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选故事任你选

体谅他人、替他人着,想要求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难处、他人的处境、他人的艰辛,真切地感受他人的痛苦和困惑。

孩子一旦学会了体谅别人、替他人着想,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别人,赢得友谊,而且还能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可以说,体谅他人、替他人着想是孩子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与尊重的法宝。

小羊请客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本来它们都是好意,可实际上只是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并不知道对方的需求,所以引起了一些误会和笑话。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说,由于对事物的认知、感受、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习惯等诸多不同,造成对事物的反应不同。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他人。

体贴的心

牧场里,有一对父子眼看太阳快下山了,急忙把牧场上的牛往牛棚里赶。

这时其他牛很快就进了牛棚,唯独有一只小牛任凭父子俩用什么办法都不肯进入牛棚。这可把父子俩急坏了。

这时,母亲走过来问:“怎么回事?”

“小牛不肯进入牛棚,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父亲回答说。

母亲走到小牛旁边,用手指贴着小牛的鼻尖。小牛误以为是母牛的**,就开始吮吸手指。母亲就一边将手指贴着小牛的鼻尖,一边向牛棚走去,小牛高高兴兴地跟着母亲的手指走进了牛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母亲的解释,父子俩明白了。

原来这对父子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天快黑了,必须赶快把小牛赶进牛棚里,所以没有考虑到小牛的需要。自然,没有办法顺利把小牛赶进牛棚。母亲不同,母亲觉得小牛应该是肚子饿了才这么倔强的,于是,她用手指当作母牛的**,从而很快就把小牛引进牛棚里了。 孩子,关怀、体贴就像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打开紧闭的心扉,让你看到对方的需要。这样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顺利,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也可能因为你的体谅迎刃而解。而一个不会体谅别人的人终究很难办成事情。

面子问题

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的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沃恩却年年有此“殊荣”,这让大家都羡慕不已。

沃恩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示谜底。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

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的缺点。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都找他当评审了!

每个人都有自尊,不知道给人面子,当众批评他人,不但让别人下不了台,更让孩子下不了台。真正的帮助是诚恳的,需要把握分寸。如果当众指出别人的不足,不但不能让别人感谢你,反而对你产生了憎恶的情感,这是得不偿失的!

坐在别人的椅子上试试

能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会表现出鲁莽、自高自大、自我中心。如果你的孩子不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强调自己的感受,忽视别人的感受,就很难和别人相处。

如果一个人不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将来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就可能受到限制。

罗伯森·沃尔顿,是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

一个星期日,正是店里顾客盈门的时候,沃尔顿像往常一样,换上便服,装扮成一个购物者的样子,到店里来巡查。

他来到销售鞋子的柜台前,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试一双鞋子。为了让顾客试鞋的时候更方便一些,店里专门给试鞋的顾客准备了可以改变高度的升降椅。这样,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调节升降椅的高度,使自己在试鞋时更舒服一些。老妇人坐的椅子有些高,她年纪大了,弯腰很不方便,显然她不知道椅子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但表情懒散的售货员显然没有帮助她改变椅子高度的意思。老妇人试鞋的时候感到很吃力,索性放弃了购买。

下班之后,沃尔顿把这名员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问她:“今天上午你为什么没有帮助那位老妇人把椅子调整得更舒服一些呢?”

员工显然没有想到总裁会因为这件事责备自己,她辩解说:“可是,我觉得她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啊?”

沃尔顿想了想,他取来一把升降椅,把椅子调得很高很高,然后对这位员工说:“既然这样的话,你亲自试一下。”

员工坐在高高的升降椅上,做出试鞋的动作,她费了很大力气才能够弯下腰去,试鞋就更费力气了。这时,她的脸一下子红了。

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你自己”,然后思考:“如果我处在他那个环境当中,我会怎么做?我会有怎样的感受?”它客观上要求人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和思维上进行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如何让自己变得愉快

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老智者。

他问:“我如何能变成一个自已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许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也就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会,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青年,又变成了老年,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不但能够把自己当成别人,排解自己的苦痛,还能把别人当做自己,体谅别人的不幸,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尊重别人,做一个独立的人,这样才能最终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获得心灵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