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别样母子

俗话说儿子像母,这里的含义大了。一是说长相,我们通常会认为儿子长得像母亲;二是感情,相比之下,在情感上,母亲更愿意和儿子亲近,尤其当儿子娶了媳妇之后,母亲会无端的吃醋,就是这个道理。深宫之中,母子之间也会有这种情况,但是,与民间还是很有区别的。因为,这里是一个角逐名利的战场。

(1)母以子贵的女人们

清代,皇子继承了帝位,按制,母亲被尊为皇太后,皇太后由当朝皇帝供养,倍极荣耀。细数清朝的皇太后,可以真正理解母以子贵的含义。我们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女人,凭借儿子而显达的。

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17岁时生下皇太极,29岁去世时,丈夫努尔哈赤尚在,没有做过皇太后。顺治帝的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即庄妃,丈夫皇太极死时,她32岁,6岁的儿子继承了帝位,她做了皇太后,一直到顺治十八年,她在选后、立国等诸多方面费尽了心思,但也拥有一定的权力;顺治死去,康熙嗣位,身为太皇太后的她起了一语定乾坤的作用,康熙对祖母倍极孝养,尊崇有加,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去世,寿75岁。

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康熙帝,年仅15岁,康熙元年,玄烨以8岁幼龄继位,尊生母为慈和皇太后。慈和身体一直不好,虽身居高位,但无福享受,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即崩逝,年仅24岁。

雍正帝生母乌雅氏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她18岁时生下雍正帝,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仅做了半年皇太后,寿63岁。相传,她不满儿子得位手段,对儿子拟给她的“仁寿皇太后”徽号和从永和宫迁至宁寿宫都以在丧期中,加以拒绝。尤其是两个亲生儿子胤禛和胤禵闹对立,令她十分头痛,不久患了病。有一次,她要见小儿子,雍正大怒,太后便撞柱而亡。

乾隆帝生母孝圣皇太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个“甄嬛”,她13岁以秀女入宫,身分卑微。可是她聪明伶俐,做事得体,在雍正继位后,即升为僖妃,再晋皇贵妃。乾隆继位后,尊为崇庆皇太后。弘历12岁那年,僖妃奉特旨携子陛见圣祖,圣祖见她相貌不凡,连夸她是个“有福之人”。果然,乾隆继位后,备极孝顺,多次侍奉其下江南,巡五台,幸盛京,游山玩水,享尽人间奢华,在宫中度过73个春秋,享年86岁。

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也即是《还珠格格》中那位大名鼎鼎的令妃,她出身卑微,原为汉军旗,却非常能生育,一生生育了6个子女,尤其是乾隆二十五年生下嘉庆后,她的命运更是如日中天。乾隆三十一年,她挑起宫斗,打败了中宫皇后,诏封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物。乾隆六十年,儿子嘉庆继位,她虽然已经去世,还是被追封为了皇后。

道光帝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有过3次生育,22岁时生下皇二子旻宁,被秘定为皇储。旻宁是清朝诸帝中,唯一一位嫡出皇子继承了大统。可惜,孝淑命浅福薄,于嘉庆二年去世,年38岁。当时,太上皇尚在,连丧事办得都比较委曲。但不管怎样,她的儿子道光给她屡加谥号,让她死后安享尊荣。

咸丰帝生母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有过3次生育,道光十一年23岁时,生下皇四子奕詝。孝全是道光帝后宫中传闻最多的一位女主,关于她的得宠,有诗为证:

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

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

可是,关于孝全皇后之死,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并虚构出许多情节来,使人莫辨真伪。《清宫词》中,记录下一首孝全企图毒死其他皇子,而使自己所出皇四子继承皇位的故事: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

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据此,有人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皇后企图毒杀皇子的图画,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让人不禁齿冷三分。反映出深宫大内危机重重,到处布满杀机。孝全后于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忽然去世,年仅33岁,离她的儿子继承帝位还有十年的漫长时日。咸丰继位之后,极力尊崇生母,而贬抑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静贵妃。

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生于道光十五年,咸丰元年大选秀女中选,时年18岁,咸丰六年生下同治帝,咸丰十一年儿子继位时,她年27岁。此后,她费尽心机,发动了北京政变,废八大臣,垂帘听政;光绪帝嗣位,她再次垂帘,1898年,她扼杀变法,再度训政,前后掌权达48年之久。

光绪帝生母为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之妹),宣统帝生母为载沣福晋瓜尔佳氏,两位均生活在王府,不在宫内。但是,二位却因为儿子继承了皇位,而为大家所认识,也算是一种母以子贵吧。

(2)母以子贱的两个女人

为皇帝生了龙子,又费尽千辛万苦侍奉皇帝,得到丰厚的回报是正常的,尤其作为老皇帝的后妃,嗣皇继位后,应倍加尊崇。可是,清代宫廷中,却发生了两起“母以子贱”的怪现象。

一个是康熙帝宜妃,姓郭络罗氏,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即册封为嫔,曾生有皇五子允祺(亲王),二十年即晋为宜妃,二十二年生皇九子允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允禌,资历很深。三个皇子中,皇九子允禟是让宜妃最不省心的一位。

允禟从懂事时起,就不甘心一生只做一位无权无势的王爷。相传,他曾对亲信秦道然、何图等人说,他母亲妊娠时得了一场病,梦见真武菩萨赐给她一个日轮状的红饼,吃后病就好了,胎儿也安稳了。又说他幼时耳后生痈,病重昏迷,忽听得一声巨响,睁眼看时,只见室内梁宇之间有许多金甲神将,病竟不治而自愈。他这样神化自己,说明对大位有非分之想。

可是,允禟才智平庸,难成大器。于是,他便转而拥护皇八子,不成之后,又企图拥立雍正帝同母帝允禵。曾有个叫蔡怀玺的人散布流言,说“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暗示十四王做皇帝,并让宜妃做太后。

事败后,雍正帝大怒,一面幽禁胤禟,一面更加恨憎宜妃。还在康熙大丧之初,雍正帝与众母妃同在大行皇帝棺前治丧。宜妃不但十分轻蔑雍正帝,还以身体不爽为由,乘软轿前往。雍正帝忍无可忍,下旨严斥:“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挾掖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儧越,于国礼不合。”并派出御前太监,前往宜妃住处传旨申斥,这个时候,一向说话随意,口无遮拦的宜妃才预感到即将大祸临头。于是,清宫词中也留下了记录:

大行遗柩在宫闱,

宫眷哀号奉礼仪。

闻道嗣皇哀痛切,

苦临先已责宜妃。

即使如此,雍正帝也不便对宜妃无礼,主要还是碍于是母辈,但也大大冷落了她。宜妃由于儿子的关系而大受冷落,又斗不过当今皇帝,只好出宫去了九子的王府家,从此销声匿迹。

另一位母以子贱者为道光帝孝静成皇后。

孝静皇后比道光帝小30岁,14岁时,嫁给了44岁的道光帝。她一生生有3子1女,其中道光十二年生下的皇六子奕訢,曾使道光帝对她极为宠爱,在立皇储的问题上,曾有过考虑。所以自道光二十年孝全皇后死去后,她就以皇贵妃身份而主持后宫事务。不仅如此,孝静皇后心地善良,又担负起抚养年幼的皇四子(咸丰帝)的重任。

咸丰登极后,因为立储的关系与六弟关系僵化,奕訢也因为设有当上皇帝而嫌恨咸丰帝,便想借孝静的身份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屡有所请,要求咸丰帝尊孝静为皇太后。咸丰帝考虑到抚养之恩,不得以尊晋其为康慈皇太后,正在病中的孝静仅做了9天太后便溘然长逝,寿44岁。

孝静一死,咸丰帝本应为其大办丧事,以报养育大恩。可是,他太厌恶奕訢了,便大大减杀了太后的丧仪:

一是不为其建皇后陵,而是葬入妃园寝。按照大清家法,皇太后是要单建陵寝的,皇瓦红墙,规制宏伟。可是,咸丰帝投机取巧,将皇太后葬进了妃子墓,只简单讲大殿的绿瓦换成了黄瓦,局部调整了一下,就由妃子墓升格为皇后陵,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骗人把戏;

二是太后奉安大典,咸丰帝不护送,不亲临。孝静作为咸丰帝的养母,有10年的养育之恩,咸丰帝应该感恩,棺椁下葬这个大日子,他特别应该亲自护送,看着养母下葬,做最后的告别。可是,咸丰不去,九泉之下的孝静太后会多么伤心!

三是减杀其谥号为8个字,并不系宣宗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古人非常重视。本来,皇后的谥号,一上就是12个字,以后还要再加上4个字,达到16个字。可是,孝静作为太后,咸丰却只给了8个字,而且还不把道光的谥号“成”字加上(“成”是道光的谥号,清宫规定,皇帝的皇后必须加上丈夫的这个谥号,才能得到后世尊重。),这是对孝静的极大不尊重。

四是神牌不升祔太庙,只升祔奉先殿,奉供山陵。神牌就是牌位,上面书写死者的名号。一般讲,皇后的神牌要供奉在三个地方:太庙、陵寝和奉先殿,可是,咸丰帝却不允许供奉太庙,仍是对养母的极大不尊重。

咸丰帝做得所有这一切,其实不是冲着死者来的,而是冲着孝静的儿子,自己争夺皇储的竞争对手奕訢,他是迁怒了孝静太后,是真正的母以子贱。

(3)子以母贵的皇子们

皇帝过分宠爱后妃,虽是难得之事,但也并非没有。一旦受宠后妃生有皇子,皇帝会爱屋及乌,所谓“子以母贵”了。清宫有3个这样的例子。

一为孝诚皇后及其子允礽。允礽母为孝诚仁皇后,13岁嫁给康熙帝,为中宫皇后,她和康熙帝自幼青梅竹马,加上又是勋贵大臣索额图的侄女,倍受宠爱。婚后4年生皇子承祜,两年以后,再生允礽。因为,当时朱三太子乘吴三桂叛乱之机扰乱宫闱,致使孝诚皇后惊吓难产。孩子虽然生下来了,但孝诚几次昏厥过去,当天即死去,年仅22岁,康熙帝非常悲痛。一年半以后,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立了未及两岁的允礽为皇太子,这纯粹是因为康熙帝宠爱他的生母的缘故。然而,此子极不争气,已立了33年的皇太子于康熙四十七年被废掉,但不出两个月,康熙帝出尔反尔,又恢复了允礽太子的地位,可是,到康熙五十一年,又将怙恶不悛的太子废掉。这两度废立,使康熙帝焦头烂额,心情极度矛盾。他多次想将帝位传给允礽,慰藉宠后的在天之灵,实现传位于嫡出之子的梦想。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二为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妃)及所生之子。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两人相亲相爱,终于在顺治十四年十月有了结果,董鄂氏生下一子,排行第四。可是,高兴至极的顺治帝急于立其为嗣,便“错误”地称其为“朕第一子”,竟以诏书的形式,颁行天下:“自古帝王继续立极,抚有四海,必永绵历祚,垂裕无彊。是以衍庆发祥,聿隆胤嗣。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之仁恩。”可惜,此子薄命,仅出世3个半月就夭折了,连名子都未来得及取。顺治一面为他大修豪华陵墓,一面追封他为“和硕荣亲王”,翌年,陵园告成,八月二十七日,其金棺奉安地宫。荣亲王的这一切荣宠,都来源于他的母亲董鄂妃,顺治帝是爱屋及乌,把他捧上了天。

三为乾隆帝孝贤皇后及所生的两位皇子永琏和永琮。孝贤是他的嫡后,乾隆十分宠爱,而生于雍正八年的皇子永琏又“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于是,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密定永琏为皇太子。可是,到乾隆三年,永琏偶感风寒,竟一病不起,病逝于宁寿宫,年仅9岁。乾隆帝十分悲痛,他辍朝5天,赐名端慧皇太子,并多次亲到棺前赐奠。后在陵园右侧的朱华山修建了典制大备的皇太子园寝,隆重治丧,大葬礼成。但乾隆帝并未减少对孝贤皇后宠爱的程度,相反,他以满怀的热情给予她更多的关照,终于在乾隆十年,孝贤皇后再生一子,排行第七,取名永琮,又把继统希望寄托在了永琮身上。然而,天不遂愿,乾隆未及立储而永琮患天花而亡,还不到二周岁。乾隆与孝贤夫妇极为悲悼。乾隆甚至检讨,两个嫡嗣连殇是他的过错。因此,决定“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赐谥“悼敏皇子”,以亲王礼治丧,其丧期达9个多月,参与祭奠的人有宗室贵族,四品以上官员,达万人之多,费用难以计算。真是倍极哀荣。这两个皇子之所以屡被乾隆看重,并一度被立为皇储,都是由于他们的母亲得宠。

(4)受母亲牵连的两个皇子

其实,皇帝与妃嫔所生之子,同贵为皇后所生之子有什么区别!同为自己的骨肉,却分出三六九等,足见等级社会中,门第关系的影响至远至深。所以,在清朝宫廷中竟也有过子以母贱的实例。我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康熙帝的皇八子允禩。

康熙帝众多妃嫔中,有一位卫氏。她聪明而貌美,但出身卑微,为内管领包衣人,是典型的奴仆出身。入宫后,她小心谨慎,曲意奉承,而且她有一个独特的生理特征,那就是唾液生香,号称“香妃”。康熙帝爱上了她,终于在康熙二十年生下了皇八子允禩。这个皇八子长相英俊,康熙十分喜爱。为了抬高他的地位,康熙将八子交由出身相对较高的惠妃抚养。允禩虽出身卑贱,但他自幼就聪明机灵,工于心计,不甘居人之下,幻想有朝一日而继承大统。于是,他倍加努力,长大后,学问品貌兼优,而且儒雅风流,稳重大度。终于在康熙五十二年,他18岁时封贝勒,署内务府总管事。尤其在太子允礽被废后,他努力活动,谋夺嗣位。然而,康熙帝的门第观念并未改变,他不想将大位传于一个奴仆所生之子,为天下人耻笑。更不应该的是,康熙帝居然两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允禩“出身微贱”,于是,夺去他贝勒爵位,断其梦想。康熙的这种做法让允禩母子十分伤心,卫氏得病的时候,都不配合治疗,对允禩说:“都是我连累了你,我快死了算了。”

还有一位就是乾隆帝乌喇那拉皇后所生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那拉氏早年与弘历成亲,为侧福晋,小弘历7岁。那拉皇后在宫中一直很得宠,经常随帝出巡各地。尤其在孝贤皇后死后,乾隆帝秉承太后之意,立其为皇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乾隆三十年的一次随帝南巡中,命运发生了转折。

本来,此次南巡,一路游山玩水,帝后十分快乐。到达杭州之时,在名胜景致“蕉石鸣琴”处进早膳,乾隆还赏皇后膳品,可到晚膳时,在杭州行宫赐膳品时,皇后没有出席,此后,皇后在出巡人的名单中消失了。原来,前一日,圣旨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由水路先程回京了。乾隆帝则继续到江南游玩。

这年四月二十日,乾隆回到京城,乾隆欲将病中的皇后废掉,遭到大臣阿永阿等的强烈反对,未果。五月十四日,乾隆将那拉皇后的册宝四册收回,其中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等于把她进宫三十来年的所有册封全行追回。而她宫中的待遇也大为减缩,其手下也只有两名宫女,皇后名号虽存,但已名存实亡。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倍受折磨的那拉皇后死去。当时,乾隆正在木兰围猎。得知死讯,他没有回京,只派皇后亲生子永璂回京奔丧。到底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位天子丈夫如此薄情呢?我们不妨从他的谕旨中加以分析: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恰幸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慑,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

原来,皇后在巡幸途中,因事自行剪法,忤犯了皇上。清制,只有长辈和丈夫死去,后妃才剪发服丧。皇后自行剪发,不等于诅咒皇上死去吗?自然不为其所容。可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乾隆却只字不提。皇后以皇贵妃之礼治丧,已属格外严厉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①借用皇贵妃地宫,皇贵妃居中,而皇后棺居旁边左侧,处在从属的地位。

②不设神牌。而清制,妃子以上均在陵寝享殿中设有神牌,按时京祭。那拉氏身为中宫皇后,却没有神牌,这是谁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③不享祭。一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祭辰,生辰皇后均无享祭。那拉氏不仅不能接受臣子的祭祀,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能正常前往陵寝祭祀。这又是谁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这么严厉的处治,对于一个死去的人来说是太严苛了。为此,皇后亲生子永璂极不满意。但他敢怒不敢言。民间曾流传永璂为生母讨吃箸的说法,要求父皇格外施恩,祭祀时,在供桌上为母亲摆双筷子。皇父十分不满,并未答应,甚至有传闻,乾隆在愤怒之下,抬起一脚,踢死了亲生儿子。

为此,永璂大受牵连。乾隆对其他皇子大加封赏时,唯独对十二子却倍加冷落。永璂的档案记录几乎没有。他死于乾隆四十一年,仅25岁。死后按宗室爵位中十分低下的公品级治丧,冷清得很。只是到嘉庆四年三月,嘉庆帝亲政,才对这位皇兄加以晋封,名号为贝勒,仍署皇子中最低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