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大明定国红尘风云酷 第一章 风云际会天1

牧牛儿朱元璋历经人世艰辛坎坷,因为家破人亡,不得已出家皇觉寺,却又受尽了欺凌……

朱元璋在四处托钵朝不保夕的数年游方僧生涯后,只得投奔舅父郭光卿,不想仍是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于是马秀英因暗中相助而让两人有了那份千古经典爱情……

大盐枭郭光卿因为抗税起义而被杀,为他复仇的郭子兴初战成功,在接下来的取濠州战役中,朱元璋的智勇过人开始让他崭露头角,尽管他是以众多无辜的西觉寺和尚的生命为代价的……

为了收服朱元璋,郭子兴不仅让他总督军马,而且还在中秋之夜设下了温柔陷阱……

因为小人作梗,无能又胆小的郭子兴又要计杀威望日重的朱元璋,不想却被一个他最最意想不到的人给泄了秘……

1、磨难出雄才

那一年,朱元璋十八岁。

那一年,是元王朝最后几年中的普通一年,这个时候的国家统治者正是元王朝最末时代的那位有名的昏庸无能的君王顺帝,不过这个时候,这个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帝国并不知道它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历史已经让它的埋葬者都长到十八岁了。

那一年,朱元璋还在凤阳。凤阳在这一年里人祸继之以天灾。这一年是朱元璋命运的转折点,没有这一年就没有日后成为一代开国之君的朱元璋,没有这一年,朱元璋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在乡间牧牛的聪明的庄稼汉,但是历史没有这样安排,历史通过这一年让朱元璋从此背离了那似乎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的庄稼汉的人生轨迹,他在这样如此倒霉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艰难到了极点的一年以后,一步步地走进了历史大舞台,从此成为了千秋风云人物。

朱元璋的父亲世珍老汉是个普通的庄稼汉,他和所有的庄稼汉一样,先是娶妻来家,然后就生子,生了一个又一个,朱元璋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免不得费用日增,任凭他们一家人如何勤且俭地度日,无奈时难年荒,入不敷出,单靠着世珍老汉一人,哪里养得活这么大一家人?今日吃两顿,明日吃一餐,忍饥挨饿终究不是个了局,世珍老汉便命三个年长些的儿子,到别人家里做佣工,只留元璋在家。

幼年的朱元璋没事儿时常到皇觉寺玩耍,寺内的长老喜欢他聪明伶俐,便教他认字习文,朱元璋过目便知入耳即熟,到了十岁左右,居然将古今文字,通晓了一大半。若非如此,他后来如何能解识兵机晓明政体?可是残酷的生存现状没有给他悠闲读书的机会,十岁的朱元璋便开始自谋生计了,谋生之法便是给人家牧牛,这段生活为朱元璋在日后得了个著名的外号——牧牛儿。

转眼间那一年就来到了,这一年濠泗一带大闹饥荒,兼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朱世珍老夫妇相继病逝,不久朱元璋长兄朱镇又罹疫身亡,家中一贫如洗,连备办棺木的钱都没有。谁料祸不单行,朱元璋二哥朱镗、三哥朱钊又染上了疫病,一同去世,诺大的一户人家只剩了他与嫂子、小侄儿两三人,相对涕泪满襟。十八岁的朱元璋由悲伤而沮丧,日夕彷徨,辗转踌躇,无路可走中忽然决定投皇觉寺剃度为僧,那样倒也免得许多苦累。

皇觉寺长老可怜朱元璋少年落魄,便收下他做了僧徒。不曾想没多久那长老便圆寂了,寺内众僧瞧不起朱元璋,逼得他昼不得食,夜不得眠。到底是年少气盛,朱元璋忍受不了了,就在一天晚上,悄悄偷了大雄宝殿上的大香炉,背起来一口气跑出村口。直直跑了大半夜,天色已渐渐发白了才停下来。朱元璋一路狂奔,又背着一只大香炉,身体自然很是困倦,瞧见路旁一个土地祠,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走进祠中,往神座下一倒身,朱元璋那年轻的身体还没有等歇息下来,喘匀几口气,竟然就呼呼地睡着了。

等到他惊醒过来的时候,手脚早已让绳子给捆个了个结结实实,睁眼一看,正是皇觉寺里的几个和尚。他们一面绑了朱元璋一面说:“他偷了寺里的东西,理所应该把他当贼办了,咱们现在马上就把他送到官衙里去!”说着,两个和尚抬起朱元璋,就往大路上走。

这时候路上早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说这样的一个相貌端正举止机灵的少年做贼,真是有些可惜。朱元璋听了,心里不禁万分懊悔,可他倔强的性格决定了他只是一言不发,于此尴尬的情形中。正在这时,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在赶着叫喊,那几个和尚忙回头看,原来是皇觉寺里的主持悟心。这个新任主持悟心本来承继上任善待朱元璋的衣钵,也是很好地对待朱元璋的,可他也无法约束住众僧不在他跟前时对朱元璋的作贱。悟心一跑到跟前,就忙叫放了朱元璋,那几个和尚不敢违拗,只得把捆住朱元璋手脚的绳子解开了。

悟心一面吩咐他们把那只香炉抬回去,一面对被释放的朱元璋说:“你这是要到哪里去?你没有盘费,可以和我明说呀,为什么要偷寺的东西?况且这香炉,是五代时所遗,又是公家的东西,倘或村里查起来,叫我怎样应付呢?”朱元璋仍是不作声,万分的感激使得他加倍的懊悔变成了万分的惭愧,让他默默地听着听着,就把头低下了。

悟心说罢就从衣袋里取出几钱银子来,递给朱元璋道:“你且先拿去吧!既然你不愿在我寺中,到外面云游一番也好。”朱元璋这时真的不想接这几钱银子,因为万分的惭愧让他感觉自己实在没脸收下,可自己的现实又是身无半文,一分钱逼死英雄汉,没奈何,只得低着头老厚着脸皮接过银子,向悟心谢了一声,回身便走,当其时,他的头低得不能再低,而心里的感激与惭愧却满得不能再满。

朱元璋在此后的日子里托了钵盂,越水登山,云游四方,随处募食,餐风露宿,行脚僧的困苦真是说不尽。运气好的时候,遇着些善良大方的施主,但究竟仰食他人,朝不保夕,让朱元璋的心里仍然很不是个滋味;运气坏的时候便险些做了沟中瘠、道旁殣。可不论怎么样艰难困苦,朱元璋都咬定牙关坚强地活着。是的,他就是这样顽强地坚持活下来,不肯转入轮回,心里那满得不能再满的感激与惭愧伴随着一份古老的信仰在激励着他: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千古经典爱情

朱元璋在过了三年多这样的生活之后,仍旧是一个光头和尚,袱被外无行李,钵盂外无长物。光头和尚朱元璋于是停止了云游生涯,返回了皇觉寺。

这个时候的皇觉寺已是尘丝蛛网布满殿庑,香火沉沉,禅床寂寂,据邻人介绍说原因是,连岁荒年,寇盗四起,民生凋敝,米珠薪桂,哪有什么余力供养这一班游手坐食的僧侣,于是僧侣们不能熬清受淡,便统同散去。

朱元璋于是便暂作住持,住在了皇觉寺里。又是三四年后,朱元璋决定投奔舅父郭光卿,听人说舅父如今在滁州混得很不错,朱元璋寻思舅父没有儿女,自己若去,一定会很喜欢。等到积蓄了些川资,朱元璋不日就上路了,此一去便开始了他的辉煌生涯。

果如听说的那样,这个时候的郭光卿在滁州做着盐贩生意,手下竟有一两千个帮手,真是轰轰烈烈。郭光卿见了朱元璋非常欢喜,也果然如所料想的一样。只有一样是朱元璋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郭光卿时常在外,朱元璋住在家里,一家大小,差不多没一个人看他顺眼的,尤其是郭光卿的堂房侄子,见朱元璋来了,深怕郭光卿收他做了螟蛉义子,将来分去了家产,越发把朱元璋当成了眼中钉,常常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和那些势利眼的婢仆们串通好了不许朱元璋吃喝。

朱元璋于是天天得挨个一两顿的饿。朱元璋几番也如当年在皇觉寺一样忍耐不住,可是为了不再受那惭愧的折磨,以及心里那尚还有余温的曾经的感激,他决心要让那样的懊悔不再出现第二次,他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他相信他会克制自己成功的,他一直深深地认定了一个理儿,那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个人就将一事无成。

而这一切在郭光卿的养女马秀英姑娘的眼中,却完全不是这样,她看到的是一个无辜而有志的好青年,备受折磨却行为端庄,这也就更发显出了那班小人的短视无聊和残忍,这如何不让她敬佩,这样的人还是她第一次在生活中碰到的。于是秀英常常暗中偷点饼饵什么的给朱元璋充饥。朱元璋凭借秀英的帮助,就这样一天天勉强地混着时光度着岁月。不必说的是,在朱元璋的心上又有了一份也是万分之量的感激,这感激自然是对马秀英的。在感激之外,朱元璋开始留心秀英的一切事情,诸如她如何成为郭光卿的养女的。马秀英的身世问题不久就让元璋给弄了个一清二楚。

原来当年在郭光卿寒微之时,曾与宿州马公为刎颈之交。马公家住新丰里,富甲一乡,只因马公慷慨仗义乐善好施,所以把个诺大的家业弄得日渐衰落,以至于贫困艰难起来,他的妻子郑夫人在这样的家境中生下一女,这便是日后青史留名的大脚皇后马秀英。郑氏没多久便病逝了。后来马公因为杀了人躲避仇家,临行时把爱女托付给郭光卿。郭光卿把秀英领回家中,视同己出。后来听说马公客死他乡,郭光卿越发怜此女孤苦无依,在抚养教育上也就越发用心。

于是郭光卿授以文字,郭光卿妻子李氏教以针黹,这个未来的国母马氏自小便聪慧过人,一经指导,无不立刻领会,这一点与明太祖朱元璋,恰是不谋而合。到了年将及笄,她已出落得身材窈窕,容貌清秀,神情端庄,秾而不艳,美而不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急事,总是举止从容,从不见她疾言遽色。那一种幽婉的沉静的端淑的言谈神色举止,的确是国母风范。

虽然郭光卿很是善待秀英,但秀英在郭光卿家里也不是个得宠的人。郭光卿的妻子李氏为人十二分地悍恶,婢仆们但凡有点过错,举起皮鞭就责打,有时打得那些当小丫鬟的女孩子们,杀猪般地嚎叫。可任凭其皮破肉绽鲜血淋漓,李氏竟半点怜惜的意思也没有表现出来,由此她家法的严厉也就可想而知了。秀英在没人的时候,便和朱元璋诉说着苦楚,两人表面上看真是同病相怜,可是在内心里,他们都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好象还不仅仅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的。

有一天晚上,秀英因朱元璋没捞着吃晚饭,便悄悄地到厨下偷烘了几个面饼,烘好了拿着才走出内厅,不想恰恰撞见郭光卿的妻子李氏,秀英心里一着急,忙把饼往怀里一揣,可那饼烘得滚烫,又是初秋的天气,她只穿了件单薄的衣衫,热饼放在怀里,怎么能不直接烫到她嫩嫩的肌肤呢?那份疼痛可真是火烧火燎的一般,秀英痛不可当,差点跌倒,“哎呀”一声就失声叫了起来。

李氏一见,忙走近问什么事,秀英只好忍着疼痛,扯谎道:“我刚才走出厅来,猛然瞧见天井外面,一只斑斓猛虎趴在那里,吓了我一大跳……”李氏一点也没有从这话中听出半点谎味,于是便回头向天井中看去,此时天井的大石上,正是朱元璋在那里打瞌睡。李氏是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平时很迷信,听了秀英的话,心里暗想道:“古时那些拜相封侯的人,每每有金龙和猛虎这样的异兆出现,难道元璋这孩子也要不是个平常人吗?倒真不敢轻视他,看来以后还多多善待他为是。”于是李氏自那天之后,对待朱元璋便不象以前那样刻薄了。

朱元璋在郭光卿家中就又过了一年,这一年他的处境总算好得多了。可是秀英却在这一年中痛苦极了,自从那天晚上被热饼灼伤了胸口,开始只是乳尖上被饼灼起一个浆泡,不想竟然渐渐溃烂,一天厉害一天,并且这伤处恰在**上,女子的**是最经不起痛苦的,秀英有时痛得彻夜不眠,泪水不知多少次打湿了枕头。足不能出户她不敢在凶悍的李氏面前说,见了朱元璋却又害羞不便提,因此她的伤就一直也就没法得到治疗。

那天秀英又是疼又是愁,正独自在没人的地方哭泣,刚巧让朱元璋瞧见,便疑她又在李氏手里受了什么委屈,就忙上前去,低声安慰她。平日里朱元璋对秀英又是敬重又是怜爱,那种殷殷的心意和绵绵的真情,自然而然地从眉宇间流露出来。秀英也正是豆蔻初开,立刻就从那无声胜有声中敏感到了,于是两人虽不曾明言,但那一切尽在不言处的美好和甜蜜让两人的心里都非常幸福喜悦。

秀英一言不发,只是啼哭。朱元璋不禁非常心疼,这可是青年朱元璋头一回体会到的感觉,再三地诘问之下,秀英才吞吞吐吐羞答答地把自己怀饼灼伤了**的事,略略说了一遍。朱元璋听了,那份原本就份量很重的感激一下子涨满了咽喉,他一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话来,只觉得一股酸溜溜的感觉,从鼻子管里直通到脑门,忍不住也扑簌簌地流下泪来。

于是接下来便上演了一幕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场面,朱元璋一面轻柔地握着秀英的玉腕,一面垂着泪说道:“我朱元璋如将来得其富贵,决不会忘了姑娘的恩德。倘若日后负心,天地不容!”说罢,便噗地跪了下去,秀英忙盈盈地来扶朱元璋,朱元璋哪里肯起身,两下里使劲儿一拉,倒把秀英姑娘弄得立足不稳,一个趔趄,两人一齐坐在地上。

一缕情丝牵住两颗心,四只眼睛你瞧着我,我瞧着你,说不出的情与意尽在不言中。不言中,朱元璋感觉自己周身上下的血液流速加剧,他无法自制地一把将秀英揽进怀里,顿时一股从未体验过的沁心蚀骨的柔情便溢满了他年轻的生命,秀英羞涩得手足无措,一个劲儿地要从朱元璋怀里挣脱出来。朱元璋附在秀英的耳边柔声低语道:“那灼伤的地方到底成什么样了,让我看看,一会儿我去找些药来给你敷上。”

于是秀英便不再作温柔甜蜜的挣扎了,任凭朱元璋伸手轻轻地解开了胸前的钮扣,露出一角粉红的胸兜,那胸兜上已是脓血斑驳,东一点西一块的。朱元璋再把胸兜揭起,见秀英的**上,溃烂的地方有手掌大小了。朱元璋立刻便心疼得了不得:“溃烂到了这样的地步,得遭多大的罪受多大的苦呀,你为什么不早说呢?”

秀英这个时候倒感觉不出疼痛来,羞涩难当的她低垂着粉颈,待朱元璋一瞧过,就忙将胸兜盖住**,然后慢慢地扣着钮扣儿,那双泪汪汪的秋波,忽闪忽闪地对着朱元璋,想看却又羞于看,不看却又看。

朱元璋再次把她搂进怀里,轻轻耳语道:“我将来一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如果有人胆敢委屈你,我一定要他的命,我一定会把你保护得好好的!”朱元璋的爱情誓言在日后的明朝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笔,他忠于了对马秀英的爱情,却以成千上百条无辜的生命作的代价,帝王的爱情誓言未免份量太重,未免太过于血淋淋。

两人正在依依相对心如醉情如迷之际,忽听得廊前有脚步声,秀英慌忙三脚两步的往厨下去了。这里朱元璋也忙走了出来,幸而不曾撞到什么人,这才把心放下。

流光如白驹过隙间,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秀英的溃伤经朱元璋拿药来敷上,已经全好了,只是**上永远地留着一个疤痕,将来也算是个纪念,日后成为皇帝的朱元璋果然没有辜负他的发妻马秀英。

3、鲜血铸成揭竿举事功

其时元王朝的国廷上,正是奸相撒墩当国,整天只知道剥吸民脂。可怜百姓们被苛税重捐弄得走投无路,于是纷纷落草。群雄争竞,占地夺城,这个辉煌一时的超级大帝国,眼看着自己这座大一统的锦绣山河,被瓜分得四分五裂,却就是不肯降低税赋。在元代的税赋中,最重的要算盐税了,元朝在世祖忽必烈的时候,经由理财家安不哥提议出来,国家便将盐捐视作大宗的收入,传到顺帝手里,他手下的那些贪官污吏本来就是上下搜刮,对此就更是不会手软。官吏对贩盐的税赋越是重越是严厉,贩盐的就越是要私运;走私的越多,一经给官厅捕获,处罪也就愈重。朱元璋的舅父郭光卿作为盐贩的首领,自知做这种危险生意是将军难免阵上亡,在他的数千徒子徒孙中,被官厅捉去治罪的已是不少了,可他已然箭在弦上,想回头是不可能的。

滁州与凤阳相去不远,那一天,郭光卿的几十艘盐船,驶过凤阳地方,被凤阳守备李忠孝得了消息,带了五六百个兵丁,去了就把几十艘盐船全部扣留。愤怒不已的郭光卿星夜赶回滁州,将盐船被扣的事,向盐贩们宣布了,众人听说,个个怒不可遏。

“现在国家的税赋这么重,叫咱们小民如何负担得起!?咱们口里的食给贪官污吏们夺光了,将来咱们就都得做饿殍呀!”郭光卿话犹未了,众头目中一个叫耿再成的便高声大叫道:“官吏既然要咱们的性命,咱们不能不自己保护自己。依我的意见,今天晚上就杀进滁州去,夺了军械,再连夜杀到濠州,把盐船一齐夺了回来,岂不比坐在这里等着受罚受罪好吗!?”

郭光卿闻言倒踌躇起来,说:“这可是灭族的事儿呀,关系未免太大了,大家还是想一个万全之策吧。”头目郭英、吴良齐声说道:“郭首领不必过虑,咱们现有一个好计,不晓得首领肯照办吗?”郭光卿忙问什么好计,郭英指着吴良说道:“咱们吴大哥有个结义兄弟,姓郭名子兴,现在离此十里的牛角崖落草,手下也有一千多人。他平日里很有大志,咱们去邀他前来,举他做个首领,索性大做起来,成者王败者寇,轰轰烈烈干它一场,首领以为怎样?”郭光卿欣然同意,立时便派吴良前去请郭子兴下山,共同举义。

当时的盐篷和兵营差不多,都是盐枭居住的。谁知郭光卿他们商议的时候,事机不密,被一个在州尹衙门里当差的听见了,慌忙赶到滁州的州尹署中告密。州尹陈桓忙忙打轿,黑夜里便来谒见滁州参军陆仲亨,仲亨也不敢怠慢,立时点齐本部人马五百名,衔枚疾驰,飞奔到了城外,将盐篷四面团团围住后,兵丁们就大刀阔斧地杀进篷去。

郭光卿从梦中惊醒过来,看见篷外火把烛天,人声嘈杂,忙跳起身来,就架上抽来一杆大刀。提刀奔出篷门,劈头正遇官兵,郭光卿知道走漏了消息,只有拼死仗着一口大刀,如猛虎般杀将出去。

郭光卿砍开一条血路,冲出了盐篷,只见郑三的尸首已倒在那里。郭光卿这时已顾不得许多,要紧的是赶快逃脱了这里,以便去照料家中。他才走了十几步,瞧见官兵正围着郭英厮杀,陆仲亨手执长枪,亲自来战郭英,因寡不敌众,看看郭英很是危险。光卿大喊一声,大踏步赶将上去,帮着郭英,力战陆仲亨。正打得起劲,忽然横空飞来一刀,恰砍在郭光卿的臂上,郭光卿“哎呀”一声,刀已撇在地上了。陆仲亨借此良机,一枪就向郭光卿的脸上刺来,郭光卿闪身刚躲过,不提防脑后又是一刀飞来,郭光卿的头颅利利索索地就被砍了下来。

郭英见首领被杀,无心恋战,虚晃一刀,回身便走。陆参军指挥兵丁策马追来。郭英且战且走,沿途碰着了耿再成和谢润,都也杀得满身血污,大家不放心郭光卿的家,于是郭英安排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咱们且赶到首领家里去,那时再召集弟兄们,等吴良回来,替首领报仇就是了。”谢润连说有理,回头见官兵已不来追了,只呐喊着在盐篷中捕人。

耿再成和郭英等赶到郭光卿家里,却见门户大开,墙壁颓倒,屋中已静悄悄的。三个人内外找不见一人,什物也抛得杂乱,箱笼颠倒。那些细软物件,好似遭了盗劫一般,都被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又在夜里,也没个地方可以打听一下情况,正在着急的功夫,幸亏郭光卿家里的一个老仆,慌急中躲在门后,他见了郭英和耿再成,认得是主人手下的头目,便走出来垂着泪告诉郭英,原来州尹陈桓带了官兵,把光卿家中老老少少都捕捉了去。郭英气得大叫道:“这贼子如此狠心,等我捉着他了碎尸万段,才算出了胸中这口恶气!”

耿再成却比他冷静得多,他此时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出路问题:“咱们现在到什么地方去落脚呢?”

谢润道:“吴良还没回来,咱们就找吴良去。”三人议定,吩咐老仆管着门,他们便往牛角崖来。走到林外,听得金鼓连天,好似大队人马在那里厮杀。

原来参将陆仲亨杀败了郭英等人,正在搜捕同党,猛听得鼓声大震,一看火把正齐明,大队的喽兵奔杀过来。仲亨便挺枪列阵相待,喽兵早赶到面前,当头一员大将黑盔黑甲乌驺马,手捉宜花大斧,威风凛凛,望去好似天神一般。仲亨才要问,那大将舞起大斧,直奔仲亨,仲亨挺枪挡住,战不到五六个回合,仲亨抵敌不住,勒马便走。那大将马快,赶上来抓住仲亨的衣甲,一把就将他拖下马来,喽兵上前捉了活的。官兵见主将遭擒,纷纷弃城逃命。后面喽兵追杀,喊声连天。郭英等也赶到,见马上那员黑将,一把大斧,舞得飞龙一般,杀得官兵们走投无路,耿再成不禁暗暗喝彩。

忽听东南角上,鼓声又起,火光明处,现出一队人马,帅字旗飘展,正中一位大将,左有徐达,右有汤和。原来正是郭子兴领了喽兵,亲自来到。前面引路的,正是头目吴良。

这边郭英、耿再成、谢润等和郭子兴、吴良等相见并细说了别后发生的光卿和郑三战死、家属被捕的事;那边黑大将已把官兵杀散,绑陆仲亨来见郭子兴,子兴叫他来和郭英等相见,郭英这才知那员黑大将原来名叫胡大海。郭英又和徐达、汤和等互通了姓名。

看到大家齐集一起,吴良建议道:“咱们既然到了这个地方,暂且不要休息,不如乘势攻破了滁州,有了立身之地,就容易做事了。”胡大海非常同意这个建议,高声嚷嚷着:“小弟愿杀进滁州去,捉了那州尹来献上。”

郭子兴摇了摇头:“且慢性急,大家商议计划好了再说。”大海急又愤地说道:“还议什么?总不过厮杀就是了。”郭子兴说道:“如有厮杀,我是会让你去的,此刻用不着你多嘴。”大海听了,便撅着嘴立在一边,果然不再说什么了。

耿再成献计道:“现放着的一个好机会为什么不利用呢?那样的话,得滁州真是易如反掌。”郭子兴忙问是什么机会,再成道:“咱们擒住的那个参将,只要说得动他投降咱们,叫他去骗开城门,滁州不是唾手可得吗?”

郭子兴连说好,然后等喽兵一推上陆仲亨来,郭子兴就连忙下座来,亲自给他解开捆住双臂绳索,口中同时说:“部下人无知,得罪了将军,真叫俺心不安。”胡大海见郭子兴放了仲亨,便出来抗议:“我好不容易把他捉了来,为什么轻易就放了他!?”说得陆仲亨十分惭愧,郭子兴自然会在正是时候的时候喝斥大海说:“乱世英雄,胜败常有,俺们将来要共图大事,你这黑厮懂得什么!”

然后郭子兴又喝退了大海,邀仲亨上坐,置酒相待。郭英、耿再成做陪。席间耿再成望着仲亨说道:“如今天下大乱,人人可以争雄。我看将军相貌堂堂,怎么不自图大事,倒去给蒙人尽忠,彼非我族类,却占我汉人天下已久,百姓个个切齿痛恨,咱们何不趁此机会弃暗投明,他日匡扶真主,博得个荫子封妻,流芳千古,不比帮着异族要好上百倍吗?”

陆仲亨听了,起身拱手道:“非足下一言,我还真没看到这一步呢。足下一言,真是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倘蒙收录,愿效命帐下。”郭子兴、耿再成见他这样说了,自然非常高兴:“得将军这样,可算是百姓之幸,更是我等之幸!”郭英乘机忙说道:“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行动吧!”

于是即刻点起兵马,叫陆仲亨做了前锋,后面郭子兴的大队,缓缓地跟随着。到了滁州城下,天色已经微明,只见城门紧闭,城垛上密布刀枪。仲亨一马驰到城下,高声叫道:“我已回来了,快开城门。”城上兵士认得是本城参将,忙来开了城门。仲亨领兵入城,郭子兴的大队也一拥而进。陈桓这时还在署中,得了信正往后衙逃时,喽兵已围住县署,见一个捉一个,把陈桓的一门都绳穿索缚地捆了起来。

4、先逃避后哭堂

郭子兴进了县署,一面令耿再成出榜安民,一面亲自升坐大堂,叫把陈桓推上来,讯问滁州仓库。陈桓却直立在阶下,一言不发。郭子兴大怒道:“你平时索诈小民,今日还敢装倔犯强吗?”说罢,喝令左右,推下去重打五十大棍,左右正要动手,忽见一个青年,掩面号哭着走上堂来说:“我舅父郭光卿被他弄得家破人亡,舅母李氏惊死在路上,现在所有人口,都让他监禁起来,就是家私什物,也被陈桓搜刮得干干净净,还求首领替我舅父报仇。”说完又大哭起来。

郭子兴便问这个少年是谁,郭英答道:“他就是郭光卿的外甥朱元璋。”郭子兴细瞧朱元璋,见他身材魁梧,奇骨贯顶,相貌不凡,心上已有几分欢喜,便对朱元璋说道:“你不要悲伤了,我是你舅父的好友,仇自然是要报的,你且安心在此,俺决不会亏待你的。”说着就命令喽兵去监中放出郭光卿的家属来。朱元璋数着,除舅母李氏已受惊吓猝死以外,婢仆人等一个也不少,只是不见了马秀英姑娘。问那些仆人,都说没瞧见。朱元璋嗟叹了一会,心里非常牵挂。

原来在当时,陈桓带领亲兵去捕郭光卿家眷,朱元璋被惊醒后,一骨碌跳起来,起初还当是盗劫,及至见了官兵,知大事不妙,也管不了秀英姑娘,只管自顾自地先飞跑到天井里,推倒一堵砖墙,以阻止官兵来追,然后他在黑暗中朝着荒地大步奔逃。事后郭英看见郭光卿家里的墙倒了,其实是朱元璋推的。朱元璋逃出虎口后,便一直在树林里躲着,直到听说郭光卿手下的头目,已借兵来占了县城,便忙赶进城来,痛哭着到堂上要求报仇。郭子兴在这件事上说话还真算数,陈桓被乱棍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