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海上迷雾

时序进入深冬,福安的天气有些寒意,但垂拱殿的氛围却异常热烈。

张世杰:“元兵已经进到建宁府邵武军。”

杨太后:“这些天各地传来的都是丢城失地的消息,有没有一些好的消息呢?”

陈宜中:“现在,福安已是从东、北、西三面都受到元军的进逼,与当初临安失陷前的情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者,临安之危,有元军元帅伯颜和阿术亲自率军,而今福安之危,则是来自那些曾受宋室皇恩的降元将领。”

杨亮节:“这些人平日里都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一到关键时候,便都只考虑自己的生死和利益,哪有什么君臣之义。”

江万载:“事至如此,还是要想些办法才好。我也得到消息,文天祥大人那里,他刚一离开南剑州,负责守南剑州的王积翁便密派心腹到元军中向阿里海牙投降了。”

陈宜中:“南剑州为江西进入福建之门户,这样看来,福安已处危险之中。”

杨太后:“文天祥现在何处?”

江万载:“文天祥驻守汀州,目前也是四面受敌,情况非常危急!”

杨太后:“陈丞相,文天祥那里既然有困难,能否派一支军队前去支援他呢?”

陈宜中:“现在,只有江万载统率的禁军在福安,可供朝廷调动,其余各地守将都只得靠自己的力量防守。”

杨亮节:“江都指挥使统领的禁军不能离开福安,当初太皇太后托付江大人时就已向江大人交代,他的职责就是保卫皇上与卫王。”

江万载:“福安的禁军不能外调,这是护卫皇上的根本力量。如果将禁军派往他处,福安的防卫必然需要当地将领承担,这恐怕会有意外状况。”

福安知府王刚中一听,身上直冒冷汗,他也不得不直言道:“福安府原有防卫量力有的已经外调,现在城内主要还是要依靠禁军才能有效护卫朝廷。”

陈宜中:“我并非要派禁军离开福安,主要是说明当前的情况。”

江万载:“看来福安也不是久留之地。”

陈宜中:“在临安时,面对元军压境,我们多次策划离开临安,建行在于海上,因太皇太后自知年事已高,孝恭皇帝幼弱,不愿漂泊海隅,最后落入元军之手。以今之计,我们面临的局势似与临安同,大家还是要商议一个稳妥之计,从低目标看,要让皇上与卫王的安全得到保证,延续大宋血脉,从高目标看,要收复旧河山,重振大宋雄风。”

杨太后:“以今之计,还是要以苍生为念,不要让那元军残害我大宋臣民。”

大家都听得出来,这是在提醒诸大臣,那些远近目标已不重要,安全才是硬道理。

陈宜中:“现在唯一安全者,只有海上一途。”

杨太后:“大海茫茫,这么多人马,没有陆上根据,能漂多久?”

张世杰:“我顺长江而下,临安失陷便到定海,经温州到福安,对海道还算熟悉,现在,我们在福安海边已积聚海船数千,可容十余万人。如果我们在福安不走,大家有可能再次陷入与临安类似的情况,三宫北迁已是深刻教训,我们不应再让临安的悲剧重演!如果大家趁现在元军尚未逼临福安,主动乘船出海,虽然说是海天茫茫,但进可以在沿海其他地方找一重镇登陆,再建根据地,退则可以落脚海岛之上,皇上及卫王也不会落入元军之手。”

话说到这份上,其他人也都无人再言语,大家都在等陈宜中表态。

陈宜中看了一眼全场,特别点名陆秀夫:“陆大人有何高见?”

陆秀夫:“我以为张世杰张大人所言甚是,如果在福安坐等元军围过来,还不如我们早点主动撤往海上,不给元军可乘之机。”

陈宜中:“张枢密所言,正是我之所想。”

于是,由张世杰、江万载、杨亮节三人负责,除了原来从温州及沿途带来的船外,再从福安当地征集了许多海船。

整个福安行在君臣及各路人马,包括随行家属,总共17万余人离开福安府,顺海道往泉州进发。

当时的军队有三种,一是官军,是主力;

二是民兵,即各地豪杰自行组织前来勤王的人马;

另外还有一支淮军,是从两淮地区逃到福安的那些不愿降元的队伍。

张世杰率领头阵在前面开路,陈宜中、杨亮节、俞如圭、陆秀夫等伴皇帝、卫王、杨太后、俞太妃在中阵,江万载在后阵压阵。

这次撤离福安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幸运的大撤退。

宋朝十余万人马刚刚出海不久,元军将领张弘范率领一支元军水师从温州那边赶过来,这支元军队伍气势正盛,带着在浙江攻城掠地的高涨士气,有着直捣福安的凌厉攻势。

宋朝君臣的船队刚刚离开福安近海,张弘范率领的元军船队便接近了福安海面。

也不知什么原因,虽是冬天,那天海面竟然笼着浓雾,元军并没有侦知在其前方不远处有一支浩浩****的宋军队伍,护卫着宋室君臣,正离福安而去。

元军只要快行一天,便有可能会在福安府的海港与宋军遭遇,那样的话,福州历史上将会留下怎样的一场海战史话呢?

更为庆幸的是,关于福建守将与元军互通款曲的消息,在陈宜中、张世杰、江万载策划逃离福安不久,全部得到证实。

王积翁降元之后,即率兵从南剑州追到福安,甚至想以在福安的宋室君臣作为向元军请功的本钱,宋军船队一出海,王积翁就进到福安府,把福安府的知府王刚中也说服降元了,元军主力攻到福安时,王积翁和王刚中作为内应,里应外合,顺利占领了福安。

宋室君臣的船队离开福安外海,海上一片浓雾,当时有人提议缓行,或者暂时回到福安港去,待雾散之后,海上视线好些再行。

坐在皇帝赵昰的主船上,陈宜中与诸大臣一直没有停歇,为何去何从而寻找计策。

杨亮节:“海上如此大雾,这么大的船阵行进多有不便,皇上和卫王皆年幼,经不起海上漂**,或者可以考虑暂回福安港安歇,待雾散后出行,可好!”

陆秀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南剑州到福安并不远,如果王积翁率骑兵到福安,很快就会到达,难道要让我们回去做王积翁送给元军的礼物吗?再说,王刚中也不是一个可靠之人,他与我们这些从临安过来的人不同,我甚至在平素与他聊天时还感觉到,他对我们在福安建立新朝有很多担忧,觉得是我们把元兵引到这里来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离开福安是对的,如果回去,那就是自投罗网。”

陈宜中:“一般来说,冬天是很少在海上起雾的,我也感到很奇怪,我们动身时天气尚好,怎么一出到外海就起了这么大的雾呢?”

陆秀夫:“要不要把张世杰和江万载两位叫来一起商议商议?”

陈宜中:“张世杰虽是北方人,但他一路南来,这两年多经水战,对海上之事可能比我们还熟悉,如果能行,他会在前面开好道,如果行不了,他自己会来这里找我们的。”

果然如陈宜中所言,虽然海雾很重,但张世杰和江万载这两位熟习水战的将领并未停止前进,而是借着海雾,一前一后,把船队顺利带离福安,向西进发。

陈宜中吸取当年元军围临安的教训,这次强力主导了撤离福建的行动,可以说,这次大撤退是成功的。

船队顺海岸西行,很快到了泉州海面。

陈宜中把前阵的张世杰和后阵的江万载叫到赵昰所在的大船,大家一起商讨是否应在泉州登岸的问题。

杨亮节首先开口:“当初太皇太后封二王,益王出镇福建,驻地为福州,广王出镇广东,驻地为泉州,现在福州已失,只有这泉州,还在我大宋手中。”

江万载:“只是这泉州地处偏远,现在各地元军都往福建这边赶来,泉州守将不会不知,在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们还是要对当地守将有一个更切实的了解,方能上岸。”

陈宜中:“江都指挥所言甚是,我们这么多人,一旦上岸,就要有稳固的基地,泉州虽也算是闽中重镇,但与福安相比,更不好守。”

陆秀夫:“泉州向来海舶繁盛,为商港,人事复杂,尤其那守将蒲寿庚,曾为市舶提举,擅海上贸易之利,久染商人之习,是一个重利轻义之人,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家正议论着,忽报事官来到船上:“报,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见!”

张世杰:“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既然自己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

杨太后:“丞相意下如何?”

陈宜中:“他自己来了,那就请他进来面君也无妨。”

杨太后:“宣蒲寿庚见驾。”

蒲寿庚(1205-1290年),又称蒲受畊,号海云,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咸淳十年(1274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宬为保护家族的巨大利益,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助官宪击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统领海防,权力很大。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元军善于陆战而短于海战,闻蒲寿庚老于海事,拥海舶至多,若能招得蒲寿庚,既能削弱残宋的海上力量,又能借蒲氏之力以给宋毁灭性打击。元军攻临安之前,统帅伯颜派遣不伯、周青招抚蒲寿庚、蒲寿宬兄弟未果。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他们冀得蒲寿庚之助,以继续在闽、广沿海地区坚持抗元,因此任命蒲寿庚为闽广招抚使,兼“主市舶”,赋予更大的权力。显赫的权力与雄厚的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蒲寿庚虽然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但精神状态很好,一副长者样子,进到船上,对着坐在正中位的皇帝赵昰便拜:“臣闽广招抚使蒲寿庚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太后:“蒲爱卿平身!”

蒲寿庚起身,与陈宜中、张世杰、江万载、陆秀夫、杨亮节一一拱手相见。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太平兴国三年(978),宋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纳入宋朝版图。

蒲寿庚:“泉州虽然地处海隅,但为闽广重镇,望皇上率群臣上岸驻跸,以图复兴。”

蒲寿庚一上船即主动请求皇帝上岸,这引起了陈宜中的警觉,杨太后做事向来谨慎,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她表态的时候,没有出声,想先听听诸大臣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