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波士顿惨案”给我全新的启迪

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浪潮中,整个北美就属波士顿的反抗最为激烈,此时以波士顿为主的反抗斗争,已经让身处殖民地的皇家总督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向英国政府求助,希望能派兵前来抑制反抗运动的扩大。1768年10月,新上任的殖民地事务大臣下令,派遣4个军团,共计4000人前往殖民地。

武力的威胁并没有让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归于平静,而是收到了相反的效果,更多的人加入到反抗英政府的运动中,他们要求英政府撤走在波士顿的军队。1769年,英国政府撤离了2个波士顿的军团,但还有2个军团留在波士顿,所以反抗运动依然没有停止。

其实,早在英国军团到达波士顿的时候,双方的冲突就不断发生。殖民地人民经常去骚扰驻军部队,甚至是向他们投掷石块等。而那些士兵则依靠手中的武器,经常胡作非为,1770年3月5日,英国驻军凌辱了一个当地的学徒,这件事成为人民怒火的宣泄口,许多人聚集到英军驻扎的地方,要求他们离开这里。可没有想到的是,英军指挥官竟然下令开枪射杀这些普通百姓,结果造成5死6伤的“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惨案”的发生,令我翻然醒悟,英国政府和殖民地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我在给朋友写的信中说道,如果英国政府还不停止对殖民地的压迫的话,革命或许很快就要来临。早在英国政府在殖民地建立苛刻的关税体系时,双方的争斗就已经开始,殖民地人民是无畏的,他们斗争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却认为人民的不满是因为这些措施不够苛刻,于是更重的赋税、武力的胁迫等接踵而来。这样一来,英国政府将失去殖民地人民的忠诚,武力的抗争必将到来。

我深信,对于将来发生的革命,胜利最终将属于殖民地人民,但是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要有冲突就会有流血牺牲。所以那时候我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英国当局和殖民地人民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场纷争。

观点激进的人往往认为革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持不同政见的人倘若能够互相妥协,才是真正双赢的举动。尽管现在我们已经通过独立战争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回想革命爆发前的那段岁月,我时常觉得如果当时双方能够坐下来好好谈一下的话,很有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一来也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牺牲,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原本有机会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战火却毁掉了他们的全部。

眼见英国当局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冲突,我也已经感到了厌倦,于是我产生了回家的念头,我想回到费城,陪伴自己的妻儿度过余生。至于殖民地和政府的斗争,我也不再打算插手,毕竟在1770年时,我已经是一个64岁的老人了,不再是那个曾经勇敢、无所畏惧的年轻人了。

然而“树欲静风不止”,虽然我已经萌生退意,但是时代却不肯“放过”我。由于我之前“偏袒”北美殖民地的行为,英国统治阶层已经把我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在政府看来,作为整个美洲殖民地的代表,政府不管有任何政策涉及到美洲殖民地,都会让警觉的我提前采取行动,或者游说各方重要人士,或者发表相关的文章制造舆论压力。

最终英国统治阶层决定,要将我从英国政坛和英美事务中驱赶出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的“捣乱”。可英国政府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直到1773年,这样的机会来临了,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赫金森信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