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式的情感操纵

对于许多人,自我价值的体现就是建立在对别人的操纵上。他们喜欢操纵别人的行为、情感甚至记忆,用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掌控欲。这样一来,身边的人就成为他们手中的“玩偶”。对于他们来说,强烈的支配欲让他们希望把身边的人变成提线木偶,任自己摆布。这种心理的暗示也是有着复杂的前提条件的。其中,以情感操纵最为常见,因为操纵他人的情感比操纵他们的逻辑思维更容易,也让人更加无法挣脱。

1.看不见的陷阱,走不出的牢笼

在一个小镇上,老裁缝卡尔正戴着老花眼镜仔细地裁剪着一块布料,他的女儿麦琪在给他打下手。镇上人都知道,老裁缝虽然脾气不好,但手艺却没得说,所以大家都愿意照顾他的生意。可是,在他的徒弟艾玛学成出师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艾玛离开裁缝铺后,在附近也开了一家铺子,她温柔谦和的性子,以及细致精巧的手艺,赢得了老顾客们的好感,才开张第一天,就揽到了很多活儿。

其实艾玛也不是要故意抢师傅的生意,小镇才巴掌大的地儿,有钱的顾客也就那么几个。卡尔的日子很快就艰难起来,他把一切的怨恨都归结到艾玛头上,每天在家里诅咒徒弟的忘恩负义。

卡尔的女儿麦琪从小在强势的父亲身边长大,从来不敢忤逆父亲的意思,她见师徒俩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非常难过。她也曾鼓起勇气,问父亲是否可以教她手艺,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没饭吃了。可是,结果就是被父亲用尺子没头没脑地打了一顿:“你个女孩子家学什么手艺,把家务活做好就够了。我看你钉个纽扣都做不好,别痴心妄想了!”麦琪挨了父亲一顿打,只能继续战战兢兢地在父亲身边钉纽扣。

艾玛的服装店开张前一天,麦琪曾小心翼翼地对父亲说:“爸爸,艾玛的店要开了,我们去祝贺一下吧。她是你的徒弟,你脸上也有光彩啊!”卡尔听了,扔下剪刀骂道:“去什么去,要去你去好了,我才不去沾这个光。”麦琪眼眶红了:“爸爸,你别这样。艾玛已经出师了,她既然做得好,我们就该祝福她。”卡尔一下子站起来,把布料狠狠地甩在女儿面前:“那你去祝福她好了。你去了,就再也不用回来了,哼!”说完,他就摔门走了出去。

麦琪心灰意冷,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母亲早逝,自己被乖僻的父亲逼得只会钉纽扣,长期压抑的生活让她得了偏头痛,胸口也常常感到闷痛。自己已经30岁了,父亲总是把求亲的人挡在门口,为的是让她能够做他的保姆、佣人。一来二去,就再也没有人来提亲了。“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麦琪绞着手里的布料,泪如雨下。

等老裁缝卡尔在外面渐渐平复了内心的怒火,踱着步子晃回自家屋子时,发现房间里异常的安静,没有往常锅碗瓢盆的声音。当他走进里屋时,才看到让他心脏骤停的一幕:麦琪上吊自尽了。

在这个家庭悲剧中,卡尔无疑扮演了一个操纵者的角色,他的操纵对象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麦琪。他对麦琪的习惯性贬低,让女儿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压力慢慢地啃噬着麦琪的内心。卡尔使女儿的生活中只有自己,这让她不再自信,也不再善于交流。长此以往,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变化开始发酵,并最终让麦琪无法承受这种似乎无法摆脱的折磨,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

这类现象在当今社会并不乏实例,过度控制子女的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同家长的角色绑在一起。而这种操纵所具有阴险性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孩子的统治是以“情感绑架”的形式出现的。像“这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是为你”“只是因为我太爱你”这一类的话其实都出于一种用意:“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如果你违背了我的意愿,那你就真是个令人失望的孩子!”

2.不做玩偶,做一个独立的人

英国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5岁之前都是被母亲当成女孩来培养的。母亲在生下大儿子,也就是王尔德的哥哥后,特别想要再生一个女儿。为此,她早早地为还未降生的第二个孩子准备好了衣物——全是女孩穿的。然而,王尔德的出生完全打乱了母亲的计划。按理说,这个时候,正常的母亲会扔掉之前准备好的衣服,接受刚出生的孩子是男孩的事实。哪知,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既然生的不是女孩,那么不如干脆把他当女孩培养吧!

在这种性别颠倒的教育之下,长大之后的王尔德,出现了极其明显的同性恋趋向。

不仅如此,王尔德的思想也被母亲操控,那就是长大以后一定要出名。王尔德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有过非常美好的梦想,并且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可惜的是,她最终没有达成目标。这样一来,她就将自己绚丽的梦想留给了自己的后代,并将自己的种种想法植入了王尔德的心理——王尔德从小的口头禅就是:“我以后要出名。”

如果不能一鸣惊人,那么生命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这样的人生理念支撑下,王尔德开始变得十分疯狂,他想尽一切方法进行创作,终于成为人们狂热追捧的作家。不过,这些似乎还不够。为了满足母亲对盛名的渴望,他继续进行颠覆性的创作——他甚至写出了令人震惊的低俗、恶劣的作品。随着创作动机的扭曲,他的生活也陷入一团乱麻。后来,他甚至违反了当时英国的法律,被判入狱。

人格的健全必定建立在自由的思维和意志之上,任何过度的干涉,都会残忍地扼杀一个人作为个体本身的权利。认识自我,认可个体的独立性,是摆脱干扰者的第一步。

《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实现自我觉醒。《玩偶之家》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娜拉的丈夫海尔茂肆意摆布他人的做法,包含了人类强大的控制欲。许多人不仅对控制他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希望改变他人的人格,操纵他人的思想。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义正言辞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是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也是她重获自由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计划、原则,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经历都各有不同,为什么非要为了迎合他人,强迫自己走一条别人认为正确的道路呢?尤其当干扰者是一个年长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师长,你就很难质疑他们。这种强迫式的情感操纵往往是社交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当身边的人试图以各种看似善意的方式干涉你的生活时,不妨问问自己:他们的决定真的符合你的意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