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唐的双标

如《唐律疏议·卫禁律》即规定:非因公出差不得出境,若大胆翻越国境,处二年徒刑;期间与外人交易,罪加一等;交易涉及兵器,绞刑;与外国人通婚,流放二千里。

那唐朝本国人实际上等于是被严格限制和外国沟通了,完全能称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闭关锁国’。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唐朝这么繁华,肯定是重视商人了,事实是什么呢?

实际上,商人在唐代社会,地位过于低下。

唐太宗说:工商从业者属于‘杂色支流’,让他们发财可以,但不能给官做,更不能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直接杜绝了工商业者参政的可能。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大唐六典》一书,明确划分了士农工商四等人的界限,其中工商有着专门的世袭户籍,轻易不得改易,形同贱民。

当然,大唐这些针对商人的严格律法同样也仅限于‘本国人’。

而如果你是高贵的‘外国人’,那以上这些条款将完全对你构不成任何的制约。

‘开放’,‘包容’的大唐皇帝甚至还会非常体贴,在考虑到胡人乘船不远万里来唐,精神可嘉,不光不征税,不光还给你发放固定工资,给予‘公务员’待遇,甚至就连你的婚事也给一并包办了。

也就是说,大唐皇帝允许其在唐期间与大唐女子跨国通婚。

至于允许本国普通居民走出去的制度,在唐代从未出现过。

而李世民面色变幻不停,松开的拳头又攥紧,虎目逐渐亮了起来,但随之又透出让人捉摸不透的神情,道:“青雀,当四夷各族异族来投,我大唐若不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去接纳,那我大唐边境将永无宁日!”

李世民语气顿了顿又继续,道:“这些年来为父也征讨四方,意欲杀一儆百。”

“这时我们再稍加好处进行拉拢,刚柔并济,那我大唐边境自会长治久安,无为而治!”

对此,李泰也不可否认。

以夷制夷的羁縻制度,即便是用后世人的眼光去看也不得不称其为高明之策。

在唐朝开国初年,刚刚经历隋末战乱,百业凋敝,民心涣散,这时吸收外来移民,不仅增加一定的财税,更可以营造一种天朝上国的氛围,树立统治权威。

羁縻制度不光能让边境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同时又能避免战事上带来的经济打击,给大唐王朝充分休养生息,发展的黄金时间。

但羁縻制度也仅适用于大唐开国初期,羽翼尚未丰满时的权宜之计罢了。

尤其对待四夷各族的政策更是脱离实际,一心只想做大事、贪大求全的浮夸作风实则在为大唐养虎为患!

唐高祖武德七年曾规定:归附大唐的外籍商人,每人每年只需缴纳丁税5-10文不等,有时甚至干脆免缴,而普通汉民每年却需缴纳田租粟二石。

唐代法律还赋予外籍人士。

《唐律疏议》中记载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外籍人之间发生纠纷,可以不按唐律作为断案依据。

这样,外籍人在唐朝便高人一等。

此外,唐代政权和高等院校也对外籍人士开放。

而像国子监这种朝廷最高学府,平时只收文武三品以上的高官子弟,平民子弟都无入学资格。

但是,对外籍贵族却可以放宽要求。

自然的,外籍人在大唐进行商贸那是顺风顺水。

但由于朝廷赏赐格外慷慨,价值远超贡品本身,吸引了大批来自中亚的商业民族粟特人,混入各国使团牟利。

自唐朝兴起的这套茶马互市的理论也被之后的宋朝,明朝后来照搬以至于沦为朝廷财政沉重的负担。

以至于,宋朝,明朝回礼数不能填满异族那贪婪胃口还以劫掠边疆做要挟。

这无异于那些喂不饱的白眼狼,属实可恶至极!

也正因这种大唐对外优待,对内严厉畸形的开放,才为后世华夏埋下重大祸患。

李泰指节敲击在桌面上针锋相对,道:“我并不是说不应该接纳四夷各族,只是父皇你本末倒置了。”

“父皇待我大唐子民非常严苛,反倒对那些异族过于大方了。”

“譬如我大唐的玄奘大师,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

“无奈之下,玄奘大师不得不以偷渡的方式去天竺求法。”

“再看那些所谓的外籍贵族,竟能在唐代为官为将的也比比皆是,有些甚至成为朝廷心腹,执掌生杀大权。”

说到这,李泰不禁摇头失笑出声来,而后朗声,道:“可笑,可笑!”

“每每谈及此事皆让我大唐子民感到心寒,更让那些异族得意耻笑。”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

“父皇敢保证,我大唐的后世之君各个都如父皇这般雄才大略,英明神武?”

“倘若我大唐后世之君也有诸如秦二世胡亥,晋惠帝司马衷这般昏君,父皇还认为四夷各族还会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我大唐吗?”

说到这,李泰猛地向上拔高一个八度朗声,道:“他们只会迫不及待的肢解,分割我大唐领土,掳掠我大唐子民,践踏我大唐社稷!”

“父皇,你今日之举岂不在为我大唐后代子孙暗埋祸根!”

李泰这番话说的绝非危言耸听。

因对外籍人的格外优待,这更使大唐王朝人心浮动。

在大唐对内严厉,对外宽容的畸形开放下。

特别是李林甫提出的尽可能让胡人当将领,使得几乎所有无资格进入高等学府而只能靠参军卖命的普通阶级汉人失去了一切前途。

要么一辈子碌碌无为,穷苦度日,要么就投靠胡人,为他们死心塌地的卖命。

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野心勃勃的胡人,带着大批对唐朝优待胡人充满恨意的不得志汉人,搞起了叛乱。

可能唐太宗做梦都想都不到的是他引以为傲‘羁縻制度’的策略,最后却成了大唐的亡国之祸。

在百年后的极乐之宴上的最后一位客人便是安禄山。

唐玄宗李隆基散发击鼓迎接他,而这一切还都建立在安禄山要造反的消息天下皆知的背景下,但唐玄宗仍然以盛宴款待这个要杀他的男人。

而极乐之宴十日之后安禄山,史思明,范阳起兵谋反至此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这条曾经在李世民眼中视作拱卫李唐江山万世之基业的防线,却是掉转枪头让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公元七五六年六月十日黎明时分,李隆基作为大唐玄宗皇帝竟弃城而逃向蜀地而去,至此被钉在华夏历史的耻辱柱上!

六月十四日,安禄山占领了长安城把能找到的李唐皇族尽数诛杀,长安两百万黎民百姓一夜被异族屠戮殆尽!

后世近有记载,安史之乱直接或间接损失人口高达恐怖的三千万之多,无记载的更不敢想象。

这让整个华夏大地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商周,秦汉所建立起来的华夏中心地位,至此**然无存!

李泰刚刚所言,字字句句却在李世民心中久久不息。

的确,谁能拍着胸膛保证在李唐的后世之君各个都能如自己这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吧?

倘若大唐后世真出个昏君的话,那李唐江山岂不……

念及至此,李世民后背却不知何时已惊出一身冷汗来。

良久李世民面色稍缓,轻声问询,道:“青雀,你给父皇说说你的看法,羁縻制度要如何修改才是。”

这番话说完后,李世民顿感自己整颗心都被掏空了,眼神黯淡,神情竟少有的显露出些许迷茫来。

坐在他面前的,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更是日后大唐王朝的继承人。

如果今天在他面前说出这番话的是别人,那李世民定直接拖出去斩了。

可要是自己儿子都不认可羁縻制度,那待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的李泰将自己之前制定下来的制度全盘推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