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表达清楚才具有说服力 纠正过错要“点到为止”

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特殊需要,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自己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造成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需“点到而已”。

有一个领导在找下属谈话:“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你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妥。”这儿强调的是局部,而不是全部,口气中带有商量、劝慰的味道。这样的批评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起到促使其正视问题,改正错误的作用。

但如果这样说:“我看你这辈子是不会好了!”“你真是屡教不改啊!”说教可能出于无奈,恨铁不成钢,但对听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宣判,很难让人从心里接受,自然也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因此,在批评人的时候,一定要给他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了,那样会适得其反。

“贬低他人,也就意味着自己渺小”。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缺陷、批评别人。对此,我们最好不予理睬。但是,当别人的错误伤害了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妨碍了事情正常有序的进行时,为促使其改变,就得进行批评了。不过,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

当别人的错误妨碍了我们时,需要促使其改变态度和言行,就得进行批评,但不可过分。当你准备指出别人的过错时,最好能把指责变为商量。

有个叫约瑟芬的食品店店员,在一次运货时因马虎而使食品店损失了两箱果酱。为此,老板对他进行了如下批评:“约瑟芬,你犯了个错。但上帝知道,我犯的许多错误比你还糟。你不可能天生就万事精通,只有在实际的经验中才能不断进步。而且,你比我在这方面强多了,我做过那么多愚蠢的事,所以我不愿批评任何人,但你难道不认为,如果你换一种做法的话,事情能够更好一点吗?”约瑟芬愉快地接受了老板的批评,从此做事认真多了。

食品店老板对店员的批评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把他犯的错误和自己犯过的错误结合到一起,一边批评一边自我批评,让店员感到老板严厉中透着理解,责怪中透着信任,既不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又很容易引发其认同感,让他在坦诚的气氛中接受了批评。

一个管理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批评人。但怎样批评、什么时候批评、批评时语气怎样,都与批评效果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批评别人时,要多替对方考虑,要学会给对方留余地,这样才能够让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

批评之前,要先创造一个尽可能和谐的气氛。做错事的一方,很可能会产生不自主的抵触情绪。即使他表面上接受,内心也不见得赞同。所以,先让他放松下来,然后再开始你的批评,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是却不能明确地说明对的是什么。有人批评别人:“你这样做真是太蠢了!”对方听了这样的话,只会觉得不服和反感。但是如果你在指出对方的失误以后,再谦虚地提出建议,效果就不同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批评的目的在于使被批评者觉悟,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批评人不能把人看死、不能把话说偏。正确的批评方法是,批评时注意把握分寸,措辞严厉但不过头,给被批评者留有改正错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