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袁世凯以大清钦差的身份,在朝鲜当起了太上皇,但是日子却不好过

袁世凯得到那个消息,大惊失色,心想:想不到我百般防备,还是被这对夫妇给玩了。他马上给李鸿章去电报,说了李熙夫妇的阴谋,然后带兵入宫,劈头一把抓住李熙的衣领,大吼起来:你跟我玩阴的是吧?你告诉我说派人去西方学习,可是他们却是以使臣的身份去和西方各国照会的!信不信我现在就废了你!

气归气,袁世凯其实没本事废了李熙,废立一个藩属国的皇帝,得朝廷说了算,他袁世凯没有这样的权力,再者,朝鲜上下,暂时还找不出可以替代李熙的人。

就在袁世凯对李熙发飙的时候,李鸿章给李熙的电报也到了,在电报里,李鸿章要李熙立即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这种邦交的国事,必须事先向大清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请示,得到批准后才能派出使臣。

其实,大清并不在意朝鲜派人出使外国,只是没有经过大清认可,等于抽了大清的耳光。

李熙原本就是个懦弱的人,被袁世凯的盛气凌人和李鸿章的电报吓坏了,哭着说:现在他们已经派出去了,怎么办呢?

袁世凯给出了一条建议:让他们先去大清国,向李中堂和太后老佛爷谢罪。

李熙还没想明白怎么做,李鸿章的第二封电报就到了。李鸿章毕竟站得高望得远,考虑到如果强行逼朝鲜,会有失大国封风范,于是给出了一个建议:李熙下旨给朝鲜出使大臣,每到一国,首先谒见大清驻该国公使,然后由大清公使领着朝鲜使臣去该国外交部门。

李鸿章的这个建议还是很不错的,既维护了大清的尊严,也顾全了朝鲜的脸面。但是李熙居然没有把这个建议吩咐下去,直说大清国知道朝鲜派出使臣的事,现在很生气。于是,到了美国的朴定阳躲在宾馆中不敢出去,赵臣熙到了香港,不敢再往前走了。

袁世凯得到消息,以李熙的名义给朴定阳和赵臣熙去了电报,命他们滚回来。

就这样,两个朝鲜使臣灰溜溜的回了朝鲜。这两人一回来,就被袁世凯逼着李熙给撤职查办了。

袁世凯在朝鲜执行的是一条铁腕的强势路线,做得可能有点过分,有点不择手段。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对大清的忠诚!是维护大清的尊严。

在朝鲜君臣的眼中,袁世凯是祸胎,但是在慈禧老佛爷和李鸿章的眼里,他是个治世能臣!

遥想当年,生擒大院君,袁世凯是有功的,而且起了不小的作用。接下来,袁世凯帮着李熙、闵妃两口子训练新军,帮着闵妃对付开化党,帮着闵家人重操权柄。另外,他的两个老婆,都是闵妃的妹妹,按理说,他和李熙一家关系应该是不错的。

事实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那个时候的朝鲜,其实是中西方列强的博弈场,俄国和日本支持闵妃他们,美英诸国由于不愿沙皇俄国坐大,反而支持大清。英国的驻朝总领事朱尔典,就与袁世凯的私交很好,两人的朋友关系维持了30年,直到袁世凯去世。(英国在朝鲜美英什么兵力,袁世凯手下有上千亲兵卫队,英国人想着一旦朝鲜内乱,还指望着这个朋友帮忙救命)

在诸多大国利益的角逐下,袁世凯的日子其实很不好过,沈夫人在国内老家,身边也没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郁闷得很。

小日本和沙皇暗中勾结,偷偷搞事。这两个国家都想把朝鲜作为跳板,吃掉之后再打大清的主意。袁世凯清楚和闵妃夫妻之间的矛盾,迟早一天会爆发,所以有必要控制一部分兵权。但是依朝廷给他的权力,是让他去监督李熙夫妇治国的,并没有让他染指朝鲜的兵权。没事,他有办法。他不是“监国”吗?他利用监国的权势,逼着李熙撤换掉那些与日本和俄国关系密切的大臣,换上亲近大清的人,特别是兵权那边。这样一来,整个朝鲜几乎都被他控制了。

现在,李熙和闵妃的行为已经不符合大清的国家利益了。所以,袁世凯开始支持另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几乎快被遗忘的大院君。袁世凯收买了很多王宫里的宦官,对李熙夫妇进行24小时的全方位监控。

他以大清钦差的身份,在朝鲜当起了太上皇,事事必须过问。

闵妃和他男人都愤怒了,两人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撵走袁世凯!他们给大清朝廷上折子,述说袁世凯的种种不轨行径(有些是子虚乌有的),要求大清另外换人。随后,朝鲜驻华官员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请求李鸿章换人。

金明圭知道李鸿章器重袁世凯,他玩了一招,那就是在大清朝臣中找几个人,直接向慈禧老佛爷上折子,弹劾袁世凯。

社会上有一种现实,那就是大家都是穷人的时候,一团和气,关系也很好,一旦某个人突然有钱了,财大气粗起来,其他人则看不惯,恨不得此人生病而死,恨不得此人立刻财去人空。

张謇就属于那种小人,他和袁世凯在朝鲜共事的时候,关系还不错,如今袁世凯混得比他好,心里就不舒服,想着怎么样整垮袁世凯,一听到朝廷内有风声攻击袁世凯,立马加入那个行列,还身先士卒,上折子述说袁世凯的飞横跋扈,说要是再让袁世凯在朝鲜混下去,不知会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

而另一个人物张佩纶,也上折子攻击袁世凯“侈然自大,虚骄尚气,久留朝鲜,于大局无益”。

张佩纶这个晚清名臣,以弹劾大臣而闻名,就是看到谁不爽,上折子弹劾。当初在李鸿章面前替袁世凯说好话的人是他,如今在老佛爷面前说袁世凯千百般不是的,也是他。兴许上次他自认为帮了袁世凯,老袁家没有及时给他送礼,这次要给点厉害,让袁世凯瞧瞧,以免老袁家忘记了他。

袁世凯知道张佩纶弹劾他,连忙给堂叔袁保龄写信,将长女袁伯祯,和张佩纶的堂侄张人骏之子,定下娃娃亲。这张人骏是李鸿章的女婿,时任广东布政使。

张人骏和袁世凯结成儿女亲家之后,当即给张佩纶去信:叔,我岳父李中堂很器重袁世凯,袁家是士族,根深蒂固,袁世凯是去是留,由我岳父做主,你就别瞎闹了。

那意思很明白,你要是再闹,那就是跟我作对,跟我岳父作对。

张佩纶虽说弹劾别人,经常上瘾,但是对于李鸿章,他还是不敢乱来的。于是又给慈禧老佛爷上折子:袁世凯虽然侈然自大,虚骄尚气,但是在朝鲜这么多年,通晓那边的局势,要想稳定朝鲜,还真找不出比他更适合的人。

为了袁世凯的去留,慈禧还专门开了一个小会,在会上,李鸿章力排众议,不仅让袁世凯继续留朝任职,还建议给他更大的便宜权。因为李鸿章知道朝鲜的局势很恶劣,袁世凯必须用铁腕手段,才能镇得住。一旦发生兵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如果等朝廷这边的旨意过去,只怕错过时机,不可收拾了。

对于李鸿章的建议,慈禧只说了一个字:准。

于是,袁世凯多了一个“总理交涉通商大臣”的职称,领二品衔。

袁世凯尝到了结亲带来的好处,于是就奉为势力发展的一种精典手段,在这之后,他不断用结亲的方法,将袁氏家族的势力发挥到最大。不说他的那些堂兄弟,就他本人的儿女亲家:吴大澄(湖南巡抚)、端方(两江总督)、孙宝琦(内阁总理)、杨士骧(直隶总督)、陆建章(陕西督军)、薛福成(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荫昌(兵部尚书)、黎元洪(民国副总统)、周馥(直隶总督)、陈启泰(江苏巡抚)、陆宝忠(吏部尚书)……

大家看一看,每一个人就是一方势力,袁世凯利用结亲的方式,将这些势力很好的利用在一起。

且说日本那边一看朝鲜没法通过正规的渠道赶走袁世凯,于是就想出了另外一招:暗杀!

早在几年前,袁世凯就预防到遭人暗杀,而且这项预防工作,随着朝鲜的局势越来越紧密。他出入有大批的亲随卫队,饶是如此,袁世凯还是遭了几次袭击,所幸他的亲兵卫队努力保护,加上他身穿护身盔甲,才保无恙。

日本的忍者最擅长的就是暗杀,来无踪去无影,一击成功,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袁世凯。

袁世凯也知道日本忍者的厉害,你不是会飞檐走壁吗?那我就在屋脊上挂铃铛,还安上灯笼,照得一片透亮。即便这样,还是有武功很高的忍者潜了进来。可是进来之后,他们晕了。

袁世凯的住处就像一座大王府,房间很多,分不清哪里才是主卧室。有一次一个忍者抓住袁世凯(袁世凯穿着普通人的衣服),问袁世凯住在哪里,袁世凯随便一指,接着偷偷拔出身上的枪,抬手就是一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是子弹?那个忍者临死的时候,朝袁世凯射出一枚有毒的暗器,可是袁世凯有护身盔甲,根本伤不着。

从那以后,袁世凯晚上睡觉,都搞几个房间和地方,有时候和下人们挤在一起。连闵氏和那几个朝鲜大美女,都不知道要不要服侍他。

袁世凯铁腕控制朝鲜的这几年,也是朝鲜政治问题最为严重的时候。他虽然由于其年轻气盛而采取一些过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

此刻的袁世凯,就像站在一座随时都会爆发的活火山上,他只注重于朝廷上的对决,却忽视了民间的力量。

一股足以推翻李氏王朝,威胁袁世凯生命安全的民间力量,正在悄然形成。(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