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话题容易被接受

俗话说得好:“一句话可以让人微笑,一句话也能让人暴跳。”同样一个话题,有的人说得十分自然,让对方听了感到亲切和愉悦,所谈之事让人听了比较容易接受。但有的人却好话不会好好说,说出来就让人生气,往往让聊天难以继续下去。

同样的话题,不同的表达产生不同的结果

古时候有一位皇帝,半夜做了一场噩梦,梦见自己的牙齿全部掉光了。万分惊恐之下,他召集两位解梦大师,向他们询问缘由。第一位解梦大师表示:“掉牙寓意着亲人死亡。你的牙齿都掉光了,就代表你身边亲近之人统统死去,最后只剩你一个。”皇帝一听,顿时动了雷霆之怒,叫卫士进来将这个胡说八道的大师拖出去杀头。

第二位解梦大师却说:“陛下英明神武,有苍天庇护,不是凡人所能比的。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皇帝听了喜笑颜开,当场就给这位解梦大师封官晋爵,赏赐无数的金银财宝。

一样的解梦内容,不同的说法,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让一个人命丧黄泉,另一个人平步青云。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方式,而不同的说话方式,往往会给他们的命运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1940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处于欧洲大陆对抗德军最前线的英国已经弹尽粮绝,无钱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些美国人秉承商人思维,要求放弃援英,丝毫不考虑唇亡齿寒的严重事态。为了帮助英国,罗斯福总统起草《租借法》,希望先借钱给英国,让英国用借款从美国购买军事装备。但是,国会在讨论中却分成了两派并互相指责。很多人大肆辱骂放弃援英者目光短浅,却因此触犯众怒而适得其反。因为反对援英的声势十分浩大。

罗斯福总统没有直接对抗这股声浪,他选择了其他方式。在国会会议上,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点中问题的要害:

先生们,我来打个比方吧!我的邻居家着火了,在方圆几里内仅我家有一截水龙带,要是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里。这时,我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亲爱的邻居,这条水龙带我也是花了钱的,你要照价付钱。”邻居忙着救火,兜里没有现钱,我难道还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蔓延吗?我应当不要他15元钱,让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龙带。要是火灭了,水龙带还好好的,那他就会连声道谢,原物奉还。假如他把水龙带弄坏了,答应照赔不误的话,现在,我拿回来的是一条仍可用的浇花园的水龙带,这样也不吃亏。

同样的道理,罗斯福却用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让众人明白了事态的重要性。假如不援助英国,一旦全英沦陷,德国的下一步很可能便是进攻美国。届时,美国的损失就不只是今天给英国的这些援助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桥梁,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语言的表达,必须要考虑环境、对象、时机等因素,根据不同的交流情况,灵活恰当地表达观点。坦率是必要的,但坦率同时也需要包装,要用一种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讲出我们的观点。

在沟通中容易让人接受的,就是让对方感到我们对其所感兴趣的、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事物都有足够的认识。简单地说,对方关心的,正是我们关注的,我们与其感同身受,站在同一立场。想要实现良好的沟通,这是最简单同时又是最重要的策略。

适时而发,也要适人而言

下面这个故事众人皆知,但它说明了一个非常宝贵的道理:“怎么说”比“说什么”要重要100倍。

从前,有一位大乡绅中年得子,全家人都无比幸福。孩子满月时,乡绅大摆宴席,将孩子抱出来给客人看。客人们看着长得白白胖胖的孩子十分喜欢。其中一个说:“看这孩子的头发和眉毛这么好,将来一定是洪福齐天呀!”乡绅听了打心眼里高兴,赶忙一番感谢。另一个说:“这孩子的额头那么饱满,将来肯定要做大官。”乡绅更是喜上眉梢。谁承想一位客人却说:“这孩子肯定会死呀!”当然,他得到了现场所有宾客的痛斥。

其实,前两名客人的话不见得会成真,但第三位客人的话却是大实话。但在孩子满月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样的话,再正确也会引发人们的不满。所以,说话时一定要注重场合和表达的方式,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风餐露宿,十分辛苦。有一日,他们一行人来到小村落,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东西。不料,马却挣脱了缰绳,跑到农田里吃了人家的麦子。当地的一位农夫上前抓住马的缰绳,将这匹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为知名的学生之一,以能言善辩闻名。见此情形,子贡自告奋勇,打算与农夫好好交谈,要回老师的马匹。可是子贡文质彬彬,满口的之乎者也,从王侯将相到天文地理,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费尽了口舌,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因为农夫听不懂,也就听不进去。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学识、才干都远不如子贡。他看到师哥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主动请缨,要求一试。孔子见子贡也没有办法,就让这个新学生过去试一试。

他走到农夫面前,微笑着对农夫说:“我们风餐露宿了多日,想必马也是累到极限了,才不得已吃了您的庄稼。更何况您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水土一样,我们的马怎么可能不吃您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您的牛也会吃掉我们的庄稼呢,您说是不是?我们应该彼此谅解才是。”

道理说得很明白,语气也十分诚恳。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就消释了。于是,他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的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满嘴的之乎者也,说话一点儿也不中听。”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同样的话题,同样的观点,表达时也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方式,要根据不同人的接受方式来表达。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说”。否则,你再怎么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