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于取舍之间

先哲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意思是:你想要得到,必须舍得付出。你仔细想想,你现在的每一项拥有,哪一项不是伴随着舍弃而来的?

一个人如果想得到更大的功名,你必须舍得安逸和享受;如果想得到更多的金钱,就必须舍得付出艰辛和疲劳;想得到婚姻的美满,就必须舍得付出自己迁就和忍让……什么都有成本,无非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失去了为此所必须付出的。这便是“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1989年,腰包比较厚实的尹明善对民营图书业的前景作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已是一眼见底”、“做出版业赚小钱可以,却没有可能做大做强”。他决定退如出版行业,另寻发展途径。

不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人,是很难充分认识到尹明善在1989年主动从图书产业撤退,重新选择创业行当的缘由。改革开放以来,个体资本介入出版业的范围虽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体制上的原因,出版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改革力度与进度,却始终处于速度缓慢与滞后状态。涉足出版与发行的民营企业,仍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的制约,没有一个如同其他产业那样公平竞争的自由成长空间。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改革开放至今近30年来,各行各业中都已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民企巨头,产生了一大批资产达数亿级的富商,唯有书刊发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始终没有能产生出一家可以称之为“巨头”的民营大企业。由此观之,19年前尹明善的退出,是何等具有远见!

尹明善当年的进,源于出版业在一定程度的开放以及他个人对出版业宏观业务的熟悉,是外界形势与个人优势的最佳匹配。而后来的退,源于出版业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制约了有一定资金与有极大创业雄心的他的发展。由此可见,尹明善在出版产业上的一进一退,充分显示了他对于形势的敏锐判断。他在这一进一退中,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主动撤退,是因为自己有了资本去寻找更加宽广的创业舞台,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4年的书商生涯,给他带来了多少回报呢?从他3年后花20万元投资摩托车产业这一点,我们可以估计他至少赚了20万元纯利润(他3年间只做了短暂的香烟生意,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考察上)。1989年的20万元,在当时月薪平均约为200元的重庆绝对是一笔巨款。舍弃一个业务娴熟、经营状况良好、回报丰厚的生意,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但尹明善舍弃得那么决绝,其速度雷厉风行,以至于整整一仓库没有卖掉的存书,被他喊来大卡车直接拉到废品收购站。尹明善拿得起放得下,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磨磨蹭蹭。

废品收购站的老板望着满车的新书,一个劲儿地嘀咕:“真是舍得呀。”还真让这个老板说对了——尹明善真是“舍得”,在大舍之后有大得。

还有一件事情,能说明尹明善是个舍得之人。在退出出版业后,尹明善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投资项目。1991年,他租来别人的执照做了一段时间烟草生意。进入这个行业后,他发现利润虽然非常丰厚,但做法太“黑”,里面充斥着各种见不得阳光的黑幕。他做了一个月,便马上抽身出局。他就这样再次放弃了有丰厚利润的生意。

文化产业也好,烟草行业也好,行行业业终归都需要有人去做。创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只有适合自己与否。如果你发现不适合自己,就要舍得放弃,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在你创业的路上,时时都要存舍得之心。

佛家对于“舍得”,有一番精辟的理解:有舍才有得。蛇在蜕皮中长大,金在沙砾中淘出。“舍得”既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则,也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规则,还是一种创业制胜的规则。舍与得就如同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

人之所以舍不得,归根到底是没有信心掌控未来,因此拼命地想要抓住今天,享有今天,全不顾及明天。你舍不得今天,如何能有明天?你舍不得付出,如何能有收获?你舍不得失去,如何能有得到?《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想要得到太多,终将失去;想要活出精彩,就要懂得轻装上阵,就要懂得舍弃。对于人生,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更大收获。舍得是一种大智慧,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与处世之道。成功永远是对少数人在舍得之后的犒赏。大舍大得,透射出智者豁达的气度。古往今来,得大成而永载史册者莫不深谙此道。

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成功的门环。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