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鼓浪屿真 · 吸猫“海”堂

怀着再遇到机场那群小伙伴然后印证一下“地球是圆的,兜兜转转总会相遇”的微妙心情,我们仨迫不及待的开启了鼓浪屿的一天。作为十年前的文艺天堂,鼓浪屿是神一般的存在,当时,“小众”的热度堪比现在的“内卷”,很多文创的idea和品牌都是从那时兴起,逐渐走进青年群体。在做攻略时,鼓浪屿的这一天相对来说属于特别自由散漫,整整一页旅行攻略上仿佛只有两个大字:溜达。

并不是我不严谨不鸡血了,而是所有目的地的行程和打卡目标都能被“溜达”串起来。鼓浪屿岛不大,一天就可以转完全程,不仅能够打卡所有当红炸子鸡店,还能悠闲欣赏海上小岛的惬意时光,更重要的,是可以一直一直一直撸猫。

印象最深的是从未体会过的南洋气息和宗教风情,这样说或许有些奇怪。但从小我的记忆中,接触到的信仰以佛教文化为主,小时候也常常有僧人直接上来敲门“化缘”,还记得外婆都会给他们一些饭食,教我慈悲心。在鼓浪屿看到的基督教文化为主的建筑和活动,是我第一次沉浸式的体验(当然,后来在到香港读书的时候沉浸式的接触到更多此类文化)。岛上好几座教堂,天主堂、三一堂等等,每一座我都要进去坐一会儿,面目虔诚的双手合十祈福。虽然谈不上信仰,却用行动在认真践行“心诚则灵”这件事。也是第一次完整的看到圣经中最为知名的“爱的箴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好美。

后来了解到,基督教的一大要义就是要传教,幸福是需要传递的,才能让更多人沐浴到信仰带来的力量和感恩。而那安静的几分钟,我默念着自己的愿望和期待,更像是把自己的目标给自己朗读一遍,再次坚定信心和方向,并获取了某种未知的力量。

在我与外界隔绝的那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味蕾最大的小C和兔兔则在孜孜不倦的穿行于弄堂小巷,寻觅攻略中记载的那些必吃美食。文创小店每个都极具特色,一点也不雷同。通常,店内装修都是老板精心设计的,虽然都不大,可能也就十几平,但墙壁都是清新可人的马卡龙色系,一定会搭配符合产品调性的食品,比如巧克力糖的店铺里“站”了好几个胡桃夹子大型玩偶,赵小姐的茶与馅饼店里垒起了baby蓝的糖果盒子,虾米堂里是至今也仍然很火的原装红色小人艺术装置。街上很多小店都摆有印章,这当然也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回忆部分:在自己带的本子上盖章印章,或者在店里的墙上留下来过的便利贴。

购物和走走看看的体验真的让人神清气爽,走了可能有三万步了,并不觉得累。中间碰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我们还悄悄溜进去听了一场厦门大学音乐系学生的毕业演奏。哇,毕业季听毕业曲,那就当是专门为我们演奏喽~~

鼓浪屿各处的大榕树下或者私宅的墙边都有猫出没,安静又惊喜的那种。好几次我们正在拍照,突然发现旁边就是一只胖橘猫,立刻靠近它一起合影,而猫猫们通常也会大大方方的打个哈欠,心情好的话搞不好还会露肚皮打滚,我们当然撸起来毫不客气。原来在那时起,虽然猫这种生物还没有成为治愈人类的“神”,但我们也无法抵御和它们短暂相处中吸收到的那种愉悦和满足感。而今,在大城市还要买票去吸猫的风潮下,想必鼓浪屿的猫猫们得到的尊崇会更胜一筹了。

港仔后海滨浴场是我们消磨了两个小时的地方,也是在厦门看到最久的海,港仔后的沙滩特别软,沙子细细的,是特别容易灌倒鞋子里还倒不出来的那种,所以我们换上了夹脚拖方便“奔跑”。沙滩的坡很缓,浪花特别平淡,十次里有八次向往上冲都会失败的那种,可以放心的坐在比较靠海的下面欣赏风景。

坐在沙滩上聊天,小C直接睡了过去,我和兔兔说着大学的事情特别是一起考研学习时的事情。因为当时我偷偷喜欢考研自习室里的一个男生,兔兔特别勇的帮我要到了联系方式,但我挫败的收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拒绝,又隐隐的希望能和他今后的人生有所交集,当然,现在看来这种过于表面的情窦初开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当时喜欢他的理由。

聊到毕业之后的计划,我和兔兔约定不管我们在哪个城市,每年都一定要一起旅行一次。但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个约定在毕业差不多两年左右就失效了。人生轨迹的交错与分离,不可能由人为的意志力阻挡,很多时候即使有旧日情分牵绊,也很难从各自都已经挣扎到没有喘息出口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拼凑一段纯粹的相处时光。后来,我在北京、兔兔在西安,她结婚生子、我一直单身;她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我不安分的工作两年又辞职去读书。我们的人生再也没有了恰到好处的交集,我们的友情也停留在了最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