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的应变技巧

说好话有很多应变技巧,其中正话反说的方法值得推荐。

反说就是说反话,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就是表面赞扬,其实责骂;表面责骂,其实赞赏。反语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

正话反说是办事说话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反说出来的话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接受信息。例如巧用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可能会产生某种后果,这种后果……”然后让听者自己理解这种后果的严重性,自然也就接受了你的建议或意见。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名叫优孟,他善于在谈笑之间劝说国君。楚庄王有匹爱马,楚庄王看重这匹马远远超过人。比如他为马披上锦绣的衣服,将它养在华丽的房舍里,马站的地方设有床垫,并用枣脯来喂它。可是,马因为吃得太好太多,不久就患肥胖病死了。庄王非常难过,下令全体大臣给马戴孝,不仅准备给马做棺材,还要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马。

朝里群臣对楚庄王的做法都非常反对,纷纷上书劝庄王别这样做。然而楚庄王一意孤行,对群臣的劝说十分反感,并下令说:“谁再敢对葬马这件事进谏,格杀勿论!”

由于庄王的**威,群臣们都不敢再进谏了。优孟听说这件事后,他马上来到殿门,刚步入门阶就仰天大哭。庄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觉得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大哭。

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疼爱的,楚国是堂堂大国,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礼太薄了,一定要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拼死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道:“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优孟清了清嗓子,慢吞吞地说,“以雕工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椁,以上等木材围护棺椁,派士兵挖掘墓穴,命男女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才将话锋一转,指出了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这样,诸侯听到大王对死马的葬礼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认为人卑贱而马尊贵了。”

优孟这么一点,的确点到了庄王葬马的要害,一个统治者竟会“贱人而贵马”,必然为世人所厌弃。问题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不能不使庄王大为震惊,说道:“寡人要葬马的错误竟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见庄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和缓地说:“请让我为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吧:用土灶作外椁,用大锅作棺材,用姜枣作调味,用木兰除腥味,用禾秆作祭品,用火光做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听从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之人去处理,不让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采用正话反说,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及众大臣的意愿,让楚庄王接受。

优孟因侍从庄王多年,熟知庄王的性情,知道对此时的庄王,忠言直谏、强行硬谏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干脆从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劝谏的真意——讽刺庄王的昏庸举动,从而把庄王逼入死胡同,不得不回头,改变自己的决定。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到正话反说这种方法。在常用口语中,我们常常对于明明应当褒扬肯定的人或事,偏偏说反话进行贬损。例如“冤家”“可憎”“死鬼”“缺德的”“挨千刀的”等却多为女性对热恋中的情人或丈夫的昵称。口头虽笑骂,心里却疼爱。《红楼梦》中王夫人称宝玉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黛玉称宝玉为“我命中的魔星”,贾母称凤姐为“促狭鬼”等都是表示亲昵的正话反说。再如古诗:

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②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

这两联诗句说的都是反话,例①诗人把自己宦途渺茫、功名未就的遭遇,归结为本人缺少才干,所以被明主弃置不用。至于遭到故人的疏远,是由于自身多病引起的。其真意却是抒发对贤才难遇明主和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慨。例②表面说:有点名气,哪里是因为自己文章写得好呢?进入仕途,年老多病就该致仕退休。其实说的是反话,诗人的真意是:由于长期受到压抑,致使远大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仅以诗文名世;加之遭受排挤,休官离职,孤身漂泊。

正话可以反说,反话自然可以正说。所谓反话正说,就是对于明明应当贬损否定的人或事,偏偏说反话加以褒扬肯定。例如:

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为自己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鲁迅《这个与那个》)

这个例句用了反话正说的讽刺反语:所谓“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实际是对市侩哲学预言家们的辛辣嘲讽。

在言语交际中,反语大抵出于睿智之思,发诸诙谐之口。恰当地运用反语,可以用于揭露、批判、讽刺消极的方面,增强语言的战斗性。鲁迅说他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另外,使用反语褒贬事物,可以增强语言的鲜明性;还可以利用反语变换语气,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但使用反语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1)运用反语进行讽刺,一定要注意立场,认清对象,区别对待。注意语言环境,在说话时掌握分寸。

(2)运用反语应当明朗,要让听者理解,切忌含混,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