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晕轮效应的迷途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提出。这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者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好的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到人们对他(它)其他方面特征的判断,人们会倾向于认为其他特征也是好的。成语“爱屋及乌”即是描绘这种心理。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四处弥漫扩散,因此人们便将这种心理效应称为“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是指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主观印象。很多企业的商品喜欢找明星代言,就是利用了晕轮效应。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论证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他找来两组学生,告诉他们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两组学生分别观看了同一位老师拍的不同视频,相同的是,这位老师一直操着浓重的外国口音。第一组学生看到的视频中,这位老师态度和蔼,温和地回答了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而第二组学生看到的视频中,这位老师则态度冷漠,以一种近乎冷酷的语气回答了相同的问题。很明显,第一个视频中的老师显得热心教学,关爱

学生;第二个视频中的他则显得无心工作,懒于应付学生。

两组学生看完视频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对于这位老师的外表、口音等方面给出评价。第一组学生大都认为这位老师和蔼可亲,外表很具有吸引力,甚至那浓重的外国口音也很有魅力。而第二组学生对于这位老师的评价,不言而喻。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晕轮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但晕轮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误,不可否认,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晕轮效应的形成,与我们知觉的整体性有关。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我们习惯于用经验来将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如“管中窥豹”,说的便是这种情况。诚然,因为这种以点概面的影响,晕轮效应会使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变得武断,也可能会使我们被初次见面或不熟之人误解。但凡事有弊必有利,如果我们掌握了晕轮效应的原理和特征,适当运用,便可以让晕轮效应为我所用。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呢?

1.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人们常常有“先入为主”的习惯,所以对于素不相识之人的第一印象会较为深刻,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首因效应。而又因为晕轮效应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给初识之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彼此日后的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首次会面时,我们应自然、从容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地利用晕轮效应为我们在别人心中打造出一个美好形象。

2.警惕“投射倾向”

“投射倾向”是指将自己的某些心理特征附加给他人的现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善良的人总是以好的一面去解释他人的行为,而猜疑心重的人常常以恶的角度去揣度他人的心思。也即是说,人们在反映别人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反映着自己。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不断提醒自己在识人时勿受投射倾向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别人在投射倾向的影响下如何看待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灵活机变,与不同的人交际,懂得采取不同的方法。

3.不可死板教条

这里说的死板教条,就是将不同类型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贴标签”,如商人就一定是“老奸巨猾”,男孩就一定是“调皮捣蛋”等。这种归类,很容易造成偏差。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性的,很难一概而论。反之,我们也不可以死板教条地认为自己的“类型”或是某个片刻的举止就一定会让别人为我们贴上恰当的标签。努力展现自己美好且多姿多彩的方面,凡事善始善终,才是社交之道。

4.正视以貌取人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以貌取人的不可取之处,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我们自己能够注意不去以貌取人,但无法阻止或改变他人的内心想法。为了使自己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不受到以貌取人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除了应认真修饰自身的仪表外,还应坦然接受别人的想法,并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对方主动敲碎他心中的“坚冰”。

晕轮效应就像一所迷宫,一旦人们迷失在其中,就很难走出来。初识的人或相交浅薄之人,因为彼此之间的陌生,所以人们在自己心中为对方“塑造”形象时,很容易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处于一种有失偏颇的心理状态。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让我们在别人心中更美好,也可能让别人认为我们十分糟糕。因此,我们只有掌握了晕轮效应的心理特点并合理利用,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春风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