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机很重要

能在最适宜的时机,说出最适宜的话,这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说话的时机把握得不好,那你说出的话再漂亮,也是没用的废话。好的时机常常稍纵即逝。因此,说话时机的把握,比掌握、运用其他说话技巧更难更重要。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把握时机并及时抓住呢?时机的把握,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循,主要看谈话时的具体情况,凭你的经验和感觉而定。在交际场合,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十分健谈;而有的人即使坐了半天,也无从插话,找不到话题。这就是一个“切入”话题的时机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及时地“切入”话题呢?

首先,寻找发表自己意见最佳的时机。有共同语言之后,什么时候“切入”话题就显得很重要了。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就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也不理想。

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证明,反映情况或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些人说话态度很积极,但发表意见时不免有失偏颇,令人难以接受,若直截了当地驳回,易挫伤其积极性,循循诱导又费时,精力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便是毫无表情的缄默。他说什么,你尽管听,“嗯”“啊”……什么也不说,等他说够了,告辞了,再用适当的不带任何观点的中性词和他告别:“好吧!”或“你再想想。”别的什么也不说。这样,他回去后定然要竭思尽虑,对你的缄默进行反省:今天谈得对不对?对方为什么不表态?错在哪里?也许他会向别人请教,或许自己能悟出原因。

“无话则短”并不是说人应该闭口不言,而是要见机行事,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三缄其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非常明白这一点,他们坚持了以下三条原则:

1.遇到该说的对象便说,不该说的对象则不说。如有需要求人之事,遇到肯热心帮忙的人则说,否则便不能说;有些事遇到性格沉稳之人可以说,遇上性情暴躁的人则不能说;对于性格腼腆的人不要乱开玩笑;对于有生理缺陷的人不要涉及相关的话题;对于妒忌心强的人不要谈论自己和别人的成就;对于异性不要用容易引起误会的措辞。

2.该说的事情便说,不该说的事情则不说。可以谈众所周知之事,不能谈别人的隐私;背后可以谈别人的优点,不可谈别人的过错;可以谈既成的事实,不可空谈今后的打算;可以谈对方感兴趣的事,不可谈对方忌讳的事。

3.该说的时候便说,不该说的时候则不说。在对方心情舒畅时可以谈求助之事,在对方心烦意乱时则不谈;在对方情绪低落时可以谈令对方振作之事,遇对方兴致很高时不可谈令对方扫兴之事;在对方喜庆的日子不谈不吉利之事,在对方哀伤的时候不谈惹人欢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