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典(上)

而推行考举,又能用利益诱使吐谷浑的人们做到自觉主动的学习汉字、汉语。

何况这考举,可比吐谷浑还流行的世袭好多了,李恪要做的也就只是选贤任能,至于这些吐谷浑人,有没有意见,那都不重要。

他们手里有刀吗?刀比之李恪的如何?

这样一想就能明白,这些吐谷浑贵族,不过是小小的一块拦路石,没兵没权,他们能做到什么,真的让他们反对考举,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李恪是一点都不在乎这些,他更关注的是,这样的考举比之科举到底行不行。

所以,李恪把这事交给眼前这三人讨论,毕竟接下来的实施,那可都是他们来负责的。

荀汉认真考虑了下,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李恪的这个想法。

李优也附和着说:“眼下若是实行考举,确实能解吐谷浑现在的一个圆环。”

现在的吐谷浑就是在高压下,勉强维持,要不是荀汉两人给李恪收拾烂摊子,指不定会变成啥样呢。

何况李恪推出来的政策,确实吸取了不少后世的考试法宝,比如糊名制,反正李恪希望群里动起来,尽可能的保证考举的公平。

李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慢慢就把这么一个考举的公平性提高到一个相当离谱的地步。

不过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想法也是需要人去推动的。

所以,李优在离开之前,暗示李恪,需要他抓紧把那几十万人都喊出来了。

李恪在李优走后,也是意识到这点,如果真的只靠着原来的吐谷浑人,就算他们通过考试,当了小吏,也很难说他们回去帮哪一方。

究竟是帮助李恪,还是他们同族的吐谷浑人,还真的不好说,毕竟上位者的光辉,总就会有照不到的地方。

李恪也不再耽误了,立马在脑海里呼唤了自己的霸业系统。

看着里面丰厚的奖励,快要开心死了。

忍着内心的窃喜,李恪在心中默念,“领取秦少府工匠30万。”

“领取南宋末二十万军民。”

“领取造纸术和印刷术。”

“……”

李恪考虑了下,让这些人们出现在伏俟城相对不远的地方,只要没什么人直接看到,李恪就稍微放心很多。

这一下,本来李恪身上那座统治阶层,或者说知识分子阶层太少的隐忧,总算是能被解决了,在李恪看来,应该可以闲下来一段时间了。

他本人也打算做一个修整,调整下自己,好好过完这个冬天。

李恪领完这些,心里松了口气,但为了慎重起见,他就让李优带着一万骁果军到伏俟城三十里外的地方迎接他们。

纷纷扰扰一天后,这些遗民都接了过来,但伏俟城反而有些显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了。

李优就决定让原本识字的南宋遗民们百人为一组,到伏俟城附近的各个城池当吏员,也算是补充人手。

再挑出来一批学识更好的,专门教这些吐谷浑人学诗书,感受文化的熏陶,这一块,这些人也都挺乐意的。

原本南宋小朝廷里的那些官员,经过李优三人考察,适合当官的,就被拉到伏俟城里,当官。

将作监的匠人和秦少府的人编在一起,研究造纸术、印刷术,还有军械制作等等。

这些具体的事务安排,李恪统统交给李优他们去干了,他自己落个清闲,不然这么多事务都要他一一下达命令,那真的是要把他累死。

‘圣天子垂拱而治’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统治方式,毕竟被他召唤出来的,对他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这下可是把李优他们三个累得够呛,又是要准备开国大典,又是要安排几十万人的分配,和衣食住行,还有原本吐谷浑的各种俗务。

好在南宋末的那批官员给他们帮了点忙,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治理一县的能力的,现在强行提到治理一国,虽有不足,但上面还有他们三个盯着,问题也不大。

就这样忙了半个多月,本来定下的开国之日也要到了。

李恪坐在原来的吐谷浑王宫之中,这里的陈设他也都没做什么改动,即便是以后登基称帝,李恪也不愿意再建新的宫殿,太耗费民力了。

下面的官员一个个向他禀告政事,这也算是一次小朝会了。

“启禀殿下,天坛已经建好,只等明日昭告天地四方。”

“启禀殿下,衮服并天子冠冕已由少府制备完善,今日献入宫内。”

“启禀殿下,原吐谷浑的军将已经筛选完毕,共计二十万,已在各地驻扎完备。”

“启禀殿下,移风易俗之事,也已经传布下去了,目前伏俟城内,已经是汉语作为主流,其它城池的推进可能慢一些。”

“……”

汇报的官员有宋末召唤而来的,也有原来吐谷浑的大臣,他们看向李恪的眼神都是一片狂热。

那些南宋末年,即将在崖山蹈海而死却被李恪召唤过来的,自不用说,他们对李恪是一万个崇敬。

而原本的那批吐谷浑的王公大臣们,最开始对李恪是畏惧和仇恨,但因为李恪率军一战定伏俟,随后陈晔、李嗣业等人勘定四方,让他们心中的小心思少了不少。

等到李恪砍了西突厥可汗,火烧金山的消息传来,他们对李恪就有一种崇拜了,游牧民族强者为尊,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

而李优和荀汉等人的治政之能,也让他们意识到,李恪时可能真的成为千古一帝,践祚天下的。

这让这些原本投降的人,心中生出一片火热。

毕竟李恪想要吞并大唐,定鼎天下,总是要人才的,现在若是能多表现下,未来可能就是一个国公之位了。

说到底,吐谷浑和大唐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就是大唐的一个伯爵,也比吐谷浑的王爵过得舒服。

李恪听完他们的汇报,笑着说。

“大善,还望诸位与我同心,砥砺前行,开辟一番伟业。”

底下的大臣们轰然应诺,然后依次退出了大殿。

处理好这些琐事,李恪才揉了揉脸,换了副心情,往王宫的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