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莫若养“木鸡”

智和愚对人的一生命运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说确实聪明的人往往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则是给了耍小聪明者的教训。

老子是第一个推崇为人处世要“愚”的思想家。在《老子·德经》中,有如下文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离,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

老子的话可以这样理解:至臻至善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雄辩的好像口钝,最灵巧的好似笨拙,但它的作用不会枯竭。

“大智若愚”这句话就是从老子的上述论述中引申出来的。最早从这段话中引申出“大智若愚”这句话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晚年曾多次要求辞官,到六十五岁那年才被批准,朋友们向他庆贺,苏东坡也给他写了贺信——《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信中有两句称颂欧阳修的话,说欧阳修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如愚”也称作“大智若愚”。这句话虽然是苏东坡首次说出来的,但是,明显是从《老子》“大巧若拙”等句子中脱胎而来的。明朝李昌祖在其所著的《剪灯余话·青城舞剑录》中也曾说道:“所谓寓大巧于至拙,藏大智于极愚,天下后世,知其为神仙而已矣!”盛赞老子大直若离、大辩若讷、大巧若拙的观点。

“大智若愚”是说有大智大勇的人,总是含而不露,绝无虚狂骄傲之气,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成语“木鸡养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据《庄子·达生》记载,春秋时期齐王请纪渻子训练斗鸡。养了才十天,齐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渻子说:“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一叫,就跃跃欲试,很不沉着。”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道:“现在该成了吧?”纪渻子说:“不成,它心神还相当活动,火气还没有消除。”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道: “怎么样?难道还是不成吗?”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有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像只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是训练到家了,别的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认输,斗都不敢斗。”果然,这只鸡后来每斗必胜。后人称颂涵养高深,态度稳重,大智若愚的人,就用“木鸡养到”来形容。唐代诗人张祜在《送韦正字赴制举》一诗中就曾经写道:“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称颂韦正字品德修养和学识高深。

备受古人推崇的“木鸡”,在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弃如敝帚。浮躁的空气弥漫在各个角落,虚荣的尘土蒙蔽了许多眼睛。在我们的周围,不凡有把一分才能当成十分使、把一分才能当成百分吹的人,他们喜欢招摇过市,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在众人面前显示,以此招揽别人的羡慕与宠爱。他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小聪明与小技能,也惧怕被别人当作傻瓜,才会上演一幕幕引火烧身的悲剧。在报上曾见到一则让人唏嘘的消息,说的是在山东农村有一个爱好虚荣的男青年,在与邻村的青年人一同喝酒时,为了掩盖自己的贫穷,谎说自己的手提包里有五万元现金,结果他的酒友们闻财起意,用一把巨锤将他砸死,但是从他的提包里只找到两元钱而已。由此可见,虚荣心也会招来危难,即使有时一招得逞,或一时得势,但终究是自作聪明,只有没有智慧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没有本事的人,要达到自己的日的,就只能耍小聪明或锋芒毕露,虚张声势。然而,真正的修炼之人是没有虚荣心的。他们不计较人世间的得失,不管吃多大的亏都是乐呵呵的,看其外表,恰似愚人一样;在其心灵深处修炼之人则知法明理,严格要求自己心性的提高,说话做事皆合乎道与义,不自夸其智,不露其才。不妄加评论他人之长短,凡事忍让,不骄不馁,那是一种远远高出世人的处世境界。

智与愚,在现实人生中其深奥处常须久经世事后方能体悟。所谓“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抛弃其消极态度,这些话的确自有洞察事物的智慧包蕴其中。

东汉时,北海王刘睦,好读书,礼贤下士,深得光武帝喜爱。当时,他的手下人到京城去,他召见其问道:“如果皇上问起我来,你将怎么说呢?”

使者说:“大王忠顺孝悌,慈仁善良,敬重贤人,臣敢不如实汇报吗?”

刘睦赶紧说:“吁!你这样说,我就危险了。如果你为我打算的话,只能说我自从继承王位以来,意志衰退,声色是误,狗马是好,这样,我才能免遭祸患。”

刘睦如此,实在是深知隐其锋芒的愚拙之作用。对于皇帝之子,威望越高,皇帝越有戒心。此点,刘睦可谓知之甚深,体验颇多。

对于追求功名、以自我价值确立并得到承认的 代为政者,对这样的话可能会觉逆耳,但剔除时代造成的那些糟粕,而求其精华,其可取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