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00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信奉终身的人生箴言?”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深刻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不喜欢和不愿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依据这个原则,虽然我们还不能判断什么是应该做的,但至少可以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了,所以孔子的这句箴言包括了安身立命的全部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难免有越轨抢道、碰撞争执的时候。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太多的约束。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有些什么特点。一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只涉及到他本人,与其他人或群体无关;

第二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将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第三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将影响到某一群体组织的利益。

对于第一种情况,个人行为的自由是应该得到充分保障的,对于这种行为,他人可以规劝、说服,乃至恳求其改变,但没有理由干涉它或阻止它。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或其他群体时才需对社会负责。不过我们平时属于第一种情况的行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行为是属于后两种情况;在后两种情况下,一个人行为的自由必须以其后果不影响或不危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否则,社会就有权利干涉或中止这个行为。这个道理虽然极其简单,却是人类一切法律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舆论和道德标准的根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说就是恕人,就是推己及人。用孔子的话说,这是可以终身照着去做的实行仁德的方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推己及人,和民间说的以情度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指的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好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果,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一个人怎样决定一件事自已是做还是不做呢?西方人用穷举法为此设立了无数的法律条文。中国人不喜欢被众多的条文所约束,再说不少人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达到记识每了条法律条文的程度。中国人宁可用一种更模糊更简单的方式,凭自己的良心直觉来做出是非的判断与选择。在中国人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不同,糖吃起来人人都觉得甜,风吹上来人人都觉得凉。所以,一个人决定做不做一件事,不需要去问律师或法官的意见,只需问一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所产生的后果我自己觉得如何,如果自己能够接受,那么估计别人也能容忍;如果自己不能容忍,别人肯定也不愿意接受。这就叫以情度情,将心比心。

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形成沟通,达成理解,不是靠逻辑或教条,而是靠感情。将心比心,需要借助于某种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人的感情。中国人常说“通情达理”四个字,一个人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不通情不能达理。一个人孝敬父母,并不是出于什么法律或首先责任,只是他觉得父母从小精心抚养自己,所以现在需要尽力还报;同样一个人讲究信用,也不一定是为了履行合同或诺言,只是他希望别人也能对他讲究信用。中国人之所以显得富有人情味,并非因为中国人懂得深奥的人生哲理,也不是由于中国人熟记多少道德教条,事实上,中国人很少从哲理和教条出发来决定生活的取舍,他们只是简单地以自身的经验来衡量他人的感受,这种做法有时候遇到古怪而不通人性的人或许要碰壁,但好在大多数人都能将心比心、声气相通,甚至肝胆相照,所以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安身立命的艺术运用起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源于人的同情,同情对于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一个人从来不同情别人,至少也会被别人同情过。我们看到孺子将要落井,心中不免一紧,这便是同情;我们看到朋友不幸失恋,心头难免沉重,这也是同情。这里所说的同情并非仅仅是一种怜悯,怜悯是同情的一种,但同情不全是怜悯。在较高层次上说,同情当指把我们自己与别人或物等同起来,使我们也分享他们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同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过去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在什么样的境遇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当我们看到别人处在自己曾经处过,或者凭经验很容易在想像中体验的情境时,我们就开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与他们等同起来,去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是己欲,什么是他欲,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接下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人的同情心乃是一种崇高博大的情怀,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社会里,这种道德意境被概括为“仁”。现代人常常对古人的一个“仁”字迷惑不解。什么是仁呢?其实很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沟通、默契、和谐便是仁。仁者人也,两个人在一起,能够在感情上彼此合二为一,这便是仁。仁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可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人对万物的同情使人产生与天地万物同类的同体的感觉,由此引发以仁爱之心待人待物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人看到孺子入井,肯定会有怵惕恻隐之心,就是因为人心之仁与孺子同体,孺子与他是同类;人看到鸟兽哀鸣就产生不忍之心,也是因为人心之仁与鸟兽同为一体,鸟兽也是有知觉的;人看到草木被摧折,必然有悯恤之心,是因为人心之仁与草木同为一体,草木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人见到瓦石被毁坏,必然有顾惜之心,这是因为人心之仁与瓦石同为一体。于是,人将万物视为一体,将天下看成一家,将中国当成一人。于是,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以及山川、鬼神、鸟兽、草木都是自己亲爱的对象,达到尽仁、尽善、尽性的人生最高境界,这样的人称为大人。《大学》之首所谓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指这种大人的生活之道。

既然有大人,当然就有小人。按中国人的想法,人与人,人与物本来都是同根同脉,同心同德,不分彼此。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躯壳形骸,于是便很容易从身躯上分出个你我他,由此产生种种分隔隘陋的私欲之弊,这样的人就变成了小人。小人自然泯灭了人性中仁爱亲善的灵光,终日围着自己的小圈子打转,为社会所不齿。

有人说,推己及人,“它也是一切道德,特别是公共道德的基础。如果人们心中都只有自己,完全不顾他人,那也就不会有公共道德”。的确,现在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可以说都与缺乏恕人的思想有关。这一点也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普遍适用的,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该普遍遵守的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

有一个企业讨论什么是“文明”的标准,他们的回答是,时时想到他人就是文明。这个回答通俗而又生动地反映了文明的本质。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有了社会生活,就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要求人们自觉遵守这些规范,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而不是妨碍社会生活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人们时时想到他人、恕到社会,这也就是文明的要求。恕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文明的这个最基本的精神。

社会生活愈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愈密切,对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们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会影响,想到社会和他人。在现代世界已经愈来愈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点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好的人缘也就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市思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