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起“尾巴”低调做人

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段电视节目人物专访,是访问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的,其中说到了做人态度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对女儿的教导是“夹起尾巴做人”。没有读过毛泽东作品的人,咋听到“夹起尾巴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夹起尾巴”本是猴子的王国法则,猴子为王时,尾巴总是翘着的,但是被新猴王打败后,只能象其他猴子一样,夹起尾巴来。毛泽东把它引申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他以此来教导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中正和平,不要张狂,任何情况下都要不丢本色,也就是务必不骄不躁,务必谦虚谨慎。

据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写的回忆录讲,当年很多跟随主席多年的警卫,工作人员,要调离分手的时候,主席都会千叮咛万嘱咐,最后都会强调一点,不管到哪里和谁一起工作,都要夹起尾巴做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因为在主席身边工作过就狐假虎威胡作非为,而是要像狗害怕时夹起尾巴一样,为人处世低调一点,注意维护中央和主席的形象。

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忽略了“夹起尾巴做人”的重要性,很多人甚至于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翘起尾巴来做人,把翘着尾巴看作是自信的代名词。卓有成就的人自豪的翘着尾巴,小有成就的人自以为是的翘着尾巴,没有成就的人自尊地翘着尾巴。所以,满大街都是趾高气昂翘着尾巴走路的人,偶尔见到一个夹着尾巴的,就像看到了丧家犬,似乎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诚然,自信是健康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失去自信。然而,当你尾巴翘起来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跨越了自信的范畴了,那是自傲的地盘。很多时候,也许仅仅一步之遥,事物的性质却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你意识不到,因为自信与自傲之间并没有坚不可摧的樊篱。

我打一个比方,一个人在社会上,是飞扬跋扈好,还是夹起尾巴做人好?当然是夹起尾巴做人好。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张牙舞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谦虚待人,尊重他人的利益,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欢,从而获得好人脉。

记得笔者刚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前辈便语重心长地教导笔者道“:要夹起尾巴做人。”当时,笔者很不理解:自己刚刚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正欲放开手脚大干一番,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怎么能夹起尾巴呢?

其实,夹起尾巴做人与施展自己的才干抱负并不矛盾。应该看到,一个单位的人事关系是极端复杂的,人人都有其自私或不便示人的一面,因此,初入单位的青年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将自己的真正想法和动机隐藏起来,这样才能免遭同事的嫉妒和指责,人们常说的“韬光养晦”就是这个意思。夹起尾巴做人,是一层抵御外来侵害的保护色。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在社会中,不愿夹起尾巴做人而锋芒毕露者,最终的结局往往不是因其锋芒毕露走上成功,而是因屡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以致最后被逐渐地磨去了锋芒。在我们周围,这方面的悲剧实在不少!

夹起尾巴做人,不仅仅是尊重他人,也包括要有爱心,欢乐与收获与人分享。即使你凭一己之力得来的成果,也不可独占功劳。让那些属于同一部门,曾经协助过你的同事一起来分享这份荣耀吧!别担心你所扮演的角色会被人遗忘,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在上司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卖弄、夸耀,反而会落得邀功之嫌。相反地,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同事分享功劳,一方面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上司也会认为你很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而给予你更高的评价。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写作的时候,不能瞻前顾后、怕这怕那的。应该是:提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要有一股霸气,统治一切,驾驭一切;放下笔来,老子天下第末,夹起尾巴做人。为人谦虚一些,人家的感情才会像水一样流向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袁隆平是一位赢得了世界尊重和敬仰的科学巨匠,一颗在科学的天空中闪烁出耀眼、迷人光芒的科学巨星,一位被世人所称道和无比尊敬的科学家,却能够在几十年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夹着尾巴做人"。他曾在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时,大方回应有关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袁院士还说,“现在国际上给我的奖励是14个,在农业科学领域可能是最多的了吧。但是我并不以此为骄傲,还要夹着尾巴做人"。

袁隆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却从不居功骄傲,趾高气昂。在常人看来,袁隆平功成名就,一个人想追求的东西他都有了。可是他却始终虚怀若谷,把事业看得比天大,把荣誉和金钱看得比针头小。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兢兢业业、而且经常在田间地头一身汗、两腿泥,努力着、奋斗着,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

不少人在事业未成的时候,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能卧薪尝胆,但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而社会价值超千亿元身价的袁隆平,功成名就后,依然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人谦虚,踏实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连平时和同事、邻里也打麻将,输了也和大家一样钻桌子,绝不赖账。这种“温、良、恭、谦、让”

的传统美德和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