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借势而行,曾国藩为了进翰林院,要烧三把火

在中进士之前,曾国藩都叫曾子城,是他爷爷曾玉屏给起的,这是取“诚”字的谐音,寓意为人要真诚。

说句实在话,这名字还是不错的,而曾国藩从书中悟出的那五个字的人生哲理中,“诚”字摆在第一位,待人以诚,方显人心。

在中进士之前,曾国藩没想过要改名,这个子城的字,他用了二十七年,一直都很顺当。为什么他在中进士之后要改名呢?

其实很简单,为了避讳。

他要避谁的讳呢?

一般的情况下,臣子和百姓起名,都是避皇帝以及皇家人的讳,那是封建朝代的规矩。学子们在考试的时候,文章中上若牵扯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中的某个字,都要缺笔画,以显尊重,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即便是学子一时之间忽略了,有的丢掉了功名,有的甚至连性命都丢掉。

清代从康熙到乾隆,都盛行了一阵子文字狱,一首诗里某个字用得不当,被人检举揭发,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一家人死得太冤了。

曾国藩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写的文章当然不会出事。

作为一个名人,一举一动都会受人瞩目。曾国藩要进翰林院,他已经想好要烧三把火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把新官上任用的招数,用在了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了。

第一把火已经烧了,光有文章给诸位大人们看,还不够,要傍上穆彰阿那棵大树,就必须让穆彰阿对他刮目相看,所以他要烧第二把火。

他早就知道,穆彰阿的字叫“子朴”,如果他一直叫“子城”,从某种方面去考虑,似乎与是穆彰阿同辈之人,以后再官场上混,一旦被一些有心人拿来做点文章,那可就大大的不妥了。

所以他决定改名。改为曾国藩,意思是“国之藩篱”。

第二天,曾国藩就以新科进士的身份,给礼部和吏部上了文贴,声明自己原来叫曾子城,现在改名叫曾国藩了。举人中了进士之后,在礼部和吏部都有了名字,今后就是朝廷的人。朝廷会安排工作,该去哪里任职,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新科进士突然改名,那可是一件大事,因为人家都已经把你的名字录了档,现在变来变去,那不是增加别人的麻烦吗?

可是曾国藩不是普通人,也清楚这么做,会令礼部和吏部的官员讨厌,可是他在书帖中写得很明白:……学生愚钝,不知中堂大人名讳,此子城二字虽祖父所赐,然天理昭昭,师生名讳相冲,恐有不敬之举,故改名以尊恩师……

他说得很有道理:我的名字是祖父给的,非本人的意思,我之前不知道中堂大人(穆彰阿)的名讳,现在知道了,立马把名字改了过来,以尊敬恩师。

穆彰阿是这一科的主考官,按规矩就是他的老师,学生的名字和老师的相冲,确实有些不妥。再说了,曾国藩借用穆彰阿的名义改名,谁敢说他做得不对?谁敢不让他改名呢?

就这一改名,惊动了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当然,也惊动了穆彰阿本人。穆彰阿一想:这小子不错啊,还没有正式拜入我的门下,为了尊敬我,连名字都改了,这样的人我不好好栽培,我栽培谁呢?

所以,曾国藩的第二把火,烧得穆彰阿心里暖烘烘的,把挡住自己前程的荆棘,都烧掉了。

要想进翰林院,光有两把火还不够,还要烧第三把。他烧的第三把火,是烧给当今皇上看的。

三甲进士之后,按例要去拜访老师,就是负责本科考试的其他官员,一一拜访过去,最后才拜主考大人(穆彰阿)。

曾国藩跟着其他中榜进士去拜老师的时候,仍是穿着那身破衣服,手里拿着一本书,是理学先师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进门之后,其他的人都在和老师寒暄,说着谦虚的话,而他却手不释卷,一副非常刻苦的样子,加上那一身破旧的衣服。这种与众不同,怎么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呢?

曾国藩虽然穷,可他中了三甲进士,那是湖南的光荣啊!湖南的同乡们怎么会再让他穿得那么落魄,那不是打湖南人的脸吗?所以肯定有人给他送银子,劝他买一件新衣服。

新衣服肯定有,只是他不愿穿,最起码不愿在人前穿。

虽然地位今非昔比了,可是志气不能改,必须仍旧那么俭朴。用他自己的话说:得意时候别狂妄。

曾国藩拜老师都穿着旧衣服,还不忘专心看书,这件事再一次传扬开来,成为趣谈。

当然,像前两把火一样,也会烧到宫里去的,皇上肯定会听别人说的。

曾国藩在上次来京城考试的时候,就知道道光皇帝是个讲究节俭的人,虽然皇帝打个补丁都要花三五两银子,足够买好几套衣服,可那是内务府的官员在腐败,跟道光皇帝的俭朴初衷扯不上关系。

既然皇上喜欢俭朴而刻苦的人,曾国藩就是要做那样的人。迎合上意,才是真正的为臣之道,为官之道。

烧完三把火,曾国藩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件事,他必须去做。(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