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于事事完美,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曾经有个国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研究机构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飞到了报社。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想看看民众中对于幸福、对于谁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样的答案。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露出自得其乐的微笑;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画上句号的作家。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四种幸福我们每个人都部分地或者全部经历过。当我们遇到这些幸福的时候,我们可曾细细体会过幸福?如果没有,那究竟是世界错了,还是我们自己错了?是什么让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感离我们如此遥远?

根据心理学行为疗法理论,几乎所有惊慌、沮丧和愤怒的情绪,都来自人们把原本理性的希望、期盼和目标,转为绝对不能改变的内在要求和命令。这种要求和命令会让我们希望事情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生,并且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有这样的过分要求,一旦无法满足,失望和烦恼就产生了。

为了达成某种要求和目标,我们通常会费尽心思地控制自己或者他人。比如说,妈妈期待孩子专心做作业,可那个调皮的小男孩一会儿也安静不下来,不是要看电视就是满屋子乱跑,做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妈妈因此非常生气,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于是开始采用威胁、恐吓、**等手段,最后还可能发展成武力控制。

这种由于绝对的内在要求和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而采取的控制手段,在大人看来是有道理作为支撑和依据的。他们说:“难道让孩子好好学习有错吗?”可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孩子就那么固执、不肯听话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孩子感到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是他们不喜欢家长这种让他们“就范”的手段和作风,因为它唤起的是孩子的羞耻感和自卑感,他们总感觉自己是被置于错误或者不够好的一方。

非理性的内在要求和期待不仅仅施加于他人,同样也会强加于自己身上。比如因为期待自己的演讲获得巨大成功,期待得到听众们的好评,结果我们就容易变得十分紧张,以至于上台时无法表达,忘记了要讲的内容。常常有作家因为过分期待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喜欢,结果因为焦虑导致灵感缺失,无从下笔,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好,总是担心写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读者的口味。

一旦人们执着于要求和期待,希望事事都能完美,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就会让冲动、愤怒、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占据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呼吸变得短浅而急促。我们连自己都找不到了,还能做什么,还能收获什么呢?

美国的一份日报《今日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对于真正追求完美的人,一天24个小时远远不够:30分钟进行健身训练;45分钟用于清洁身体;2—4个小时留给家人;一般用45分钟读报;2—4个小时看电视;1—2小时花在交通上;7—10小时用于工作;另外1—2小时用于做家务;50分钟用于**或与伴侣交流;2—3个小时用餐;大约8个小时睡眠。此外,我们还得找时间用于阅读最新的小说、进修充电、听音乐、和朋友聚会……总的说来,根据美国的记者们计算,一天42个小时最为理想。

由此可见,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往往给自己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由于自我期待,他们总是督促自己向最好的成绩努力,然后陷入一种恶性怪圈: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不经历失败,一旦他们自己设定的目标无法实现,就会感觉沮丧。研究结果表明,这类人更容易出现意志消沉、头痛、胃痛、背痛以及患抑郁症。

你可能会说,我并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只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而已。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看你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你对一种观点“完全赞同”,得+2分;如果“很大程度上”表示赞同,得+1分;如果“不置可否”,不得分(0);假如“不太赞同”这种说法,则减去1分(-1);假如这个说法根本不适合你,减2分(-2)。

1.如果我不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就有可能堕落到不求上进的人群中。

2.如果我出了差错,别人可能会降低对我的评价。

3.如果我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一件事,那么着手去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4.如果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就会感到十分不安。

5.如果我全力以赴,我所设想的计划应该都能成功地完成。

6.如果我表现出弱点,就会感到羞耻。

7.我不能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8.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我都不能容忍一般的成绩。

9.如果我没有做成某件事情,或者不能完成一项计划,我就会感到内心过意不去。

10.倘若我因为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自责,这种自我批评有助于我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统计一下,正负分相抵后得出最后分数。分数越高,说明你的完美主义倾向越明显。如果你得到的是10个+2分,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设定的目标,尝试从你目前所处的高压下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