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转战地产,在土地市场里寻找黄金

1958年,李嘉诚驾驶着他的“长江”号又驶向了一片新的海域。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塑胶业如鱼得水,稳扎稳打。但对于李嘉诚来说,在塑胶业的成功只是他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他从这个行业白手起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但这个行业却施展不开他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认清了一个道理——塑胶行业工艺相对简单,门槛较低,很容易被别人复制。这样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企业投身于这个行业,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利润自然就变得微乎其微了。李嘉诚拥有超前的忧患意识,他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塑胶行业最终会走向一个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到那时,虽然会有很多管理落后的小企业因激烈的竞争败下阵来,但塑胶行业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利行业。正因如此,李嘉诚急切地要为“长江”号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从20世纪5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复苏以来,世界各国的企业和投资家都看好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光明未来,纷纷把目光锁定于此。当时,内地来打工的、逃亡的和国外经商的人都会聚香港。香港对这些人也来者不拒,这使香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激增。由于外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香港的土地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的苗头,地价猛涨。一直就看好房地产业的李嘉诚敏感地预测到——房地产即将迎来黄金期。这个预测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并不怎么高明,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做房地产最挣钱。而在五六十年前的香港,当时的富翁经营的领域主要是在金融、航空、贸易、百货等方面,当时的投资商对房地产却并不十分看重。而李嘉诚却先人一步,窥视到了这个商机。

李嘉诚之所以这样认真地分析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也是因为他在经营时有这方面的需要。他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准备扩建却找不到合适的厂房,原因是香港的房价突飞猛进地飙升,几乎一天一个价。想要找一处交通便利、租金又适当的厂房越来越难了。这一天,李嘉诚又出去寻找了几家,不是价格太高,就是面积或位置不合适。

李嘉诚和公司高层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他们决定先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出售,聚集资金投资地产。消息放出去不久,一家美国财团有意购买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经过一番协商后,美国财团以300万港元购得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对这个结果李嘉诚十分满意,他高兴地说:“在我看来它的价值不过100万港元。”李嘉诚就此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可以使他在地产界大显身手了。

在出售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以后,李嘉诚便开始细致深入地考察研究香港各区的地产发展状况。虽然房地产业对于李嘉诚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李嘉诚认为所有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要诚信、勤奋、坚持。经过详细的考察,李嘉诚最终选中了北角和香港岛东北角这两个区域。买下地皮后,李嘉诚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构建他梦想中的大厦。1958年,他在繁华的工业区北角兴建了一幢12层高的工业大厦。1960年香港岛东北角的大厦也开始动工。两座大厦的总面积可达1.08万平方米。李嘉诚望着拔地而起的工业大厦,激动不已。这两座大厦标志着他在地产业已经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地产业预售楼花(即现在的期房)非常风行。因为卖楼花可以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大大降低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但一向沉稳谨慎的李嘉诚却不赞成这种做法。他虽然看好房地产业发展的前景,但他还是始终坚持谨慎、稳定发展的方针。所以,李嘉诚拒绝走预售楼花的捷径。李嘉诚认为,楼花虽然降低了地产商的风险,却加大了普通买房者的风险。因为客户看不到现实中的房子,在对房子格局、质量都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花钱定下来了。李嘉诚一再坚持要先把房子建成,并让客户看到真实的房子以后,再由他们自己决定买与不买。

1954年,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霍英东买下了一块地皮,他不急于开工建设,而是开始预售楼盘。在得到一定的预付款后,才投入建设。霍英东认为这样用买家的钱建房,地产商的风险就降低了。地产商还可以利用地皮到银行贷款,为下一步的投资作足准备。“这可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好主意。”霍英东曾很自豪地说。这种能够迅速获利又降低了开发商的风险的投资方式很快受到其他地产商的青睐。他们纷纷效仿霍英东的这种超前获利方式。李嘉诚初涉地产业,对这种销售方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发现客户只要能支付楼价的一成,就可以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银行人员对买房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确定客户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时会替买房人向地产商支付未付的金额。这个过程中,银行承担的风险比买房人还要大。

在很多地产商为这种能提前收回资金的销售方式而兴奋时,李嘉诚却保持着异常冷静的头脑。他认为过分依赖银行隐患很大。银行承担了买房人的风险,而地产商的利益又与银行紧密相关,因此地产商的兴衰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发展。他们中有一方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李嘉诚坚决不跟那些所谓的行家一起追捧这种“一箭双雕”的做法,而是对地产业进行详细严密的分析调查,力求寻找出一种更加完善保险的销售方式。

经过一番缜密的市场调查以后,李嘉诚决定走出租物业这条路。他认为出租物业虽然不像预售楼花那样能在短期内大获其利,但这样做却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无论市场怎么动**,政策如何改变,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李嘉诚还了解到,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英资置地公司,就是通过出租物业来获得收益的,并因此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跃而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李嘉诚决定无论资金多紧张也不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更不会通过预售楼花筹集资金。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楼盘,也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香港的发展情形正如他所料,楼价、租金都在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9年到1980年,香港的工业用地、商业写字楼和住宅用地的价格每平方米分别涨了280.8倍、73.5倍、82.2倍。李嘉诚是获利最多的地产商之一。楼盘价位依然在飙升,这个时候李嘉诚所拥有的物业储备已经超过香港所有的地产商,一举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主。但当时还是有许多商界人士认为李嘉诚的经商理念太过保守,不会有太大的收益,李嘉诚却不以为然。

不久,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遭遇充分证明了李嘉诚的做法才是更经得起考验的。1961年6月,银行家廖宝珊所掌控的廖创兴银行发生了严重的挤提风潮。这是1948年自创行以来遭受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香港两万多市民蜂拥而至,要求提取现金。廖宝珊竭力保持着冷静,努力平息着这场风潮。一个星期以后,挤提风潮才得以平息。然而,心力交瘁的廖宝珊却因打击过大,不幸得了脑溢血离开了人世。潮州又少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这次挤提风潮在香港商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廖宝珊的不幸遭遇,刚涉足地产不久的李嘉诚深感惋惜。这也恰恰证明了李嘉诚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预售楼花的方式会给银行和地产商带来很大风险。然而,廖创兴银行有限公司所遭遇的这次风暴并没有让那些疯狂的地产商和银行家醒悟,他们一致认为挤提风潮只是一次意外。然而,李嘉诚却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预售楼花的销售模式只是一种投机行为。李嘉诚始终坚持长期投资、稳定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