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第二案

送走杨幕,我回到办公室,梳理起现在有的线索。

死者被人在地库中捆绑杀害;

凶器是砖头,死亡时间是在七到八天;

凶手是一名一米八到一米八二的男性,体格健壮,下河口人;

死者的表侄周文斌有杀害死者的嫌疑和动机,并且有作案的时间。

这些线索都指向了目前唯一的嫌疑人周文斌。

现在,周文斌已经被我们监控起来,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们无法对周文斌的住处进行搜查,这是一个案件难点。

案情陷入了僵局,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嫌疑人能够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自己露出马脚。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有些烦躁。

我爬上天台,点燃一根烟,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我的烦躁瞒不住杨凡。

我刚登上天台,刚点燃香烟,他就像一个鬼影子一样,出现在我的背后。

“我跟你说过,让你不要抽烟。”

我被杨凡的突然出现吓了一大跳。

“我去!你走路怎么没声音?你是魔鬼么!”

我没好气地骂道。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并不说话。

“你觉得周文斌会是凶手吗?”一根烟抽完,我沉声问道。

“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用,一切还是看证据说话。现在周文斌身上所有的嫌疑都是我们凭空臆想的,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杨凡这个家伙,总爱给我泼冷水。

但是他说的也是事实,如果我们的臆测能够作为证据,那么法律也就不会再公正了。

“那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向杨凡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杨凡撇撇嘴,没好气地道:

“我是法医,不是名侦探柯南,我能有什么办法?还不得是你那边去找证据去?”

我沉默了。

这家伙这次是铁了心不打算帮我了。

不过这也是事实,毕竟眼前的线索就这么多,除非是神仙,否则谁也没有办法。

“叮铃铃……”

就在这时,我的电话响起来。

是唐亮。

“田队,指挥中心转过来电话,说城北山河佳苑发生了命案。”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地库的案子还没有搞完,又出来这样一个案子。

我不敢停留,马上带着杨凡赶往现场。

路上,我让唐亮和林裳也抓紧时间过来,周文斌先由其他同事监控。

山河佳苑,也是山河市的老小区,情况和惠民小区差不多,年轻人比较少。

到了案发现场,便有城北的同事和我们接洽。

“田队长,你们来了。”

我点点头,请这位同事给我们介绍以下情况。

“死者叫金大柱,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包工头。二十分钟前,我们接到群众的报警电话,说他被杀死在小区的地库当中。”

“嗯?”

听到他的话,我不由得眉头一挑。

又是包工头,又是地库,难道这两件案子有什么联系吗?

“报警的人是谁?”

“是小区里的一个住户,他说他想去地库中取东西,结果就发现死者躺在里面,他就赶紧报了警。”

我点点头,道:

“走吧,先去看看死者。”

在城北的同事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进入到已经封锁好的现场。

这是一个地库,连接着停车场。

杨凡走上前去,开始对尸体进行初步的检查。

我则去和报案人聊了聊。

没一会儿,杨凡便摘下手套,走了过来。

“怎么样?”

“死者颅骨有多处骨折,是死于钝器击打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尸僵已经初步形成,死亡时间在三到四个小时左右。身体上有捆缚的痕迹,且后背有轻微的擦伤。整体来看,死状与周松差不多。”

我眉头不由得一皱。

如果两起案子有关联,那这个凶手可太大胆了。

周松的案子闹得满城风雨,不说是人尽皆知,也算得上动静不小,这个时候还敢顶风作案,那他也太嚣张了!

“老杨,你马上回局里安排解剖,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新东西。我带小裳和小唐他们在附近走访一下。有什么发现,电话联系。”

打发走杨凡,我们在现场勘查起来。

这个案子的现场简直就是周松案的翻版。

同样捆绑住受害人,将他扔在昏暗的地库中,同样用钝器击打死者头部,死者同样都是建筑队的包工头……

痕检的同事在现场同样找到三组脚印,死者自己的,报案人的,还有一组疑似凶手的。

“小唐,你带着这组脚印回趟局里,看看能不能和周松案的那组嫌疑人脚印做一致认定。”

我把那组来历不明,疑似嫌疑人的脚印交给唐亮,让他回局里做比对。

这件事情很重要,一旦确认下来,我们就能立刻将两件案子并案处理。

半晌过后,现场的痕迹采集得差不多了,我让林裳在这里盯着,自己则跑出地库,向警戒线外走去。

我找来物业经理,表示想要看一下监控。

但对方表示,监控早已经停用,现在小区里的监控都是摆设。

我也是醉了!

谁要是说这两件案子没有关联,我打死都不信。

同样没有监控的小区,同样昏暗的地库,还有同样是包工头的受害者……

太多相似的条件,让我们不得不多想一些。

我看看时间,三四个小时前大概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那个时候,小区里应该有不少人的。

我拉过来一个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他攀谈起来。

“大爷,您今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老人想了想,十分肯定的点点头。

我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让他描述一下那人的长相。

老人砸吧砸吧嘴,想了一下:

“那是个男的,大高个儿,瞅着得有一米八左右。长得挺壮的,穿了一身工服,还背了个包。”

我感觉心头一紧,这个形象和周松案件中出现的那个嫌疑人一模一样。

“那人长什么样您看清了没有?”

老人摇摇头,道:

“那人戴着口罩,还戴了墨镜,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看不出来长相。”

“当时我还问他:‘穿这么多不热吗?’他跟我说他紫外线过敏,怕阳光,所以才穿这么厚的。听口音,像是下河口那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