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 《史记》——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1

从现在开始,笔者与读者共同分享一个话题——评说司马迁其人及《史记》其书。本书分十三个专题来评说,总题“十三堂史记通识课”。第一堂,先评说《史记》这本书的价值。

问:《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答: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前文“引言”,已做了粗陈大意的阐释,这一堂课展开具体的评说。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它既是史学,又是文学,帝王称本纪,人臣称列传,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记叙历史事件,合称纪传体。《史记》内容极丰富,它是一部融史学、文学、哲学于一体的旷世大典。依据《史记》的历史价值与功效、创作宗旨、记载内容等角度,可以说《史记》是一部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人伦道德教科书、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我们用四句话来概括《史记》的价值: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国学之根柢,资治之宝典。分说于次。

一、史家之绝唱

“史家之绝唱”是一句诗意的赞颂,换作叙述语言,就是司马迁对中国史学的贡献,达到了无人企及的境界。《苏联大百科全书》称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之父”。《史记》的问世,对中国史学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对中国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司马迁对中国史学的贡献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奠定了中国史学的独立地位

中国史学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史官,但这些史官只是记载商王的言行,并负责占卜工作,类似宗教职员。周代继承这一传统,到春秋、战国时代,史籍产生,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的说法。即《尚书》是“左史记言”的典范著作,《春秋》是“右史记事”的典范著作。列国史官形成的著作有晋之《乘》、郑之《志》、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等,均属记言、记事的性质,很少有历史过程的记述与研究。《逸周书》《左传》《国语》《周礼》《仪礼》《世本》《竹书纪年》《战国策》等,也属史籍,其特点多为资料汇编,或修订、解释历史文献。一般成于众手,作者多为史官或者士大夫。成书既非一时一人,因此无法保证严格的体例。因此,先秦史籍成为后世多种史体的源头,故唐代刘知几总结唐以前史体流派有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先秦史籍占了四家。有比较严格义例的是《春秋》家和《左传》家,代表的是编年体。中国古代史籍的三大体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最早产生的是编年体。先秦史籍内容庞杂,文字疏简,记事粗略,史实中杂有神话、传说、寓言,又多有后人的增饰,真伪并存,而且先秦史籍没有系统、全面地记载人类的社会活动,只是反映了片段历史,没有独立成为史书,也没有独立的史家概念。殷商是中国史学的萌芽时期,春秋、战国、秦是中国史学的童年,史籍只是经部的附属。

《史记》的问世,改变了这一状况。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创作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三千多年的通史,不仅把历史撰述从一个狭小的天地引向了广阔无垠的大千世界,而且以人为主体,建立了崭新的历史观认识体系,这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与先秦史籍比较,是由量变发生了质变,《史记》是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它结束了中国史学的童年而走向成熟。由于《史记》的影响和带动,司马迁之后,史籍蓬勃发展,两汉以后,史籍独立成部,蔚为大观。东晋李充著《四部书目》,史籍已在四部目录中部居第二。

(二)规范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司马迁著《史记》,在史学研究对象上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人本位,即以人为中心。《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是人传;表是人谱;书是人事、人传。此后历代修史便都遵循人本位的“祖制”。

司马迁规范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提出了许多首创的范例。如果把司马迁的创新加以具体的罗列,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十个主要的方面:

(1)首创纪传体,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序列;

(2)首创贯通古今的通史,建立了历史发展断限理论的年代学;

(3)首创“太史公曰”的史论形式,提出了系统的史学理论;

(4)首创经济史传,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意识到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历史起决定的作用;

(5)首创军事史传,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的战争理论,叙述了战史内容;

(6)首创学术史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7)首创民族史传,提出了民族一统的思想;

(8)首创各色人物的类传,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9)首创语译古文,使艰深古奥的语言通俗化;

(10)首创历史文学,把历史人物的实录塑造成典型形象。

其他还可以罗列一些,如首创礼、乐、历、星等各种专题的文化史传,扩大了历史记叙的范围;首创《大宛列传》,载述外国史事等等。

(三)创立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司马迁怎样写历史,即司马迁编纂史学成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其二,详变略渐。其三,熔铸改写。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这八个字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方法论。司马迁用这八个字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整个历史长河是一个不断兴衰发展的连续系列。“原始察终”,就是追原其始,察究其终。一个历史事件,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把握历史大势,从历史的全过程来看它的原因、经过、发展和结果。“见盛观衰”,是把握与观察的一个方法,就是在兴旺的时候,要看到它转化的起点。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历史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变,是历史的永恒主题。所以司马迁写历史,最高原则与目的就是“通古今之变”。

“详变略渐”,是把握古今的一个原则,又是“详今略古”的一个特例。司马迁对古今关系,基本原则是详今略古,在详今略古的前提下,又“详变略渐”,即详变革之世而略升平之世。《史记》述史三千年,共一百三十篇,百年汉史篇幅过半,有六十二个专篇,兼及其他十三篇,共七十五篇。而五帝三代近两千年,只有五帝、夏、殷、周四篇本纪,三代、十二诸侯两篇年表,共六篇。详今略古还贯穿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为何详今略古?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愈古史料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即离今世愈近的历史愈有借鉴价值,这也是详今略古最主要的原因。推广这一原则,愈是变革的历史,愈有借鉴的价值,所以“详变略渐”,成为处理古今关系最重要的原则。

综观《史记》全书,特详四个段落的历史。一为西周建国史;二为战国之世的变革历史;三为秦汉之际的剧变历史;四为武帝建元、元封之间的变革历史。这四段变革历史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年,只占三千年历史的十分之一,而叙述的内容,占全书五十二万字的百分之八十,即四十余万字。秦汉之际八年,建元、元封之间三十年,合计不到四十年,而叙述的篇目涉及四十四篇,占三分之一,篇幅字数亦约三分之一。

熔铸改写,司马迁称为“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即现代文学上称的再创作。尤其是写古代史,资料贫乏,司马迁不得不点滴搜求,零散积累。司马迁写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全篇只有三千多字,今可按核的资料来自十余种书,有《尚书》《五帝德》《帝系姓》《国语》《左传》《世本》《庄子》《孟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材料不仅零散,而且风格不统一,各种资料有很大的时间跨度,语言不一,甚或事实抵牾。司马迁把杂乱无章的历史资料,熔铸改写成了可资阅读的历史学著作,其创造精神和方法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四)树立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历史观

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主体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其一,大一统历史观。其二,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其三,朴素的唯物历史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只说两个例证,以见其进步性。第一,《史记》开篇《五帝本纪》塑造了人文始祖黄帝,说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史记》全书所写列国世家、周边民族、人物列传,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子孙。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毫无疑义,应归功于司马迁的创造。中华民族共认一个祖先,最能唤起同血缘、同地域、同文化的民族亲情,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黄帝子孙,这一民族大一统观念,数千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和进步而斗争。“黄帝子孙”至今仍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具有无限的号召力。第二,司马迁述史虽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但有两个显著的进步观点,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后世史家不能望其项背。其一,司马迁认为任何一个成功的统治者都不能自以为是,而是必须广泛集中百官群臣的智慧。他说:“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匈奴列传》)其二,司马迁认为,民心向背,对一个国家的兴亡起决定作用。“民为邦本”,是儒家宣扬的观点;而司马迁的贡献,是生动地描绘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秦朝之亡,是由于陈涉发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这是楚亡汉兴的根本原因。孝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孝文本纪》)。汉武帝专事残酷,郡县相聚而叛,“大郡至数千人”,阻山川,抗朝命,“无可奈何”(《酷吏列传》)。汉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下轮台罪己之诏,封田千秋为富民侯,改弦更张,西汉才转危为安,出现了昭宣中兴。这是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替司马迁续写的一章。《史记》中的许多进步观点也影响了班固。

二、无韵之离骚

此指《史记》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也就是司马迁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语言巨匠;其二,散文大家;其三,创立传记文学;其四,创立了实录史事的写人艺术。

(一)语言巨匠

语言与情节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元素。语言巨匠,就是文学大家。《史记》语言之优美,不仅独步当时,而且为后世人所不可企及。《史记》中,短句一个字,长句四五十字,当代汉语中的各种复杂句型,《史记》全有。《史记》语言生动、流畅,而又雄健峻洁,婉曲细微,形成独特的风格。《史记》创造了个性化的语言,如《秦始皇本纪》写始皇统一中国,群臣议上尊号,上奏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始皇批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这去“泰”著“皇”,一字一顿,凛凛然一派金口玉言,拍板定案不容置喙的至尊语气,极为传神。

(二)散文大家

汉代文章两司马,是指司马迁与司马相如,这是文史大家班固的评论。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语中评论说:“文章则司马迁、相如。”班固推崇《史记》散文之优美,与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比肩,足见司马迁是一代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掀起的古文运动,就是以司马迁为旗帜,把《史记》树为追慕学习的典范。韩愈论《史记》雄健,柳宗元论《史记》峻洁,韩柳并师法《史记》作文。《史记》文章为汉代散文典范,从此确立。明清人评点《史记》,对其文章艺术美的研究,挖掘更深,尤以清桐城派的评点,成绩最大。方苞用“义法”论《史记》,已经明确地触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认识。方苞说的“义”就是“言有物”,即文章的内容;“法”就是“言有序”,即文章的表现形式。“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才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好文章。桐城派另一大家刘大櫆,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史记》散文的艺术美,指出《史记》文法有“大”“远”“疏”“变”四大特点。桐城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林纾,对《史记》散文艺术美的研究卓有成绩。他撰写的《春觉斋论文》,对《史记》文章情韵之美,以及运用虚字和结尾艺术做了不少具体分析,发前人所未发。

(三)创立传记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标立“史传”专题,明确地把《史记》人物传记包括在文学范围之内。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评价《史记》的文学性,文章结构转折波澜,细节描写具有小说因素。最早把《史记》与小说相提并论的是明嘉靖年间人李开先。他在《词谑》一书中说:“《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李开先把《水浒传》的情节安排和文章技巧与《史记》的文章技巧联系起来。到明末清初,金圣叹径直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并称为“六才子书”。金圣叹在《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中多次赞扬司马迁的文笔。尤其是《史记》与小说的关系,金圣叹有深刻的认识。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这些评论指出:中国的写人艺术,就是从司马迁创立史传文学开始的。所以中国传统小说,人物塑造带史传特点,以故事情节取胜,其实就是师法司马迁。

(四)创立了实录史事的写人艺术

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的实录历史人物典型化的艺术方法,即写人艺术是重要的文学遗产,影响中国历史深远。举其大要,略说以下五方面。

其一,选择人物,剪接材料。对于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周公、孔子等历史伟人,这些人物本身就充满传奇,但如何选择他们一生中的事迹是一门学问,也是历史家的识见,这就是剪接材料。更主要的是选择哪些平凡人物,不只是剪接材料,而且要选择人物。刺客、游侠、医卜、日者等社会下层人物,司马迁选择典型的人物与事例,一一作传,脍炙人口,堪称奇绝。

其二,两两对照,烘托人物。两两对照,排比见义,形象鲜明。在篇目排列上,司马迁有意识地在时代顺序中进行穿插,连类相及。在本纪中,刘、项两纪对照;在世家中,赵、魏、韩、田四家对照,因三家分晋与田氏篡齐为同一类诸侯;在列传中,苏秦、张仪对照,战国四公子四传对照,以上是相邻篇传的对照。合传、类传人物更明显地在一传中构成强烈对照。如《管晏列传》,管仲与晏婴,一奢一俭相对照,又是知人与不知人相对比。《平津侯主父列传》,廉吏与贪吏之对比:公孙弘廉,善终;主父偃贪,族灭。《循吏》与《酷吏》两类对比,突出抚民与虐民两种治民态度,形象鲜明。以上各种类型的对照,构成了司马迁塑造历史人物独具的互相映衬的特色。

其三,运用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互见法就是详此略彼,互文相足。对于人物塑造,就是“本传讳之,他传发之”。例如项羽,在本传中选用典型的正面材料塑造英雄形象,而他的负面材料,特别是残暴滥杀,就在《黥布列传》中揭出。又如《魏公子列传》,司马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个礼贤下士坚持正义的政治家形象,魏公子急人之难,形象高大,可以说是一个完人。但是,在《范雎列传》中却补述了魏公子畏秦不接纳魏齐的虚饰情态,受到了侯嬴的批评,而本传却只字不提。

其四,人物事迹情节故事化,引人入胜。《史记》重要人物的传记,大都按时间顺序,包举一生行事。开头写姓名、乡里、家世、生辰,结尾写其死,人物一生言行构成首尾完备的故事。《项羽本纪》写一个盖世英雄如暴风雨般兴亡的故事,《高祖本纪》写一个布衣登基的故事,《李将军列传》写一个怀才不遇难封侯的故事。而且人物一生言行的情节发展可以分解为一连串故事。例如《李将军列传》重点记述追杀匈奴射雕者、佯死脱险、斩霸陵尉、右北平射虎没镞、破左贤王之国、不对簿自刎等六个故事连接,展现他一生“数奇”、怀才不遇的大故事,是《史记》人物中最精彩的篇章,也是故事性最强的名篇。《刺客列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每一个人物传记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管晏列传》,只是摘取人物的生活片段也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魏公子列传》主要写信陵君虚左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游等故事,特别是他救赵抗秦的大事件,也化成了一个窃符救赵的故事。历史人物的事迹不能虚构,但通过选择、剪裁、提炼、集中、布局等各种手法进行故事化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人物情节故事化是司马迁创作写历史人物典型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唐代传奇小说,中国明清小说,乃至蒲松龄的《聊斋》,所写人物均带史传色彩,中国人喜听故事,至今仍爱纪实小说,可以说就是受《史记》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可以把《史记》当小说读。

其五,熔铸鲜明的爱憎情感以感染读者。中国传统史学家主张历史家写人物、事件,不能夹带个人的爱憎情感,保持客观公正。司马迁恰恰相反,他常常悲壮抒怀,感动读者两千年。司马迁把自己鲜明的情感熔铸在人物描写中,引起共鸣,从而增强了读者对人物的想象,引发深思。司马迁褒贬人物的爱憎情感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是因为他同情被压迫人民,反对暴力统治,颂扬正义,诅咒罪恶,与古代人民情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司马迁的少年时期生活在农村,又二十壮游,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社会,故而在《史记》中不仅写了帝王将相,也写了众多的小人物。刺客、游侠、俳优、工商、医卜等中下层人物,在统治阶级眼里是没有地位的市井小民,但在司马迁笔下,他们有着优秀的品德、卓越的见识和一技之长,受到了热情的歌颂和肯定。一些附传人物,如《平原君列传》中的毛遂、邯郸传舍子李同,《魏公子列传》中的看城门人侯生、市井卖肉的朱亥、博徒毛公、开酒店的薛公,这些人物具有傲视权贵的高尚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尤其有助人于危难的牺牲精神。司马迁以饱满的笔墨刻画了他们的光彩形象。反之,对暴君污吏则尽情地鞭挞和揭露。《酷吏列传》刻画酷吏们枉法害众的残虐形象,面目可憎。司马迁对昏聩的赵王迁自毁长城,杀害抗秦名将李牧,愤怒地拍案而起,使用了骂人的语言说:“赵王迁,其母倡也。”原来赵王迁的妈就不是一个好人。总之,司马迁对美好事物,崇高人格,无比热爱,无比赞赏;对腐朽事物,邪恶人物无比愤怒,无比痛恨。正因为他爱得深,所以他恨得切。在他的笔端纸上、字里行间不期而然地翻滚激**着感情的波涛,带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往往留下神来之笔,增强历史人物的文学性,这就是《史记》人物能感动人震撼人的根本原因。

司马迁的写人手法还有许多,如场面描写,制造氛围;遥情想象,补充细节;轶事传神,以小喻大;赋予深沉的人情味描写,感染读者;运用通俗化和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人物形象等等,限于篇幅,不具体展开。

司马迁实录历史人物加以典型化有着崇高的目的,其用意是让历史通俗化,普及于大众,以史为鉴,“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使社会各色人物都能照照镜子。读史有共鸣,读史如读文学,所以把史学、文学两者高度统一起来。司马迁写人艺术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他有厚重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他有进步的历史观,有崇高的理想,敢于创新。司马迁塑造历史人物的创新精神和取得的成就,达到了传记文学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三、国学之根柢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之树生命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具有无比的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人的一部国学根柢书。具体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浓缩;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史记》为人伦立则,是一部人伦道德教科书。

(一)《史记》是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浓缩

《史记》沉淀中国古代三千年文明历史,其文化之根深深扎入社会历史中,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叫作“接地气”,这是《史记》成为国学根柢书最基本的要义。下面分四个层次来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中国史籍,在《史记》之前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竹书纪年》《楚汉春秋》等史书,但所记载的历史史事范围狭窄,内容简单,历史被看成是统治者个人的活动,因而缺乏广泛的社会意义,且诸史均只记叙相应时代的史事,没有一部是贯通古今的历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创作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三千年的通史,这是前无古人的,而且以人为主体,展现人生百态,建立了崭新的历史观认知体系。

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大规模文献整理

《史记》取材广泛,“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这正是奠定了《史记》作为“百科全书”的基础。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是文献运用的最高形式,也必然是发挥历史文献功能的最好手段,非通才大家不能为。司马迁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成为后代史家的典范,所以《史记》成为各科学习的根柢书。

3.司马迁第一次记叙周边各民族,主张华夏各民族是一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但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却一再宣扬“夷夏之辨”,以中原华夏民族为冠带之国,贬称周边各民族为夷狄之邦,以区分种族贵贱。与司马迁同时代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纲常伦理学说,也被推广到民族关系上来。董仲舒认为,诸侯不能与天子平等,大夷小夷不能与华夏族平等,甚至各民族之间小夷也不能与大夷平等,说什么“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而司马迁却在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代,不仅在《史记》中为百家学说留一地位,而且首创各民族史传,计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五篇。司马迁将东西南北各民族均视为天子臣民,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都是黄帝子孙,其实就是主张华夏各民族是一家。司马迁说匈奴是夏桀之后,句吴与中国之虞为兄弟,越王句践为禹之后,楚是颛顼之后,其苗裔为滇王。这些话头,把记述各民族的列传与各人物列传等列并编,表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表达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走向统一这一主题。东越反秦佐汉,参与中原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司马迁特别加以记载,表现了他承认周边各民族有同等“革命”和参与中原事务的权利。这一思想在当时是独步史坛的。

4.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哲学

中华民族认同大一统。中华民族历经夏商周到秦汉已基本形成,并突破中原的界限而实现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历史过程为古代思想家所捕捉,经过孔子、董仲舒,到司马迁首次作了完整的构建。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象征历史从统一到一统的发展,就是突出大一统的历史观。在司马迁笔下,从黄帝到秦皇、汉武的大一统,象征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象征着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民族互相融合,远方殊俗日益统一,这就是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的内容。《史记》开卷为《五帝本纪》,塑造了人文始祖黄帝统一部落、草创国家的生动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三皇五帝的传说是华夏文化多元民族融合的反映。三皇五帝以伏羲、炎帝、黄帝为代表,最尊为黄帝,归功于司马迁的塑造。只要提起伏羲、炎帝、黄帝,就能唤起全体中华儿女的**,追念先祖,认同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奋而思进,不畏艰难险阻,贡献一份儿女情,做出个人的贡献。

“天无二日,人无二王”是大一统历史观的核心,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已然化成了中华文明的血液,流淌在黄帝子孙的血管里。“台独”分裂分子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为他们背离了传统民族共同心理的文化观念,是黄帝的不肖子孙。海峡两岸人民共认一个中国,因为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