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后的战役,胜利属于摩根

在危机爆发之后的第二周,皮尔庞特制定出一项最后的“决战方案”,此时纽约的局势已经得到基本的控制,他认为只要联合银行家们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便可以给这场危机画上句号了。而这次进攻,便是要对依旧处在危机之中的美国信托公司、林肯信托公司以及另一家投机性经济行穆尔施莱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援助。

皮尔庞特相信,只要将这三家公司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就能重新稳住混乱的投资市场,这样金融危机也就会逐渐平息。

1907年11月2日,星期六,那天晚上在摩根图书馆内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好戏,其豪华程度远超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当时全美国几乎所有能够数得上的大银行家们和信托公司的总裁们都被召集到摩根图书馆内,由于人们知道“只有摩根先生才能救美国”,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听从皮尔庞特的指挥。

皮尔庞特并不是一个戏剧家,但是他却像是在导演一场华丽的舞台剧一样,对与会者进行了戏剧化的安排。所有的银行家们都被安排在了图书馆的东厅里,这座大厅的天花板上绘制着黄道十二宫,墙壁上挂着的壁毯中则写着人类的七条原罪;所有的信托公司总裁则都被安排在了西厅,在他们的头顶上,圣母、圣徒们的画像俯视着他们。

并非是皮尔庞特有意将这场会议宗教化,也并非他自诩为圣人、救世主,皮尔庞特的目的是让所有到会者能够在这样的场景下做出忠实于自己良心的选择。

皮尔庞特先是迈进了东厅,银行家们都不安地看着他,皮尔庞特准备再次使用他最为拿手的把戏,他在会议上先是陈述了当前的状况,以及可以预见到的结果,然后命令银行家们必须讨论出一个结局,随后他便不再发言,究竟哪家银行出多少资金,向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利率是多少,这些问题都任由银行家们自己去争吵,而他只做旁观者。

皮尔庞特并非总是为了让自己清闲才这么干的,尽管他坐在一旁一言不发,但是却时时刻刻都在注意银行家们的言行和表情,他必须像猎手一般全神贯注,寻找最佳的时机,然后一击致命。

那一夜如此漫长,西厅的信托公司总裁们紧张地等待着东厅的结果,但是从对面传来的却只有争吵声,虽然这时候已经是秋季,但是他们擦汗用的白手帕还是全都被浸湿了。

最终在凌晨五点的时候,一直耐心地在一旁养精蓄锐的皮尔庞特发现,经过一夜的争吵,所有的银行家们都已经十分疲惫,他知道,这时候这群银行家已经争论得差不多了,他们之间可以调和的矛盾已经解决,只剩下了那些不可让步的问题,而皮尔庞特要的就是让他们在这些不可让步的问题上进行妥协,他要趁这个人类警惕性最低的时间出击。

突然东厅的大门关闭,关门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安静的清晨中却显得格外清晰,已经睡眼蒙眬的银行家们抬起头来,发现东厅的大门已经锁上了。皮尔庞特拄着拐杖,走到会议桌前,他用拐杖敲打着桌子,这样的行为尽管不符合一个绅士银行家一贯优雅的礼仪,但是却为皮尔庞特增添了几分不可触犯的威严。

“先生们,现在我们没有时间来争吵了,如果你们不能做出决定的话,那么我保证你们将会看到一个地狱般的纽约。”皮尔庞特用他那特殊的威严的声音做出宣判,“你们只有15分钟的时间。”

明眼人发现,东厅大门的钥匙就攥在皮尔庞特的手里,倘若银行家们不能在他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决定的话,这位华尔街上的朱庇特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惩罚他们,谁都不敢去想象。

其实这一招数是皮尔庞特所惯用的伎俩,困住对手,定下期限,在与会者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皮尔庞特突然现身,对他们施以恫吓,然后做出最后通牒。这种做法之所以会屡试不爽,依靠的全是皮尔庞特对会议节奏的掌握,他总能选择最佳时机发起进攻,当然这也少不了摩根财团自身的雄厚力量。

最后银行家们在皮尔庞特的最后通牒之下达成了妥协,原本争吵了一夜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却在皮尔庞特的压制下解决了,恐怕华尔街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皮尔庞特这样的手腕了。

在早上五点十五分的时候,已经70岁高龄的皮尔庞特拿出一张图书馆的信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用一支蘸水羽毛笔草拟出了一份毫无讹误的合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令在场的银行家们敬佩无比,随后他们各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拿到这份签完字的合同之后,皮尔庞特将它交给了信托公司的总裁们,纽约的经济得救了,皮尔庞特松了一口气,他现在需要休息了。在危机爆发之后的两个星期内,这位老银行家每天只能睡五小时,他只有靠整根整根地抽雪茄来维持自己大脑的正常运转,而现在,他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