少在工作上做到精益求精,这样,也就很难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所以说,无论如何,至少要掌握一项专长,这也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在平川大道上,白马奋起四蹄,扬起尾巴,不一会儿就把毛驴甩到了后边。白马转过头来看了看毛驴,见它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走着,非常着急,便朝毛驴大叫起来:“喂,怎么不把脚步迈得紧一点儿?

看你那慢吞吞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你这黑驴子,真是个庸材!”

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一不生气,二不泄气,仍然一步紧一步地向前走着。

毛驴和白马进入山区后,那山路变得又陡又窄,崎岖不平,白马的速度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身上的汗水像刚洗过澡似的。毛驴却加快了步伐,“噔噔噔”地赶到了前面。

白马看毛驴走起羊肠小路来是这样的轻松,不解地问:“黑毛驴,你为什么走起山路来比我快呢?”

毛驴回答说:“因为术业有专攻,各有所用。在一定条件下落后的,并不都是庸材啊!”

白马听了毛驴的话,再看看毛驴那坦然的样子,对自己刚才的失言感到十分羞愧。

人无完人,但也无废人。白马在平川大道上速度比驴快得多,但在羊肠小道上却不如驴子跑得快,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个体技能的发挥也随之变化。而一个人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不用担心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