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隋末唐初这一段历史的大结局

作为乱世枭雄,李密的结局如何?他是如何失将士之心?李密降唐后受到了什么样待遇?李密最后为什么不得善终?

东都洛阳的隋廷小皇帝命运如何?王世充的为臣之道有哪些令人发指处?

宇文化及为什么在魏县称帝?

宇文化及又是如何鸩杀了少帝杨浩?

窦建德为什么能够雄振一方?他是如何的不同凡响?

窦建德最后称帝了吗?

宇文化及是否被窦建德打败而生擒?宇文化及是否为窦建德千刀碎剐,活祭了炀帝和秦王杨浩?窦建德对待萧皇后的态度又是如何?

如果说萧皇后受到了窦建德的优待,却为什么还会被窦建德的妻子和女儿给进行了一场极为致命的羞辱?萧皇后最后为什么被迫出亡塞外?

王世充如何残酷杀害了皇泰帝?是缢杀还是毒杀?

被李渊废掉的小皇帝杨侑为什么会死得不明不白?

隋王朝的最后三个少年皇帝都是被三个野心家硬扶起来的傀儡,最后他们都同样地死于非命。至此隋政权宣告结束,从此开始了国力强盛的唐王朝的大一统天下,可是这个短暂却繁华富足的一代隋王朝,正是国祚长达其近十倍的李唐王朝的前车之鉴……

一、李密之死

乱世枭雄终

徐世勣厚葬李密

二、谁想过把皇帝瘾

东都如何出现隋廷小皇帝

末代王朝无臣道

过把皇帝瘾

宇文化及鸩杀少帝

三、窦建德的故事

数十壮士血染建国门

山东的反隋运动

不同凡响的窦建德

窦建德建天子旌旗

四、悲催萧皇后

日暮途穷帝王梦断

羞辱的盛宴

萧后出亡塞外

五、那些死于非命的傀儡小皇帝

王世充伪事皇泰帝

王仁则缢杀皇泰主

死于非命:可怜的傀儡小皇帝

兴衰的预演

前车之鉴空照

一、李密之死

乱世枭雄终

我们现在需要交待一下李密的结局了。

李密谋杀了瓦岗军领袖翟让以后,独揽大权,号令内外,自以为天下无敌,江山唾手可得。从此,他骄傲自满,不体恤民众将士。瓦岗军虽然攻破兴洛、黎阳等仓,粮食富足,但府库缺少钱帛,致使将士有功而无法赏赐。加之他又厚待刚刚前来归附的人,瓦岗军旧部开始生怨,徐世勣曾在宴席上指出李密的缺点,引起李密的不快,也被疏远。

将帅之间逐渐离心离德,互相猜忌。

不久一向藐视王世充的李密,就因为大意,被王世充麾兵杀入,李密几乎一下子就溃败不成军。

李密只得率领了残军,遁回洛口。哪知据守洛口的手下邴元真,已经变节降了王世充。

万般无奈中,李密只得依了他的心腹王伯当的计划,入关往降唐室。

估计这时的李密,不会不后悔当初鼓励李渊进取长安了。

到了关中,王伯当就去恳求李靖、秦琼、程咬金诸人。

他们看旧主失依,顾念前情,便在唐主李渊面前一同荐举。

刘文静却暗奏李渊,说李密反复无常,圣上万不能收容他。

李渊也深知李密不易驾驭,可这些对他现在打江山至关重要的人物纷纷请求,他又不便推却,且李渊想当然地考虑到,李密虽然是个厉害角色,可如今手下无兵也少将,岂能成得大事,因此不足虑。

于是李渊就授李密为光禄卿,赐爵邢国公。

李密开始的时候,也很是感恩,加上唐王温慰有加,李密也没太多耻辱的感觉。

可时间一久,李密就开始了不甘心。他自起兵以来,声势不可说不盛,威望不可说不强,哪知一个东都就让他到了兵溃众散、霸业空图的地步,现在臣依他人、屈居人下,本来就感觉狼狈不堪了,谁知一遇到大朝会,李密总是被李渊指派为当进食的职司。

那天退朝后,李密在他的密室里秘密地对王伯当,愤然地说:

“大丈夫不能自谋卓立,却在朝堂之上,跪献饮食,宛似妇人一般,我岂能常受此辱!”

王伯当也因唐王对他一直未加重用,深深不满,如今一见李密怀怨,当即就挑拨说:“我也看公宜早自为计,若能掌握兵马,不患大功不成。”

常思再起的李密于是就开始动起了脑筋,他到底琢磨出了一个妙计,王伯当听说后也很赞同。

于是那天早朝,李密就对唐王说:“臣蒙圣上不弃,厚加恩宠,但未立寸功,常常受君厚禄而深深自愧深深不安。如今在山东聚众造反的,皆为臣旧日的部下,臣愿率兵前往,愿降者抚,违背者诛。然后凭藉大唐国威,臣带领这些旧日臣下往讨东都的王世充,易如拾芥,臣也可借此一雪深恨大耻。”

虽然唐室群臣都不赞成李密的说法,可李渊却听不进去,不仅决定派遣李密前往山东,且还将李密引到御座旁,赐酒赏帛,又命王伯当为其副手,一同收抚山东。

两年后,这个收复山东的李密,与王伯果然收复了山东,只不过他是给自己收复的。

就在他厚植势力、欲图再起的时候,唐行军总管盛彦师探知真情后,飞奏唐主,说了李密图谋不轨。李渊顿时勃然大怒,痛骂李密匹夫是个反复小人,然后敕命盛彦师率军声讨。

李密本欲起事,如今就此挑明了叛唐,却不想每战必败,盛彦师乘胜步步进逼。

到最后,李密与王伯当联骑窜逃,途中两人都死在了伏兵的乱箭之下。

徐世勣厚葬李密

李密反唐,被唐将盛彦师设计攻杀后,唐高祖李渊为了警告瓦岗旧将,特命使节专程将李密的头颅从长安携至黎阳给徐世勣看,并把李密谋反的经过告诉他。

徐世勣看到李密的首级,十分痛心,伏拜号哭,写表奏请为李密收葬。

高祖答应了他的请求,下令找回李密的尸体,交徐世勣殡敛。

徐世勣在黎阳给李密制作寿衣,准备器具,行君臣之礼。瓦岗军将士身穿缟素之衣,列队出行,将李密葬于黎阳山南。出殡者为失去昔日的领袖倍感伤心,有不少奔丧的人都哭得口吐鲜血。

二、谁想过把皇帝瘾

东都如何出现隋廷小皇帝

就如同李密一样,我们前面一再地提到了在东都洛阳也有一个隋廷的小皇帝。

那么它是如何出现的呢?我们来细说说吧。

当时占据巴陵、自称梁王的萧铣,也自称皇帝,封置百官,徙都江陵,修复园庙,以岑文本为中书侍郎,委任机密。

一时间,如萧铣之流的,自行称帝几乎成了时尚。

而东都的留守官员们,初闻炀帝被缢杀的凶耗,尚因关中李渊拥代王杨侑为帝,这个隋室的小皇帝虽然不过是个李渊手中的傀儡,可毕竟名正言顺,大家就都还没有什么举动。

公元618年五月,闻知侑帝被废,李渊自称为帝,于是东都洛阳的留守官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迅速地奉越王杨侗即了皇帝位,改元皇泰。

这位皇泰帝杨侗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风度,矜持又庄重。

其母刘良娣被东都隋廷尊为皇太后。

东都隋廷以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诗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掌朝政。

时人号称“七贵”。

这就是东都拥立越王杨侗,国号仍称隋。

隋炀帝凶问至东都,戊辰,留守官奉越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是时于朝堂宣旨,以时钟金革,公私皆即日大祥。追谥大行曰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曰成皇帝,庙号世宗。尊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以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掌朝政。时人号“七贵”。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

——《资治通鉴·唐纪》

末代王朝无臣道

可怜这位隋室的小皇帝皇泰帝的命运仍旧是政令不出都门,虽然这时的天下仍号称隋室江山,其实早已改天换地了。

不久王世充兵变,他率领骁勇的将士一路冲杀而来,势如破竹,无人敢当,很容易就攻进了紫微宫门,理由是欲杀元文都;而杀元文都的理由则因为他私通李密,其心叵测。

皇泰帝尚是不忍要元文都的命,可为了保全自己性命,不得不含泪下了逮捕令。

临受极刑前的元文都,面如土色,凄然对皇泰帝说了那句广泛为各种史书记载的非常著名的话:

“臣如今朝死,只恐圣上也不能得暮啊!”

皇泰帝听了,只是默然垂泪,然后就默然垂泪地看着元文都被推出殿去,在紫微门外被王士充的兵士枪刀齐下,顷刻间命赴黄泉。

接着,王世充又大肆杀戮元文都的党羽。

经过这次兵变后,本来就已大权在握的王世充则干脆将所有军政大权悉据于自己手中,谁让皇泰帝封他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

王世充势倾朝野,所有奏议,皇泰帝只须拱手画个诺,根本谈不上什么依不依一说,这就是王世充的臣道。

过把皇帝瘾

我们再接着说说隋廷的另一个小皇帝,他就是被宇文化及挟持的杨浩,现在他正身不由已地跟着宇文化及西返关中。

西行的宇文化及当初因为和李密交锋,每战每北,被迫退到了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西)。魏县也有一座行宫,宇文化及就毫不客气地进了行宫。

宇文化及的部下张恺密谋杀宇文化及。结果事先泄露了机密,导致宇文化及又一次占据优势,得以先下手将张恺等杀死。

至此,宇文化及的腹心之士越来越少,兵势日渐衰弱。

兵势日衰的宇文化及知道来日不长,深深的不安和恐惧笼罩着他,宇文化及感觉自己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心情越来越不好,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宇文化及也如当初的隋炀帝杨广一样,整天召集部下及朝臣,来相聚宴饮。同样的整天醉生梦死,同样的不知将往何处去。

那一天,宇文化及醉后,一见到宇文智及就无名火三丈高,两句话不到就厉声埋怨他当初不该无故发难,出计立己为主,使自己徒负弑君恶名。现在毫无办法,早晚要遭族灭。

宇文智及也不甘示弱,毕竟在他的理解中,这件事是宇文化及在受益,而自己不过是帮助他成了大事,如今不被领情,反要受埋怨,当即就也反唇相讥。

这次兄弟间的平常冲突却引发宇文智及率自己部下悄悄离去的严重后果,导致了宇文化及的兵力更见单弱。

在士兵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宇文化及也知道了末日之将临,在最后的失败即将到来前,他向天狂吼着:“人皆有一死,那就不妨做一日皇帝再说。”

檐前滴漏,断断续续不住。庭院里面,水浸紫苔,风侵铁马,一片秋风秋雨,阴惨惨中,好不凄凉。湘帘不卷,暗晕的灯光从里面映出,室内的萧皇后翠黛含愁,朱颜憔悴,颓然侧坐,不住地长吁短叹。在她对座的宇文化及,已经醉眼模糊,仍是不肯停杯,只顾一杯又一杯地狂饮。

猛然间,宇文化及将酒杯往桌上重重地一放,吓了萧皇后一惊,含颦一瞧,却见宇文化及也在哈哈狂笑,那声音仿佛当年的炀帝重生了。

萧皇后不觉长叹一声道:“日暮途穷,你还有心情如此狂饮!酒不能解忧,只能愁更愁……”

宇文化及听了,只是把一双通红的醉眼,向萧皇后一瞟,接着举起杯,尽饮后又是一阵狂笑。萧皇后只得起身劝他不要再喝,早些休息。宇文化及摇了摇头:“唉!如今我哪里睡得着,除非……”他说到此处,却又忍住了,不再往下说。

萧皇后却忙带惊含疑地问道:“除非怎样?”

宇文化及停了半晌,才忽然一笑道:“说了出来,皇后谅也不恼。”萧皇后道:“我还恼你作什么?”宇文化及道:“真的吗?”萧皇后微笑道:“哪个说假?”宇文化及这才说道:“俗话说‘千日为臣,不如一日为君’。人生终有一死,但能得做一天皇帝,就算是几天后便死了,我也甘心了!”

萧皇后听了这话儿,不觉万分发急道:“你此刻手中的权势,早在万众之上,其实就和天子差不多,何必定要那个皇帝的虚名呢!”宇文化及道:“实权虽得,虚名也终须还是要的,你看那个李渊不就自己称帝了吗?窦建德也公然称孤道寡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过把皇帝瘾?!”萧皇后呆了半天,苦着脸说道:“你果然要称帝,也是无人能拦阻得了的,但凭你处置好了!”

宇文化及皱了皱眉道:“只是那个秦王如何处理?”

萧皇后道:“立也是你立的,废也是由你废了,他还能把你怎么样吗?”

宇文化及点头道:“这话是事实,不过依我看来,将他废去留着终究不妥。索性除去了他,免得日后有麻烦。”

萧皇后苦笑道:“那又何必呢?他就是有那条小命儿,也不能怎么样你,他还是个小孩子,你就饶了他吧!”

宇文化及摇头道:“那可不行!”

萧皇后听到这样一句,知道自己是挽回不了什么的了,顿时眼泪涌满了眼眶。

宇文化及鸩杀少帝

第二天一早上,宇文化及就命人带着鸩酒,去见那位少帝秦王杨浩。

这位小皇帝一见宇文化及的来使,满面肃杀地奉上酒来,虽然他们说话的口气非常和善客气:“宇文大人派我们来请皇上饮酒解闷。”

当即秦王杨浩就吓得哇得一声哭了出来,在他的哭声中,只有一个被逼到了生命末路的十几岁少年,而不是一个顶了皇帝名义的隋室最末一位君主。

来使因为急着要回去复宇文化及的命,哪能等得杨浩哭够了,反正看来这位小皇帝也什么都明白了;他们干脆上前立逼着他喝。

杨浩在无力的反抗中,哭着说要最后见见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

来使也不答言,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根本不能被宇文大人答应的,只管强行将药酒给杨浩灌了下去。

杨浩咽下了最后一滴苦涩的毒酒后,他的眼泪也干了,他直着眼喃喃地重复着“但愿来世不要再降生到帝王家、但愿来世不要再降生到帝王家……”,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史书记载,公元618年九月,在宇文化及授意下,秦王杨浩被药杀。

除掉傀儡皇帝后,宇文化及就公然僭称许帝于魏县。因为他将国号改称为许,所以他被称之为许帝。

同时,宇文化及又改年号为至道元年,但也有记载说是“建元天寿”,总之他是改了年号,设置文武百官,又发下许多诏书,上面都盖着传国玺印,颁布四方,总算是过了把皇帝瘾。

三、窦建德的故事

数十壮士血染建国门

窦建德也是我们在前面的讲述中,一再提到的重量级人物,那么关于他的发迹,我们还需要再回溯到隋炀帝时代的山东反隋运动。

在讲述山东的反隋运动前,我们先来看看那个时候的隋廷江山,是什么样的治安局面:

隋炀帝自公元604年即位时开始,连年游玩和扩张。到609年击破吐谷浑,设西海、河源等四郡,杨同学可谓是志得意满,但与之同步的是,百姓们却让暴政折磨得难以忍耐了。

610年即大业六年,夏历正月初一日,拂晓前有壮士数十人,白衣白冠,焚香持花,自称弥勒佛,进入建国门(端门)。

解释一个:

佛教说释迦佛衰落,弥勒佛代兴,因之,凡假借弥勒佛出世作号召,都含有反抗旧统治的意义。

守门官兵见了,以为神灵下世,都叩头礼拜。

不料壮士们趁机夺过武器,闯进宫内,与齐王杨暕的卫兵格斗起来。

结果,壮士们斗败被杀。

这数十个壮士的行动,显然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第一个信号。

隋炀帝杀死这数十人后,又在洛阳大搜查,连坐千余家。我们注意这个细节:连坐千余家,就意味着有上千家吃了挂落,而被处死!

大开杀戒后,杨广就自以为太平无事了。他还举行仪式庆祝了一下,史书记载:夏历正月十五日,就在端门外大街上,举行规模盛大的百戏,供西域人赏玩。

可是就在那年六月,雁门(山西代县)的尉文通,就聚众三千人,占据莫壁谷,公然示威给杨广同学看看。注意啊,时间距离不过六个月。

又是六个月后。

公元611年一月即大业六年十二月,朱崖(今广东琼山县)人王万昌又起兵反隋了。

虽然这两处乱子,都很快被隋兵击灭,但在同一年(也就是大业六年)里,一北一南,继洛阳数十壮士而起兵,却昭示了杨广依然走亡国之路,那么反抗也是同样依然。

山东的反隋运动

公元611年,隋炀帝征发大量兵士和民夫,准备第一次侵略战争。山东民众受祸尤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首先在山东地区爆发起来:

第一个,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齐郡邹平人王薄,聚众据长白山,记得吗?他还作过《无向辽东浪死歌》。

第二个,平原郡(治安乐,山东德县)的豪强刘霸道据豆子(音冈gāng,属山东惠民县境),聚众多达十余万人,号称“阿舅”军。

《隋书·炀帝纪》记载613年即大业九年,“平原李德逸聚众数万,称阿舅贼”。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可能性来说,农民起义往往聚散无常,可能刘霸道散伙以后,而李德逸聚众造反,仍沿用了“阿舅”名号。毕竟在当地“阿舅”早已是有号召力的名牌,而且它也没有申请专利权,那么又何妨借来用用。

第三个,漳南(山东平原县、恩城西北)的孙安祖是位勇士,他因为拒绝当兵,被县官笞辱,也就是鞭打。

此后,他在得到了同县豪侠窦建德的资助,聚众数百人,入高鸡泊(属漳南县境),自称将军。

注意啊,这可是一个大能量的聚集,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成气候,日后窦建德可是兴风作浪,非同一般化。

所以关于他的出身来历,我们有必要详细说一说。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人。

世代为农,但他自称为汉景帝太后的安成侯充之苗裔。也就是说他的祖上是西汉皇室的外戚。只不过这时距离西汉已然是近八百年,所以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苗裔。

苗裔:时间相距极远的后代。

窦建德为人很义气,好行侠士之事。

有个乡亲家里死了人,穷得无法安葬死者。窦建德正在耕地时听说了,为之叹息一番,然后毅然决然地把他正在使用的牛,送给了这户人家,让他们卖点钱,好办丧事。

有天晚上,一伙强盗来洗劫窦建德家。窦建德站在窗户根下,进来一个强盗,他杀一个;进来两个,他杀一双。

窦建德生来就有一身的好力气。

就这样,窦建德一连击杀了三个人,吓得剩下的那伙强盗,再也不敢进了。

两下里僵持着。

后来,强盗们向窦建德索要他们同伙的尸体。

窦建德说:“可以给你们。不过得你们把绳子扔进屋来,我一个个地给你们系好了,你们再拉出去就是了。”

强盗们于是投绳于屋,万不料窦建德居然把自己系在了这条绳子上。

当强盗们毫无防备地用力曳出后,窦建德突然一跃而起,一把抓起平时用的砍柴大刀,一口气就斩杀数人。

由此,窦建德在此地一举成名。

当了名人好外多,窦建德不久就得以当上了个小官:里长。

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一类的国家干部。

后来窦建德犯了点儿事,逃走到外地了,直到遇大赦,他才又回归家乡。

这以后,窦建德的老父过世,村里来送葬的,足有千余人。但所有大家伙慰问他赠予的财物东西,窦建德一概不受。

有志气。

公元611年即隋大业七年,朝廷招募兵马伐高丽,窦建德补任为队长。

他刚到军中,恰好赶上他的同乡孙安祖因为盗羊,被县令抓住揍了一顿。

等一下,前面不是说孙安祖是因为拒绝服兵役才被殴打羞辱的吗?

是的,很多现代人编撰的史书都这样写的,但在《二十四史》上确实是说,因为偷人家的羊,孙同志被“捕劾笞辱”。

士可杀不可辱。

这还得了!

孙安祖受辱后,刺杀了县令,以雪此辱。

然后他逃亡到了窦建德这里,窦建德就悄悄把他藏在自己的住处。

后来赶上山东闹饥荒,群盗蜂起,于是他们也开始商量起事儿了。

窦建德的见解是这样的:

“以往文皇帝(指杨坚)时,天下繁荣,国力盛强,发百万大兵去打高丽,结果还是败了呢!……

“如今发大水闹洪灾,百姓弄得吃住都成了问题,整天挣扎在生死线上,可是当今皇上不但不体恤帮助,反倒还要亲驾征战!……

“而且以往西征(指杨广对西部少数民族用兵)时,去十个人征战,最后能够返归家乡的,差不多连一个都没有。……

“如今又要重新发兵打仗,消息一传来,就人心惶惶。……

“我常想,大丈夫一生,当建功于世,岂可甘心做一个必定会送命的俘虏!……

“我听说高鸡泊(地名)广袤数百里,而且有极高极多的葭草可以阻挡视线,让那里成为一个最好的藏身处。如果以此地为据点,偶尔出来掠夺些物资,就足以吃喝不愁了,因此那里聚得无数豪杰。……

“据住高鸡泊,且观时变,以成就我们的大计!你看怎么样?”

孙安祖边听边点头。

于是窦建德就开始为他招集那些逃亡的士兵,以及无产者(用现代语言表述:广大贫农、无产阶级)。

当人数达到好几百后,就由孙安祖率着,正式进驻高鸡泊了。

又一支武装革命的队伍拉起来了。

孙安祖自称大将军,外号“摸羊公”。嘻嘻,也许从这外外号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摸羊公即偷羊哥们呀。

由此可见,二十四史上说的孙同志挨揍原因,还是比较可信的。

只是这个原因,太有损我们孙同志作为一个革命军小领导的光辉形象了,还是说他是因为抗拒兵役被体罚才好。

呵,前面关于窦同志的故事可能讲得长了点,我们接着再列举这些山东省的义军哥们。

第四个,蓨县(蓨音条tiāo,河北景县)人高士达在清河境内聚欢,自称东海公。这也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物。

第五个,窦建德的家属被隋官府屠杀,窦建德于是率众二百人逃归高士达。

看看,怎么样,说来戏就开幕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鄃人张金称是个一个更不得了的人物,他也结众万余,以河渚间为根据地,反了!

蓚人高士达可以说是一个与他们是等量齐观的人物,高同志有兵千余,屯于清河郡。

好家伙,这左一伙右一群的造反队伍,全都不事生产,平时生计所需,全靠抢掠。抢掠之时也难免烧杀。要不怎么老百姓叫他们是强盗呢。

于是诸强盗们往来于漳南,或者是劫杀人,或者是焚乡村,但他们惟独不入窦建德的家门。

这下子,郡县公安部门就怀疑窦建德与这些强盗们私通,于是“捕族其家”。

窦建德在河间,听说全家老小,被官府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齐杀了头!

他的眼珠子红了。

当即率麾下二百人前去投奔了高士达。

这就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情况了。

高士达于是自称东海公,封窦建德为司兵。

而这时,张金称杀了孙安祖。

孙安祖的部属一万多人,就投奔了窦建德。

窦建德当然是来者不拒,于是部众日益兴盛起来,他们仍然是驻守在高鸡泊。

窦建德的领导作派很好,不仅没有架子,而且生活中还不搞特殊化,与士卒同甘苦。

因此或远或近,总有人来归附他;并且这些士卒均肯为窦建德卖命,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军队领导者成败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

暂且收住。

前面我们列举全是些大个的,其余小部起义军,不可计数。

隋炀帝派遣都尉、鹰扬等军官,会同郡县官追捕,捕得就杀。方法虽然简单凶暴,但对于初起的义军却杀伤力极重,可这根本不能阻止反抗的继续高涨。

以上这些是发生在山东的隋时代起兵。

不同凡响的窦建德

涿郡通守郭绚,率领一万余人,讨伐高士达。

高士达很有自知之明,他说自己的才能谋略不如窦建德,于是就提拔窦建德为军司马,并把兵权交给了他。

窦建德果然不同凡响,他请高士达看守辎重,自己挑选精兵七千人抗击郭绚。

窦建德是怎么开打这一仗的呢?

他假称,因为与高士达有矛盾而背叛了他,派人向郭绚请求投降,表示愿作郭绚的前锋,进攻高士达来立功赎罪。

那么他与高士达有什么矛盾呢?就是以当初窦建德一家人被杀一事做文章,当然老窦把帐算到了老高身上。

郭绚相信了窦建德,也不再防备他,率兵跟随窦建德到长河县。

干什么来呢?当然是打算要与老窦结盟啊。我们前面说过,头脑简单的老郭同志此刻是“兵懈不设备”的状态。

窦建德突然发动袭击,袭击的对象自然是郭绚,而不是老郭想象中的老高同志。

窦建德斩杀并虏获了老郭部下的几千人,还获取了马千匹,这可是一个重要战利品,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作战,马是主要是关键的哦!

郭绚只剩下数十名亲兵卫随,一路狂奔而去。

窦建德当然是不会放过他的,史书记载说:“追斩于平原,献首士达”,就是说窦建德不仅紧追不放了,而且还特意斩下了郭绚的首级,献给高士达。

窦建德一举威振山东。

立竿见影,张金称的余部也都归附了窦建德。

前面我们说过杨义臣在清河用酷刑处死了张金称,老张的残党被吓破了胆子,本来是树倒猢狲散,但他们却又聚集到了一起。

不知路在何方?

正这时,老窦一举成名,史书记载说,这些人“啸归建德”。看见没有,差不多是欢呼跳跃着来归顺的:

可算是找到组织了。

那边杨义臣乘胜进军到平原,进入高鸡泊,打算讨伐窦建德,给起义军来个斩草除根。

危急关头,窦建德对高士达说:

“我观察了不少隋将,善于用兵的莫过于杨义臣了,如今他灭掉了张金称乘胜而来,锐不可挡,请您最好是率兵避开他,让他欲战不得,耗费时间,将士疲劳厌倦,然后我们再乘机袭击他,杨义臣才能被攻破,否则,恐怕您不是他的对手(隋善将独义臣耳,新破金称,其锋不可当。宜引兵避之,彼欲战不得,军老食乏,乘之可有功)。”

可高士达在前面那个胜利的冲击下,早晕了脑子,根本听不进此良言。

他的决策是:留下窦建德守营,自己率领精兵迎击杨义臣。

结果老高还真打赢了。

其实明眼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杨义臣同志惯于的小花招——欲擒故纵。

可老高哪里有这样的眼力?取得小胜后,就纵酒畅饮。美滋滋的哦!

窦建德听到后说:“东海公未能将敌打败就骄傲自大,灾祸不久就要到了(东海公未捷,遽自矜大,祸至不日矣。隋兵胜,必长驱而来,吾不能独支)。”

尽管明知如此,但他还是帅领手下的精锐将士,据险而守。

果然五天后,杨义臣大破高士达。不仅在阵前将高士达杀死,又乘胜追击,直逼他的营地。

营中的守军溃不成军,都在四散奔逃。

正如窦建德事实所预料到的——无法对抗。

而这时的窦建德仅和百余骑兵逃走了。

他们到了饶阳县。

窦建德乘饶阳县没有防备,一举攻陷了饶阳。

杨义臣杀死了高士达,认为窦建德已不足为患,就率兵离去。

窦建德建天子旌旗

窦建德由此得以返回平原。他在这里进行了两种收集:

一是收集张金称、高士达所部的散兵;结果他拥有了兵卒三千人。

二是收集安葬死者,为高士达发丧,史书记载说“军皆缟素。”

军威又重新大振。

窦建德自称将军。

从有人举旗造反的一开始,这些进行叛乱的群体,每抓住隋廷官员及士族子弟,都是一刀咔嚓了,杀掉完事;唯独窦建德很好地对待他们,史书说是“恩遇甚备”,比如说,老窦把前隋廷任命的官员饶阳长宋正本当成贵客,“尊任之,参决军议”。

因此隋廷官员中有些人就敢于举城投降他。用史书上的话就是:隋郡县吏多以地归之。

窦建德的声势也就日渐浩大,直到拥有精兵十余万。

窦建德本与王世充交好,听到王世充废皇泰主杨侗自立的消息,便与王世充断绝了关系,于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四月,他也开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下书称诏,还任命隋齐王杨暕的儿子杨政道为郧公。另外,窦建德也象隋末唐初割据北方的各种势力一样,依附突厥,借突厥之力壮大自己。

四、悲催萧皇后

日暮途穷帝王梦断

而对于称帝后的宇文化及来说,转瞬半年就过去了,宇文化及的皇帝瘾还没过够,魏县就被李渊的从弟淮南王李神通所破。

宇文化及慌忙带了萧皇后等逃往聊城,未及安顿就绪,夏王窦建德已亲率六万大军杀来了,小小一个聊城,怎能经得起这样的劲攻猛击。

不过几天工夫,聊城就被攻破,宇文化及被生擒了,萧皇后等人自然也逃不了。

窦建德进了聊城后,安民刚毕,他的左右就有人向他声请要求杀了萧皇后,以谢天下人心。窦建德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理由是萧后虽是失节,但终究曾为母仪天下之隋室皇后,且还扶起了一个小皇帝,我们毕竟曾为隋室臣民,断不能加害于她,否则就是同宇文化及一个样了。

至于宇文化及,和逃跑在外、好不容易才抓捕回来的宇文智及,如今则理应受诛。

窦建德又恐怕萧皇后被人悄悄暗杀,就派重兵,日夜护卫着她。第二天,窦建德就请萧皇后出御正殿,并且还向她行了臣礼朝见,羞得萧皇后不敢抬头。接着窦建德又命人立了炀帝和秦王杨浩的神位,令百官一齐穿着素服发丧。

诸将陆续进宫,很多人都手提着颗人头,那正是宇文化及的许多重要部下将领及官员的首级,上殿来报功。同时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弟兄二人也被推到炀帝和秦王杨浩的神位前,窦建德吩咐武士,拿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两人来活祭炀帝和秦王杨浩。这两个曾八面威风不可一世的兄弟被绑在殿柱子上,一把快刀将他们全身的皮肉,细细碎剐,在滴滴鲜血和惨嚎痛叫声中祭祀了炀帝和秦王杨浩,也吓晕了萧皇后。萧皇后被叫醒后,她的眼泪奔涌如泉,可谁也分不明她是在哭前面的那个隋室的皇帝丈夫,还是后面的这个许室的皇帝丈夫。

对于那些活着的宇文化及部下的重要将领及官员,窦建德让他们排列着跪在炀帝灵座前,然后宣布,愿降的就赦免一死,不愿降的则立即杀死。同时,窦建德一面排宴在龙飞殿,庆功赏群臣;一面收拾隋宫里的国宝图籍和珠玉金银,他将许多的隋宫珍宝分赏给各功臣,而国宝图籍则交他的女儿大夏国通安公主窦线娘收藏好,待凯旋回程时带回他们的领地乐寿去。

羞辱的盛宴

但窦建德的做法却让很多人忿忿不平,其中就有一个昔日的隋宫宠妃、会舞剑的薛冶儿,她气得发疯般要冲去杀了萧后;还有大夏国的勇安公主窦线娘也非常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可她也无法说动父亲。不过勇安公主线娘很会办事,她虽然生气,却并不冲动。进城后,勇安公主线娘朝见过非她亲生母亲的曹后,先将隋室皇宫里的国宝图籍奇珍异宝呈上,在曹后的大喜中,勇安公主才又奏称:“那个萧皇后现在客馆中,请母亲懿旨定夺。”曹后听了,冷笑道:“什么皇后,现在不过是一只丧家犬罢了。要这个亡国**妇来咱们乐寿做什么!”

勇安公主线娘于是趁热打铁,又说上了一番大大有劲的话,什么萧后最无廉耻,专会委身事于得势之主,然后她就可以再继续当她的皇后了。这话果然厉害,曹后当即就击中了最痛处,虽然她深知自己丈夫的为人,可到底还是将萧后视作最危险的大敌。她沉吟片刻,笑着对线娘说:“你父亲这样,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当然得听。现在我们虽不能将她处死,但羞辱她一番倒使得。我们只须如此如此,已是够她受的了,不愁这个**妇到时候不自己知趣地滚开!”

勇安公主线娘听了,禁不住鼓掌称善,忙派人去告知了薛冶儿,薛冶儿顿时也高兴起来。这里曹后吩咐下去,今天晚上摆宴宫中,有请萧皇后。

曹后的懿旨到了行馆,萧后没料想会受到这样的优待和礼遇,忙欢欢喜喜地坐上来接她的銮舆,迤逦向宫门走来。萧后在宝辇上,忽然脑中闪过当初随着炀帝在各处游幸时,扈从如云,笙歌绕耳,那不可一世的八面威风,与今日的冷淡情景一比较,她不觉伤心泪又滚滚滑落。尤其是进宫后,萧后一眼望见曹后凤冠龙髻,鹤佩霞裳,众宫女前呼后拥,高高在上,扇罗齐护,她的心不觉早痛得滴血;但她明白此刻得把眼泪回流到肚子里,谁让现在她不过是个奉召入宫、仰人鼻息的前朝废后呢。及至走到跟前,萧皇后看曹后和公主线娘都含笑相迎,十分殷勤,心里顿觉非常欣慰。

在四个宫女的簇拥下,曹后端庄凝重,丝毫不露窈窕轻浮之态,四个宫女扶着她下阶来,迎接萧后进殿。曹后又请萧后上坐朝拜,萧后如何肯坐,推让再三,才依宾主之礼相见。礼毕,大家一齐进龙安宫。

只见龙安宫正中摆着两桌盛筵,两位皇后,分宾主坐下。曹后举杯对萧后说:“草创茅茨,殊非鸾凤驻跸之地,暂尔屈驾,实是亵尊。”萧后忙谦恭地答道:“流离失所之人,蒙上国提携,已属万幸,又荷盛情,实深赧颜!”公主线娘也连连劝酒。

曹后点点头,又问道:“听说十六苑中,各有一个夫人主持,此说可真?”萧后道:“的确是有。”曹后故意叹息道:“不知那如今十六苑夫人,都怎么样了?”线娘接着道:“听说有几个夫人已经殉节了?”萧皇后不能说没有,只得点头说是。曹后就追问道:“是哪几位夫人?”

萧皇后只好说:“绮阴苑的谢夫人和仪凤苑的柳夫人,都在先帝受害的那天自缢身死。”曹后和线娘同声道:“难得难得!这般的节烈,实在令人可敬。”萧皇后不知深浅,也顺着她们的喜好往下接着道:“还有那个仁智苑的朱夫人,在寝殿里面骂贼,也被当场惨害。”

曹后马上就说:“象朱夫人般节烈,真是替隋室增了不少的光辉!”

线娘也马上就笑道:“也有削尽隋室光辉的人呢!”曹后立刻就笑得非常起劲,然后又意犹未尽地加了把火:“哎呀,这位朱大美人也真是太痴了!她怎么不想想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何不学学皇后娘娘,枉自到处快活多好,何苦讲什么节烈,骂什么贼呢!”

这每一句话,在萧皇后听来,都宛似当头一个霹雳,震得她的思维都顿住了,直呆呆了好半天,不知该说点什么,而脸上早白了又红,红了又白。

这时曹后又不依不饶地问她,此外还有什么人殉节?

萧皇后不敢再说出吴绛仙的事,以免自找没趣,于是就说没有了。线娘却冷笑道:“我倒是听人说,还有一个吴绛仙,为了给先帝报仇,就冒着生命危险去献鸩酒。不幸这个谋害宇文化及的事没能成功,又让一个无耻的贱人献了个极歹毒的计,害得吴绛仙受尽了折磨才惨死,此事可真?”

萧皇后此刻只恨没个地洞,躲了进去,可人家公主追着问,她又不能说没有,只得点了点头儿。

曹后接着又道:“听说有个舞剑的薛夫人可还在吗?”

萧皇后是怎么也想不到薛冶儿此刻就在帘后等待时机出场呢,于是心安理得地说:“她因刺贼不成,被逐出宫去,如今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萧后言犹未毕,只见内室的垂帘一掀,薛冶儿仿佛从天降般地走了出来。

萧皇后顿时惊得呆如木鸡。

薛冶儿向她咬着牙冷笑道:“想不到又在此地遇见了娘娘。贱妾还以为娘娘跟了宇文反贼,总算是可以长享富贵的了,不想竟然还会流离失所到了这个地步?”萧后听了薛冶儿的话难受得无以受,她本来就因为曹后和线娘母女两个,热一声,冷一句,被讽刺得如坐针毡,又加上了薛冶儿,这才明白原来今天是她们刻意安排停当的,目的就是为了羞辱她。萧后正在考虑如此应对这种场面,勇安公主就又说道:“既已别抱琵琶,何妨一弹三唱!”萧后被她们讥刺得实在难当,不禁恼羞成怒,老厚着脸皮子强辩道:“未亡人并非贪生怕死,此中苦情,娘娘、公主有所不知。只因那夜诸逆入宫,变起仓卒,当时先帝被害,陈尸寝殿,无人顾问,若非妾主持,将沉香雕床改了棺橔,先殓了先帝,后再把那些殉节的夫人们逐一收殓,不然那些尸首必至腐烂……唉!未亡人当时真的是不得不忍辱含污,否则那叛贼怎肯礼葬了先帝,又立秦王浩续大位?所以还须多多体谅未亡人。”

萧后垂泪答道:“当时未亡人连自己的一命尚悬于贼手,就是说了也无济于事。”曹后冷笑道:“‘未亡人’三字娘娘倒是可以勉强如此称谓,只是不知娘娘口口声声的未亡人,是指谁人说的?娘娘今日是算杨氏的未亡人呢?还是应该算宇文氏的未亡人?这倒还须请问娘娘一下!”一句话问得萧皇后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不禁伤心万分,只得掩面悲啼。

恰巧这时夏王窦建德回宫,一见这种场面,忙命两名宫女,送萧皇后回自己居处,又背后劝曹后说:“她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够她受的了,你们就不必再去羞辱她了!”

窦建德虽然将许多隋宫中的珠玉金银彩帛绫罗及宫娥彩女,当时就分赐给有功将士,却还有不计其数的珍宝带了回宫,曹后见了自然高兴,于是就着这开心,笑着对窦建德说:“如今还有一个活宝在此,不知陛下将置之何地!”窦建德道:“御妻休将朕也当作宇文之流!朕之所以将萧后带回来,只是怕萧后留在中原,又被别人奸污,于先朝面子上太不好看。俗话说知夫莫若妻,咱们多年夫妻了,御妻何必如此见疑呢!”

萧后出亡塞外

萧皇后回到寝室,刚才受的羞辱让她越想越伤心,也越想越犯愁,若是久留在此,怎经得起曹后和公主线娘她们的羞辱磨折,可到哪儿才能得个安宁的去处呢?

萧后整整哭了一夜,到底在天明时候,她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嫁与突厥始毕可汗的义城公主,一定会帮她解脱这个困境。于是萧皇后马上修书,尽言自己的悲惨和痛苦。然后密密封就,又从自己那些极品上等的珠宝首饰里拿出几件来,贿通了一个宫女,让她帮着找个可靠的人,将这封书信送到塞外。

真是钱可通神,萧皇后通过破费些金银珠宝,她的那封书信就果然到了塞外的义城公主手中。她哭着读完后,马上就去找现在的丈夫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一口应允,立遣使者,来乐寿接萧皇后与南阳公主。窦建德正因没法处置萧后而为难,一见突厥遣使来迎,真是求之不得,立刻满口答应,同时一面派人通知萧皇后,叫她整备行装;一面命部将率一千多骑兵一路相送,保护送萧皇后北行,还把宇文化及的首级呈献给义成公主。

整天急切地巴望着这一声儿的萧皇后一听突厥遣使来迎,哪里能迟慢,马上就收拾行装,向窦建德告个别,就随着突厥使者上路了。萧皇后与义成公主在塞外一相见,千语万言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一个劲儿地抱头痛哭。

五、那些死于非命的傀儡小皇帝

我们现在要交待谁的结局呢?

请听我继续讲故事。

从来权力使人争,七贵就是这样,到底王世充胜了,但他杀死元文都、卢楚以后,考虑到人们示必肯服从,于是他还伪事皇泰帝杨侗,对其甚为谦恭。

王世充又请求刘太后收他做义子,同时他还尊刘太后为圣感皇太后。

但不久以后,王世充就又骄横起来,有一次他在宫里吃完饭,回家就大吐,因为他怀疑饭中有毒,也就是说他怕有人害他。然后就以此为借口,不再朝拜皇泰帝。

皇泰帝知道王世充最终不会在自己手下为臣,却又对他无能为力,只能拿内库的绸缎做幡花,拿器用玩物让僧人施舍给贫困之人,目的是为了祈运求福。

王世充闻知,特派遣他的党羽张绩、董浚守住城门,宫内的东西一概不准出城。

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正月,王世充打发人献剑啊印的,又言什么河水清,他这也在如法炮制,制造一些神事玄景,借以向世人炫耀自己之功德,当为帝称尊。

这下子皇泰帝的难日到了。

王仁则缢杀皇泰主

我们继续来讲故事。

本来,东都的王世充自从打败了李密,一切朝政都入其掌握后,骄恣不法也越来越甚。初则自封太尉、尚书令,继又自称郑王,加九锡。

可王世充仍不满足,如同那些这种处境中的权臣一样,他也在一天里,突然又必然地将皇泰帝废去,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郑皇;皇泰帝则被降封为潞公。

当然事情也同样不会到此为止,不久,就有王世充的侄子、日后被碎刀零剐的王仁则带了鸩酒来到皇泰帝的住处,也是请他喝了解闷。

皇泰帝也同那几个杨室子孙一样,知道自己末日来临,这个无辜的少年也是痛哭着说,想要见亲生母亲的最后一面。

王仁则既不仁也不义,他断然拒绝了皇泰帝的一再哀求,只管催促他喝了鸩酒。

为什么王世充一定这样斩尽杀绝呢?

原来皇泰帝虽被王世充废掉,但在东都各级官吏中,他仍有很高的威信。

这是他必定得死的原因。

并且还有一起即将发动的政变与他有关。

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卫大将军裴行俨父子德高望重,被王世充所猜忌。裴仁基知道后惊恐万分,就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宇文温,及崔德本密谋铲除王世充,恢复杨侗的皇位。

但机密外泄,裴仁基等人全被夷三族。

可事情同样不会到此为止,王世恽对王世充讲,裴仁基等起兵全是为了给皇泰主正位,劝王世充早日铲除杨侗。因此就在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五月,上演了这个王世充派王仁则、和家仆梁百年用药酒来毒杀皇泰主事件。

素信佛教的皇泰帝于是布席燃香,痛泣着向菩萨要求道:“愿自今以后,永远不要再托生到帝王家。”

王仁则急不可待,面目狰狞地走上前来,将布帛紧紧勒在这个小皇帝的脖子上,就说什么也不撒手了,任凭他挣扎得满额青筋暴起,眼珠突出眶外,鼻口里新鲜的血在欢猛地奔流着。

皇泰帝也就是当年的越王杨侗,在死后,被谥为恭皇帝。

王世充如愿得即大位后,任命其兄王世伟为太保,齐王王世恽为太傅,领尚书令。

死于非命:可怜的傀儡小皇帝

现在不用我说,您也一定猜得到,我接下来要交待的就是隋廷最后一个小皇帝代王杨侑的死,因为死于非命是这些小皇帝们的必然结局。

但和前面两个小皇帝不一样的是,这个小皇帝之死却是过程不详。

也就是说,各种史书没有记载,自然原因也就不必说了,谁让最终得天下的是李渊呢,而这个小皇帝之死恰恰又是李渊为最大嫌疑犯啊!

不过这个小皇帝的死期还算得上是很明确。那是在李渊废掉杨侑自立为帝的一年多以后,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八月,那个被废的恭帝杨侑也死了,他在死后被李渊谥为隋恭帝。因他无子,以其族人之子杨行基为其后嗣,行礼主祭。

隋廷这个恭帝杨侑的死,过程不清,不是毒杀也不是缢杀,他的死,不明不白,谁也不清楚过程。

不过官方的说法是病死了。

据说他在死前,曾流着泪对旁边人说,但愿来世不要再降生到帝王家了。

作为隋炀帝长子杨昭的第三子杨侑就这样,在他十三岁那年被李渊一片忠心并美意地扶持上了皇帝宝座,可仅仅不过一年,他就完成了这个李唐王朝开国皇帝交给他的历史使命,而退居到了一个降封为国公爷的地位上,闲居于长安。

再仅仅又是一个一年以后,他就死了,死得世人不明不白,死得李渊明明白白。

隋室杨姓的秦王浩死了,死于非命;东都的皇泰帝侗也死了,还是死于非命;而在西京的废帝侑也是一命呜呼,当然也一样地死于非命。

好似造化弄人,在一个年头上,不约而同的这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因为生于帝王之家,就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被三个不同姓名却共同着勃勃野心的野心家,以共同的手段和共同的方式扶上了帝王位,然后这三个少年,又因为共同的原因而被打发了一个共同的结果。

这三个不同的皇家少年在临死,共同地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但愿来世不要再降生到帝王家。

是的,生于帝王家是可怕的,举凡隋皇室共有的五位皇帝,他们在三十八年的国祚中,有的被亲子谋杀,有的被部下发动的兵变缢死,有的国亡后被勒杀,有的被公然毒杀,有的被谋杀,死得不明不白。

总计隋氏江山自文帝篡周,共历五主计三十八年,就宣告终结。

隋王朝政权结束了自西晋末年起长达二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统一了以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为中心的中国,繁荣程度超越了两汉,将中国历史推进了一大步,为日后强盛的唐王朝的兴起准备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同时这个短短的繁华富足的一代王朝,正是国祚长达其近十倍的李唐王朝的前车之鉴。

这一时段的兴衰荣枯富贵繁华与血腥战乱,其实不过是国力强盛的大唐王朝的一个小小预演罢了。

前车之鉴空照

一个王朝就这样消亡在历史长河中,而一个新的王朝则刚刚拉开帷幕。

千古以降,隋炀故事,大唐遗事,长为世人笑谈。

说长论短,谈古说今,就史论史,即实叙实。

当此初唐之际,李渊父子踌躇满志;而窦建德、薛举等人也在摩拳擦掌;李轨、萧铣之流也在跃跃欲试……

帝王梦正在继续。

看最终,李唐帝国好不容易罗尽群雄,收得海内州郡,所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统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大唐帝国从此传闻天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让中国人以此自夸,一直到今天。

俗话说,因果相连,源流有自。

女宠乱国,宦官倚势,藩镇挟权。

这三大祸祟,让朝纲日非,以至于积重难返,内外交讧,让大唐国祚渐渐斫丧虚弱。阉宦可以弑主,将弁可以逐帅。兵戈犯阙,生灵涂炭。后唐天子也个个如同傀儡,今儿被人幽禁,明儿又被人害死。好一座锦绣江山,最后竟被砀山无赖朱阿三,轻轻松松就夺了去……

兴与衰,荣与枯,富贵繁华与血腥战乱,周而复始,不过如此。

江山无限美好,无数英雄为之折腰。

前车之鉴犹在,却空照世间名利繁华,大梦难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