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脐突出是病吗?

不少小宝宝在哭闹的时候,肚脐处会鼓出一个圆形的肿块,看起来很吓人,很多没有经验的家长就会感到紧张,宝宝这是怎么了?肚脐突出来会不会有危险呢?其实这种现象在婴幼儿中是很常见的,医学上称之为“脐疝”。

“脐疝”的发生与宝宝脐部的生理特点有关。新生儿出生后,和胎盘相连的脐带被结扎、切断,脐带失去了与母体血循环相连的作用而自行脱落,在宝宝腹部中间留下凹陷的肚脐。这里是宝宝的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因为宝宝的脐周腹壁肌肉层比较薄弱,有的宝宝腹壁肌肉在这里留有空隙,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都能使附近的肠子被挤压彭出腹壁以外。通常宝宝咳嗽、打喷嚏、哭闹、腹泻等都能使腹压升高,造成肚脐突出。很多宝宝在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又会返回腹腔,肿块消失。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腹肌慢慢发育完善,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就会消失。脐疝是否需要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大多数发生脐疝的宝宝都不会有特殊情况,突出的部位不会疼痛,也不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在1岁之内通常都能自愈,这类脐疝可以不必处理。如果在1~2岁以上仍有脐疝,且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宝宝,可接受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发炎症状,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效果甚好。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开始脐疝的直径就达到2-3厘米,或者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这时其自然愈合的可能性比较小,需要请医生来处理。

有时会发生紧急情况,如发生疝嵌顿,即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无法用手送回,宝宝出现哭闹、不适,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发生肠缺血坏死。

造成脐疝的原因通常是腹压升高,由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多为良性,但有时一些疾病也会引起腹压升高,如腹腔肿瘤、肝脾肿大、肠道后段阻塞造成的肿胀等,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还有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先天性代谢异常、染色体疾病等,也会引起脐疝。当发现宝宝在有脐疝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疾病症状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检查,以免贻误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