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皇太极气大伤身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清宁宫突然病逝,档案记载为“无疾而终”。他的暴亡,引来研究者种种猜测。

其实,说皇太极“无疾而终”,完全没有道理。我们查阅了大量档案,发现皇太极其实在崩逝前早有征兆:

崇德六年八月十一日,流鼻血,连续三天。

崇德七年十月二十日,“圣躬违和”,减少政事活动,一般事务交由王公大臣和部院办理,大事报皇太极处理。

崇德七年十二月,“圣躬违和”,终止打猎,无功而返。

崇德八年正月初一日,“圣躬违和”,免朝贺。

崇德八年三月十七日,“圣躬违和”,大赦天下。

崇德八年四月初一日,“圣躬违和”,施恩寺庙。

以上资料大都记载于《清太宗实录》之中。而在朝鲜《李朝实录》中,也记载:“皇帝病风眩,愿得竹沥,且要见名医。”而中医记载,竹沥主治化痰、去热、接烦闷等病症。这样看,皇太极应该是由于劳累过度,情志不抒,痰火上升,血热上涌,导致眩晕,引起高血压而猝死。

那么,我们看出,皇太极之死,至少来源于三个因素:

一是气大伤身。皇太极气大,有目共睹。他如果不高兴,就会怄气,而且不开晴。举个例子,崇德六年(1641)四月,清军围攻锦州,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等亲王擅离职守,导致明军乘机往锦州城运粮食。皇太极闻报大怒,下达了最严厉的旨意:不许三位王爷入城,不许入衙门,不许进入皇宫大清门。后来,大学士范文程等极力从中说和,皇太极还是不允许,也不召见他们,不给他们以解释的机会。这种意气用事的情况很多,对他的身体极为不利。

二是宸妃海兰珠之死。海兰珠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她的突然离世,给皇太极以沉重的心理打击。皇太极因为思念宸妃,一连七日茶饭不思,昼夜哭泣,甚至于哭昏过去。宸妃死于崇德六年,这一年皇太极50岁。这样一个关键的年龄,正是爱发病的时期,皇太极如此重情,极大摧残了身心健康。

三是他身体肥胖。皇太极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甜食、黏食,再加上大鱼大肉,从不节制,使得他的身体很胖。据《茶余客话》记载,皇太极出征时,由于身体过于肥胖,穿上很重的铠甲就会气喘吁吁。当他穿着重重的铠甲骑上马的时候,他的大白马不堪重负,只能走五十里,可见,他的身体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