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甄嬛们的入殓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甄嬛们的入殓。人固有一死,后妃也是一样。虽然她们生前的宠辱程度、生命寿数,以及是是非非都会截然不同,一旦她们合上双眼,永远地告别神秘而复杂的后宫,告别这纷繁而复杂的大千世界,后人就会为她们的荣辱兴衰而盖棺定论,或扬或抑,或褒或贬,不一而足。这里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盖棺定论。

甄嬛们一旦去世,皇宫就要给她们以评价,所谓盖棺定论。就皇后而言,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六宫之主,就有种种结论。清朝有皇后27位,但真正正位中宫,名符其实做过皇后的仅16位,其余则为皇帝追封的皇后。对这些皇后,今人因其寿数、在位时间长短有过种种总结。有最短命的皇太后康熙帝生母孝康皇后,她做了2年皇太后,22岁守寡,崩后火化,终年24岁;有最长寿的皇太后,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皇后,她受乾隆帝恩养达40多年;有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顺治帝孝惠皇后,她14岁入宫,21岁守寡,做了56年皇太后,卒年77岁,丈夫在世时不被宠爱,丈夫死去,继位的康熙帝倍极孝顺,她从此时来运转;有当皇后时间最长的嘉庆帝孝和皇后,她小嘉庆帝16岁,为王府侧福晋,嘉庆二年册立为皇后,当了23年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丈夫死后,她被尊为皇太后,直到道光二十九年才死去,寿74岁;也有一生中只做过1天皇后的康熙帝孝懿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正在重病中的她,已近弥留,心地善良的康熙帝企图通过晋封其位号,来为她“冲喜”,当日封其为皇后,可是,并未起作用,第二天她即驾鹤西归,只做了1天皇后;而道光帝孝静皇后,为奕訢生母,因为咸丰帝与奕訢不合,遭咸丰帝猜忌,其母大受牵连,虽在咸丰五年七月初一,被迫晋尊为康慈皇太后,却仅活了9天就崩逝了。

就雍正帝的甄嬛们来讲,对她们的结论由两个人来做。一个是他们的丈夫雍正帝来做,这些甄嬛要死在雍正帝去世之前,否则,雍正帝怎么结论呢?这些人有中宫皇后,结论是“孝敬皇后”,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有贵妃年氏,因为有爱情力量的支撑,雍正帝格外垂青,破格以皇贵妃之礼治丧,并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太难得了。有宁妃武氏,她是一个谜,既没有生育,也没有很高的出身,她的父亲地位低下,仅是一位知州,却在雍正二年去世后,“追封为宁妃”(《清皇室四谱》)。看来,雍正帝很喜欢她,似乎她进入到雍王府较早,那时是一位漂亮的宫女,也未可知。还有两位微不足道的女子,张贵人和常常在,虽为雍正帝的嫔御,却并不得宠,她们的死与生,雍正帝并不在意,死后只被简单埋葬。

另外,就要由乾隆帝来为他的母妃们盖棺定论了,这也是应该的,因为你继承了人家的江山。有他的亲生母亲熹贵妃,死后建陵,并上了尊贵的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表达出了乾隆帝对生母的孝顺心情。有裕妃耿氏,由于这个女人和熹贵妃关系好,也得到乾隆帝的特殊照顾,先是被尊封为贵妃,就在太后去世后,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又晋封她为皇贵妃,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乾隆四十九年去世后,乾隆帝最终给了她一个很好的盖棺定论,谥号为“皇考纯懿皇贵妃”(《清朝后妃传稿》)。有齐妃,这个苦命的女人,先是失宠于自己的丈夫雍正帝,雍正八年,熹贵妃被封为贵妃,她就有了不祥的预感,接着,落在了熹贵妃手中,任人摆布;乾隆帝即位,眼看着裕妃晋升为贵妃,自己却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乾隆二年,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乾隆帝安葬了她。

还有谦妃刘氏,这个女人进宫很晚,她比雍正帝小36岁,父亲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内管领,看来,她很有可能是宫女转化的,应该是很和雍正帝的口味,偶然得宠。从她生子的情况看,是雍正帝大病不死之后,被看上的女子,而且,居然怀孕生下了皇子,这就是雍正帝最小的儿子弘曕。可是,《甄嬛传》中说是熹贵妃的儿子,那是不对的。谦妃的封号是乾隆帝给的,她一直活到乾隆三十二年,那时,她的儿子弘曕也已经去世两年有余了。

至于那些雍正帝留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由于雍正帝没有特别叮嘱,也由于她们对雍正帝没有特别贡献,比如生育等,因而,乾隆帝没有给她们以特别的恩封,一概葬入妃园寝而已。

第二、装入棺中。

甄嬛们去世后,要按照皇家的规矩制度,进行一系列的丧事活动,级别高的诸如皇后、皇太后,便从此进入大丧,也称国丧期,全国为之致哀,丧期也长;而皇贵妃以下,则仅在宗室或皇宫内举行丧事,等级和规模有着明显的区别。后妃死后,皇家临丧时,程序复杂,礼仪众多,但都要从小殓开始。

小殓,其实就是为死者穿上衣服,即穿寿衣。在小殓之前,按例允许后妃至亲之人或娘家人看视,尤其是死在皇帝之前时,皇帝要看视小殓,皇太后健在,也要前往看视。明时,帝后妃死去,有浴尸后再小殓的记载,而清代,则没有浴尸的记载。小殓时要给死者含口,并按制着寿衣。

若是太后死去,皇帝则要极尽悲伤地带头哭号,以表达孝心。如孝庄死时,康熙帝大放悲声,擗踊哀号,呼天抢地,哭无停声,极尽哀荣。而孝惠皇后去世时,康熙帝竟哭得晕死过去,吓得雍正帝慌忙制止众人哭声,场面顿时一片寂然,不一会儿,康熙才苏醒过来。而当朝皇后之死,皇帝则不哭,至少在档案记录中没有哭踊的记录。

小殓完毕,就要由钦天监择吉时大殓了。大殓就是把死者抬入棺具之中,这是死者与生者最后的告别了,因而,大殓反映出严格的制度。最为明显的,便是棺中的殉葬品。

清后宫主位死后,大殓时,要有部分殉葬品随葬。这些殉葬品会因时代不同,亡者身份不同而各有差异。由于惧怕后人盗陵,地宫殉葬品这些宫闱秘辛为世人鲜知。尽管如此,清宫档案、清人笔记等文献中还是留下了珠丝马迹,是我们研究清宫殉葬品的宝贵资料。

清宫的殉葬品,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早期,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并没有殉葬品,尤其是实行火化,地宫中只有一些骨灰坛子,就不会有殉葬品,因为清代宫中殉葬品主要是放在巨大棺椁的缝隙之中。

火葬的特点,是早期满洲随葬品极少的原因。资料记载,“木棺火葬,多是先将尸体火化,把骨灰及随葬品装入木棺,再在墓穴内将木棺、骨灰、随葬品一同加以焚烧,然后封土成冢。”从已开放的清陵中,也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些棺具的头部都有一个葫芦状的东西,是早期满洲习俗的物化表征。这个葫芦的作用,相传“挂整貂一具”。作为对逝者的随葬物品,既朴素简单又庄重大方,因为在满洲人心目中,貂是珍贵的动物。而在棺内,则殊少放置随葬品。

可见,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的丧葬活动中,是很少有随葬品的,清宫档案和发掘实例中也未见记载。直到顺治帝崩逝,清王朝底定中原已20多年了,这种简朴的丧葬习俗才有所改变。

一向风流奢华的顺治帝死后,孝庄文皇后为其举办了隆重的丧礼。尽管仍保持关外火葬的习俗,但在随葬品上却并不吝啬。死后第7天,在乾清宫外举行“小丢纸”,焚烧顺治帝用过的冠袍带履、珍玩器皿。有人这样记载,“十四日焚大行所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所焚诸宝器,火焰俱五色,有声如爆豆。人言每焚一珠,即有一声,盖不知数万声矣。”(《清宫述闻》)不仅如此,顺治帝的梓宫内,尸身周围仍充满了各种珍玩玉器,出殡时,“命八旗官二三品者轮次升櫃,与舁者皆言其重”。待过百日后,棺中这些珍宝于景山殡宫内火化掉了。

顺治帝火化后,将其骨殖殓入骨灰罐中,再葬入地宫之中。关于地宫中的随葬品,清孝陵大碑楼中这样记载,“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其实,倒不是顺治帝下过这样的简葬遗诏,而是在一个瓷坛子中,也确实无法放置什么金宝玉器。

康熙中叶,玄烨废除了火化和人殉,在丧制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土葬的实施,为在棺具中附有陪葬品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自康熙景陵开始,直到光绪帝崇陵止,清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随葬品存在。

第三、随葬品。

甄嬛们的随葬品不似明陵那样复杂,只是在棺中放置些死者生前用过的珍玩,或日常用品。而尸体周围的随葬品则视其地位高低,随意填充,基本无定制。随葬品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分为穿戴、含口、塞棺、金井安放、覆盖经被、册宝几种。

穿戴。后宫主位死后,均要在大殓后穿戴齐整。而且,这种穿戴要能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或身份。皇帝死后,其穿戴是朝服一套。如乾隆帝死后,头戴天鹅绒绣佛字台正珠顶冠,身穿绣黄宁绸绵金龙袍,佩雕珊瑚嘛呢字朝珠,足蹬青缎凉里皂靴。皇后的穿戴与皇帝大致相同,不过清代皇后死去,尚未发现有戴“凤冠”字样的记载。皇后的头上,一般为金累丝点翠镶珠石钿,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凤冠”吧。雍正帝的孝敬皇后和熹贵妃孝圣皇后大致如此。皇贵妃以下至嫔位,居东西六宫。她们死后,均头戴吉祥帽,身穿各式蟒袍,戴朝珠,登朝靴。如咸丰帝婉贵妃死后“头戴吉祥帽……(穿)金黄缎绣五彩金龙绵蟒袍一件”;嘉庆帝淳嫔死后“头戴吉祥帽一顶……(穿)缂丝棉蟒袍一件……伽楠香小朝珠一盘……”至于贵人、常在、答应,在后宫中地位低下,其死后,无特旨只穿寻常夔龙衣服入殓。如乾隆帝白贵人死后,“头戴吉祥帽……(穿)石青缎绣八团有水夔龙绵褂一件……”这些穿戴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件物品如首饰等,均镶有不同名目的各色宝石、珍珠等,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瞭乱,尽显皇家气派。

含口。含口,又叫“口头实,”自古有之。其作用,一曰压舌头,防口舌之灾;一曰口中有物,防饥饿。春秋之制,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清代,宫中的含口也有明显的等级之分。皇帝的含口在档案中未见记载。但清理乾隆地宫时,发现一枚雕成蝉状的玉片,基本确认为乾隆帝含口。郭沫若先生在其考证文章中,也提过皇帝口含应为玉蝉。蝉应节蜕皮,寓可以转世超生之意。但其他帝王是否如此,有待考古后佐证。皇后的含口,亦无明确记载,只是孙殿英盗墓时,发现慈禧口含一颗大的夜明珠,两块组成,价值连城。其他皇后想必没有如此豪华的含口。皇贵妃以下的含口,在档案中却有一些记载,如道光帝彤贵妃死后,“口含小正珠一颗”。珍珠向为满洲贵族所喜爱,各个等级的妃嫔死后,口含珍珠属正常现象。当然,是否有依礼含金木屑、金银屑、银屑的妃嫔,就有待证实了。

塞棺。对于清陵来讲,随葬品的实际意义是填补棺缝,于是,大量的珍宝便被倒进棺中,尸身周围塞满随葬宝物。这些宝物在清宫内务府白事档中一般都留有记录。这些随葬品,其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墓主生前日常所用或珍玩。这部分包括四季衣服、首饰、朝珠、头面、被褥或面料、戒指、如意及各式珍玩。如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棺中就随葬有:珊瑚等各式朝珠、金扁簪等各式首饰,镯子、镏子、甲套等各式佩饰、棉马褂等各种衣物,共计多达100余件。生前的衣物及大部分可回收的金银制品,本着节俭的原则,宫廷要一律收回,或赏人或镕化重铸。只有一少部分随葬品中,在大、小丢纸及上坟时焚化。如容妃在初上坟时,将“无簪花素钿一顶、石青素缎夹褂一件、绿缎银领袖棉袍一件……”焚化。而乾隆帝死后,其生前华丽昂贵的衣物竟分19次焚化。

另一类随葬品则为宫中主位在大殓时赠送。大殓即将结束,在盖棺前,其生前亲属,无论长幼,均可赠送东西,放入棺中。这些赠品也要记录在档。如孝哲毅皇后在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大殓前,咸丰帝丽皇贵太妃、婉贵妃、祺贵妃、玫贵妃、吉妃、禧妃、寿庄和硕公主;道光帝佳贵妃、成贵妃、彤妃;同治帝瑜妃、珣妃、王晋嫔;光绪帝及各王府主位都纷纷向阿鲁特氏棺中赠送礼品,以表达他们对大行皇后的思念。这些赠送的东西极其简单,一般为荷包、烟壶、玉石坠等小玩意,只表达心意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7月,乾隆和慈禧的陵寝被盗。关于随葬物品,世间传说纷纭,尤其有一本民间笔记《爱月轩笔记》,将慈禧棺中珍宝记录得神乎其神,煞有介事。不过这份笔记与清官方档案的记录几乎全部不同,在《内务府档·慈禧皇太后殓入及山陵供奉珠宝、玉器帐册》中,记录物品大部为朝珠、头饰、玩意,以及各色宝石、珍珠等物,全然没有所谓翡翠白菜、西瓜、甜瓜、荷叶、荷花及各色宝石的水果等物。如此大相径庭,使人们对《爱月轩笔记》的真实性顿生疑窦。

从发掘实例来看,殉葬品中,绝少有纸制品,就嗜好字画的乾隆帝后梓宫中,也未有随葬字画的先例,档案中也未见记载。究其原因,可能与清陵中地宫较浅,道光以前又没有渗水孔,地宫比较潮湿等有直接的关系。帝后妃生前的头发、牙齿和指甲被剪掉后,往往收集起来,有的在死后随葬棺内。如慈禧棺中,就发现有一包她生前的指甲和几颗牙齿。还有先帝的遗念。先帝死后,其日常所用要赏给遗孀,作为纪念。后妃死后便将一些遗念,带进棺中随葬,这在宫中是允许的。如道光帝彤贵妃棺中就安放有宣宗遗念:青玉暖手一件、玛瑙烟壶一件、沉香手串一盘(随红玛瑙佛头塔、松石坠角)、发二包。

陀罗经被。陀罗尼,佛教名字,梵文的译音,意译“总持”,表示地所闻法,能总摄忆持,不会忘失。佛教密宗认为其咒语能包含众多经义,称之为“陀罗尼”。陀罗尼经被为佛教密宗圣品,清代,从皇宫到王大臣奉旨使用。这种经被上满印梵文密咒,即梵文陀罗尼大悲咒。书写形式多为旋转或盘旋。有的是印上去的金字,有的是织上去。经被的质地多为绫、绸,颜色各异。后宫主位死后,棺中宝物均已安放完毕,最上面就要盖一床陀罗经被了。盖上这种经被,是对死者的敬重和安慰,可为死者超脱苦难,尽快进入极乐世界。慈禧陵被盗后,她的经被幸存下来。这床经被制作精美,幅面又大,图文布局得当,华丽无比,上面原来缀有820粒珍珠,弥足珍贵。

金井随葬品。金井位于清陵地宫金券之内。在墓主棺具的正下方,是一个中心探井,其深不过1.5米,直径约40厘米左右。金井对清陵的营建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地下各券及地上各建筑的位置。为求得息壤,清宫主子们生前多次将自己珍爱之物放入金井之中。清宫档案中,明确记录下了慈禧太后生前分别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十二年三月初二日、十六年闰二月十九日、二十八年三月初十日、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共6次向金井中投放大量珍宝,主要是珠类制品和金银器。其中,光绪十六年中投进的正珠手串一盘最为名贵,此一件在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初五日,奉懿旨取回。可惜,这些珍宝于1928年,被匪徒劫掠。光绪帝金井中,投放有250多件随葬品,主要是子母球、怀表、各类宝石制品等物。

册、宝。作为地宫随葬品,册宝虽然不是名贵物品,但在清代却是很神圣的。“册”是册文,“宝”为印玺。有绢、玉、金、银、木等不同质地。后宫主位们生前死后都要用册、宝。死后所用册、宝,根据质地不同,所用地方不同。玉质册宝,要供奉在太庙之中;绢册宝,供奉完后要焚化掉;只有香册宝用完后要随放在地宫之中。地宫随葬册宝由檀香木制成。陈放时,皇帝陵陈于穿堂券之中(光绪帝册宝在金券),皇后陵则陈于金券之中,都是左册,右宝。册宝放在各自的箱子中,箱子陈列于石座之上。慈禧的香册、香宝都保存下来,是我们研究清代丧葬典制宝贵的实物资料。

第四、从殉葬品透视出来的文化信息

丧葬文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从那些出土的地下物品中,完全可以透视出当时最先进的文化特征,清陵也是一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殉葬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是浓郁的满文化特色。

这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后来的汉化,汉文化的坚强影响,却并没有完全摧毁满族统治者自身的民族特点。

如满族妇女有留指甲,戴甲套习俗;不论男妇都有闻鼻烟醒神的习惯。嘉庆帝淳嫔棺中便放有指甲套一对、玛瑙鼻烟壶一个。而荷包、香囊多为满洲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进关后,这一习俗始终未变。宫廷中各位主子都有腰间佩挂饰物的习俗,因而,阿鲁特皇后的棺中有许多这样的荷包随葬。

二是相对简朴的随葬习俗。

简朴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清初或中后期,皇家丧葬的随葬品都会比同期官僚贵族的多。但同其他朝代相比,清朝皇家随葬相对简朴。以明朝为例,这个农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却并不简朴,不但明英宗前仍保留着野蛮的人殉习俗,而且,在随葬品上也是极尽豪华。在明定陵发掘中,就出土了善翼冠、凤冠等3000多件价值连城的随葬品,不但棺内塞满宝物,还有数个大随葬箱设置地宫之中,这在清陵中确实没有。

清帝也有生前安排随葬品的先例。但其所定随葬物并不以华丽昂贵取胜,而是一些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以雍正为例,雍正八年,身患重病的胤祯以为大限将至,便降旨安排随葬品,“当年太皇太后赐朕数珠一盘,现在养心殿收着,还有圣祖阿玛赐朕数珠一盘,尔等察来,同此小匣内玻璃鼻烟壶一件归于一处,交在自鸣钟好生收着……如朕万万年之后,将此三件安于梓宫内”。在此后的10多天内,他又命人将金托碟白玉杯一分、黄地珐琅杯盘一分、《日课经忏》书一部收入自鸣钟处备用。这些东西或为孝庄、圣祖所赐,或为宠臣怡亲王允祥遗物,并不珍贵,但有纪念意义。

三是倍受青睐的珠玉随葬品

珍珠、美玉例来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喜爱,古帝王丧葬中已屡见不鲜,但清皇室的随葬品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在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后,新疆玉源源不断进入清廷,清宫殉葬品中葬玉便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同治后阿鲁特氏棺中就随葬有玉戒指3、绿玉圈1、绿玉镯子2、白玉圈1、白玉镯子2、白玉钳子2、玉手串1等玉器,后宫主位、宗室又送各式玉器达300余件。

在清东陵所葬玉制品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康熙景陵的九龙玉杯和慈禧棺中的翡翠白菜了。当然,这些玉制品现今还未浮出水面。

至于珍珠,清廷看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产于东北地区的珍珠,晶莹圆润,被称为东珠或正珠。这些珍珠随葬地宫中,有朝冠、朝珠以及各类饰物上的佩珠,多得数都数不清。

慈禧陵出土的文物中,她的三件寿衣上就有近3000粒珍珠,其所盖陀罗尼经被上缀820粒珍珠。可惜这些珠都已被匪徒掠走。此外,塞棺用、铺棺用、各种饰物用珠多得很。

四是日常生活用品屡见不鲜

清陵殉葬品中,有许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大部分为其生前使用过。这体现一种质朴和务实精神。

如道光帝彤贵妃棺中就随葬有板表、各式朝珠、各式头饰、各式首饰(甲套、戒指、镯子、戒箍等)、手巾、烟袋、扇子、烟壶以及各式生前穿过衣物。有的甚至把生前用的漱口盂、餐具等也一并葬入。在乾隆裕陵地宫出土文物中,就有各式金头花、各式簪子、烟壶、戒指等。

五是宗教信仰随处可见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洲贵族笃信佛教。在丧葬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裕陵地宫中,许多佛教题材像“五方佛”“八大菩萨”“二十四佛”“五欲供”“三世佛”,以及三万多字的佛学经文,遍布地宫各处,被称为地下佛堂。

在随葬品上,慈禧有一件绣满“佛”字的寿衣和一件绣有“佛”字的龙袍,其盖身之陀罗经被上更是以经文为主要内容。

在清宫档案中,也发现了与宗教有关的随葬品记录。道光彤贵妃棺中就有“菩提念珠一盘(随珊瑚佛头塔)、经二本”;咸丰帝婉贵妃随葬品中就有“护身佛一尊”,等等。

总之,清宫殉葬品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是多层面的,它不仅能够折射出墓主所处时代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同时,通过形形色色的随葬品还能够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喜好与性情,更是研究等级社会中这些历史人物荣辱兴衰的宝贵文字或实物资料。

殉葬品将大棺塞得满满的,甄嬛们似乎可以瞑目了。于是,便要用钉子将棺盖钉死,封住内棺了。然后,再将巨大的外棺套住。那些活在世上的后宫之位们便只有通过种种礼仪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了。

甄嬛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玉体被安葬在豪华的大棺材之中,周围布满了奇珍异宝。这个备受世人瞩目的大棺材就要启动了,它要离开宫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究竟会是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