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代严母的良苦用心

神宗皇帝的母亲李氏是一位典型的慈心严母,万历皇帝在即位时正是孩童时期最调皮的阶段,而作为母亲的李太后也不辞辛苦地与辅政大臣共同培养小皇帝。在后宫,李太后执掌大权,每当面对一些国家政事而年幼的皇帝无法作决定时,都是李太后出面处理并且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

李太后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李伟为了摆脱窘迫的境况,举家来到了京城谋生路。但是到了京城后李家发现,生活相较之前更加困难了,于是李伟狠心地将女儿卖给了裕王府做粗使丫鬟,而当时的裕王便是后来的隆庆皇帝。有一次,醉酒的裕王一时兴起,宠幸了当时还是丫鬟的李氏。同年,李氏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神宗皇帝。在隆庆皇帝登基以后,李氏也因为生下儿子而升为李贵妃。其实,隆庆皇帝之前也有两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只剩下李贵妃生的两个儿子。于是,李贵妃在后宫中便占据了无人可比的地位。但是,李贵妃从不持宠而骄,她天性非常质朴,对想依靠自己上位的娘家人也非常约束,避免给朝廷添乱。当时有很多娘家的亲戚都要求封官晋爵,她每次都会让娘家人带来曾经使用的瓦刀,然后问:“这是什么?”家人回答:“瓦刀。”李贵妃就会痛斥道:“以前你们是靠这个生活的,现在已经大富大贵,还不知足吗?”

虽然李贵妃对娘家人要求严格,但是她对隆庆皇帝时的陈皇后却非常尊敬。每天清早,她都会带着万历去陈皇后那里请安,即使是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从没间断。后来在小万历做了皇帝后,李贵妃仍然一如既往的尊敬陈皇后,因此陈皇后和她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几次对她说:“不要这样拘礼,况且孩子还那么小,每天带他过来请安多辛苦啊!”李贵妃总是回答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我不敢违反祖宗的规矩,而且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万历继位后,已经做了太后的李氏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将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张居正在成为首辅大臣后立刻上奏,提出了很多针对小皇帝的教育问题的合理建议,而这些建议正符合李太后的心思。因此,李太后将小皇帝放心地交给了张居正。

其实按照明朝祖制,皇帝驾崩之后,其之前在位时的皇后才可以被称为皇太后。李氏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所以按照宫廷礼仪的规定,她可以被称为皇太后,隆庆皇帝的正宫陈皇后要在皇太后的称号前面加两个尊字,也就是后来的仁圣皇太后。因为李氏不是隆庆皇帝的原配,所以虽然也被称为皇太后,但是前面不可以加两个尊字。张居正当上首辅大臣之后,便主张给李太后的称号前也加上两个尊字,可是礼部大臣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这样不符合规矩。结果张居正以政局暂时不稳定为由,劝服了礼部尚书潘晟,然后给两宫的太后各自加了尊字,陈太后称为仁圣皇太后,李太后称为慈圣皇太后。

在教育神宗皇帝的问题上,李太后与张居正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明君而不辞辛劳。李太后对小皇帝的教导十分严格。据说,每次皇帝不用心读书,李太后便会责令他一直跪在地上。在皇帝上早朝的那天,李太后在五更时分便亲自到皇帝就寝的地方,让人服侍皇帝更衣上早朝。另外,因为隆庆皇帝沉迷于女色,所以为了避免小皇帝重蹈覆辙,李太后下令,小皇帝身边的侍女全部是三十岁以上的宫女。每次在小皇帝听完讲课之后,李太后都要小皇帝将课程内容叙述一遍。

史料中记载,有一次,年少的皇帝偷偷喝了酒,醉酒后命令内侍唱歌给他听。由于内侍不会唱歌,小皇帝勃然大怒,拿起剑来就要砍他。在左右近侍百般劝解下,最后小皇帝将内侍的头发割了下来,算是已经“斩首”了。后来,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了,非常生气,她令小皇帝在地上跪了很久以反思自己错在哪里。小皇帝一遍遍地请求给自己机会改正,这件事才算了结。

还有一次,太监孙海诱导皇帝喝酒,皇帝在喝醉的情况下,让他将大太监冯保的养子打伤并骑马直接冲向冯保的住所。第二天,冯保找李太后哭诉,李太后便毫不犹豫地换上了青布衫,然后摘去了一切首饰,并下旨命内阁大臣通知太庙废去万历皇帝。小皇帝听说后非常害怕,立即去找太后请罪。可是太后的意思非常坚决,不过,在万历皇帝哭诉很久后,李太后终于决定饶恕他。由此,我们能看出李太后为了培养一个有为之君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