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不懂得自我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得到他人或者自己的激励之后,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经常受到他人的鼓励,且善于自我激励的话,就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把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成现实。反之,一个人如果得不到鼓励,更不懂得自我激励的话,即使各方面条件比别人优越,但遇到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其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

自我激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自我激励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形象,同时,这些好形象、好表现,又会成为他自我激励的理由。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就能从根本上推动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家长应从小让孩子学会自我喝彩、自我鼓励,这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挥自我潜能的关键,更是孩子征服困难的巨大动力。可以说,懂得自我激励的孩子,必将获得辉煌的人生。当然,教会孩子自我激励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努力。

那么,家长应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呢?以下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激励自己行动的几个简单办法:

1.改变表扬用语的代词

戒掉孩子依赖外部赏识的一个最方便的方法是在你对孩子的表扬中改变代词: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去除了赞许声中的强调色彩,而是更多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如:“你今天这么用功,我真为你感到骄傲。”改为:“你今天这么用功,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

2.鼓励孩子自己表扬自己

我们可以从早到晚告诉孩子我们是多么为他们骄傲,但孩子们迟早总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帮助他们的一个简单办法是指出他们做得正确的事,然后提醒他们从内心承认自己。

比如,你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错事后主动承认错误,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

你可以教孩子玩一个自己跟自己谈心的游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一个爱称,并且在心里这么称呼自己。这可以是一个显赫的头衔,比如“××总统”,也可以是一个甜甜的昵称。

告诉孩子,当他们感觉疲倦、烦躁、懒惰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说话:“来吧,小机灵鬼,只剩最后一道题了,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

告诉孩子,当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应该在心里赞赏自己:“哦,小凡,我知道你已经做了你应该做的,而且做得不错。我知道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3.帮助孩子制订激励目标

要让孩子明白,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句空泛的“我要成功”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孩子英语发音有问题,就可让他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把每个音标都读准。孩子能自觉地为读准每个音标而努力,那么他就迈出了自我激励的第一步。不过,制订这个目标,要注意目标的可执行性。如果给孩子制订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目标不但会成为“空想”,还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让这次考试不及格的孩子,下次考试考100分。显而易见,这个目标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即使他再努力也不一定能马上达到目标,久而久之,他就可能自暴自弃。所以,在制订目标时,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可过大、过高,最好先制订那些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再逐渐增加目标的难度。

4.强化孩子的自我激励

把孩子对自我的肯定稳定下来,并且加以强化,这非常重要。孩子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奖赏。

强化孩子的自我激励,有多种办法,列举如下:

(1)记一本成功日记。给孩子一本日记簿,让孩子至少每周一次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获得成功的事例。告诉孩子,成功的定义是:自己对自己做出的任何改进以及为这种改进付出的努力。

(2)让孩子给自己写信。鼓励孩子在自己行为良好或尽了自己努力追求成功的时候,写一封信给自己。在写信的时候,他可以随意使用一个他喜欢的身份,比如自己的父母、班主任和校长,也可以是某个电影中的英雄。在信里,他应该描述自己认为好的行为,并且对此提出赞赏和鼓励。

(3)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份奖品。在家里准备一些彩色纸、画笔、颜料、碎布等物品,告诉孩子,他只要做了一件令自己骄傲的事,并且对父母描述自己所做的事,就可以为自己设计制作一份奖品:图画、贺卡等。

5.让孩子对目标产生紧迫感

光有目标没有努力,目标只能成为“空头支票”。自我激励是让孩子确定目标后,产生向目标靠近的动力。有时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可能刚刚确定目标的时候斗志昂扬,没过三分钟,热情就不在了。家长在教孩子自我激励时,一定要让他有紧迫感。不妨建议孩子每天大声朗读自己的目标计划,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形加强了他对目标的认知。光有认知还是不行,还要让他知道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回报。例如,孩子想组装一个模型,你需要告诉他,成型之前的模型是什么样子的,经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现在的样子。最后,还要对孩子的目标给予适时的时间限制。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孩子会觉得这个目标太过遥远,从而自我放松。因此,孩子的每一个目标都要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并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之前达到目标。有了时间约束,孩子的行动才会有紧迫感。

6.让孩子经常告诉自己“我能行!”

如,魏书生2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上了很多大型公开课,在课前为了让自己和上课的学生放松,他总是领着学生大声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结果每堂课学生都精神饱满,课堂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平时家长要随时暗示孩子,“我能行,我有能力完成这件事。”要让孩子随时学会自我激励,让孩子把即将去实践的事情化成一种成功的动力,不断进步。

7.让孩子每天为自己设计一幅美好的蓝图

让孩子为自己每天设计一幅美好的蓝图,是一种有效、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设计最好具体一些,比如当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每天早上睡醒后,让孩子自觉地躺在**,放松自己,然后想象一下自己今天、明天以及以后的目标和成功之后的美好前景,最后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鼓励。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发自潜意识的,是真实的,也是最有效的。

一个人是否能给自己喝彩,会不会自我激励,影响着他未来的发展高度和空间。给自己喝彩的人,即便天赋平平,也能够在挫折面前不低头,遇到困难就把它踩在脚下当台阶,这样的人注定会走向成功。不会给自己喝彩的人,因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看不清自己的优势,不会自我激励,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懦弱的特点,这样的人没有困难时不前进,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缺乏自信,将来可能会一事无成。

总之,外界的鼓励再强大,也需要内心的自我激励,如此,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再多,孩子自己没有在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激励机制,也终是无济于事。

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激励,就是为孩子打了一针预防针——预防他在未来的路上碰到困难时,没有勇气面对。这针预防针可以让他增强对困难的抵抗力,越早注入效果越好。有了这一预防针,等于给孩子提供了充沛的原动力,使他可以冲破重重障碍,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