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产业链和收割士族

在从洛阳回来的时候,李恪带回了两百万两银子。

他将一半的钱交给了李靖。让他组建风雷、军。

而剩下的这一百万两,他只要拿出九牛一毛,就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在重赏之下,几名工匠不过花了十多天时间,就在李恪提供的设计图指导下,做出了第一台机械印刷机。

当听说机械印刷机造好以后,李恪当即命人将其拿来。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机械印刷机,李恪欣喜道:

“很好!有了这印刷机,一切事情都大有可为了。”

接着,他问一旁的管家:

“用这套印刷机印刷一本论语,需要多少钱?”

蜀王府的管家知道王爷对印刷机的事情相当上心,所以他这几天一直在跟进这件事情。

当李恪提问后,管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回王爷,以现在的成本计算,印一本论语的价钱应该在一百文左右。”

“如果大批量印刷,成本也能下降不少,但最多也只能下降到六十文一本。”

六十文一本?

机械印刷机生产出来,就是要大规模印刷书籍用的。

如果只是少量印刷书籍,李恪大可以让人制造雕版印刷。

反正这个科技简单,不过是李恪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不过六十文一本的价格还是太贵了。

他问管家:

“如果孤将长安城的纸商产业收购了,让他们以成本价提供纸张,一本书的价格能降低多少?”

“把造墨水,纸张和其他耗材的工坊都收购一些,让他们按成本价为孤提供耗材,一本书的成本能够降低多少?”

“如果造纸原料的树木,石墨的矿床,都由孤收购的产业提供,这成本又能降低到什么程度?”

这……

控制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以降低成本,是资本主义时代才出现的想法。

蜀王府的管家明显没有想到这些。

所以他只能老老实实说道:

“回禀殿下,这些东西老奴都没有试过,老奴不敢妄言。”

对于这个回答,李恪并不意外。

他只是命令道:

“拿着孤的钱,将印刷书籍相关的上游产业全部收购一遍,我要从原料开始,降低书籍成本。”

在李恪的命令下,蜀王府很快行动起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将大量森林,矿床,工坊,甚至是运输物料的车船,都给收购了一遍!

当这些产业全部以成本价为李恪提供服务后,书籍价格骤降。

“回禀王爷。”

把整合产业链后节省的开支计算了一遍,管家面对李恪,兴奋地做出报告:

“如今,我们印刷一本《论语》所需要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三十文钱…”

“如果等我们自己种植的造纸树材成熟,专门为工匠,矿工和其他伙计提供粮食的农田开辟并收获,运输用的车船,矿工用的工具,都能实现自产,一本《论语》的成本,将降低到十文钱左右!”

十文钱!

听到这个答复,李恪十分满意。

要知道,在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复制,那都只能通过手动抄写来完成的。

这雇人抄书,本身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更不用说,许多藏书都是由士族垄断。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面子,人家可能还不愿意给你抄!

而如今,印刷一本书的成本却只需要三十文,乃至于十文钱。

这个的价格,已然是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都能负担得起的存在!

相当今后知识扩散,无数寒门弟子开始撬动士族阶级的统治,李恪便不禁兴奋起来。

只不过这时,管家却突然说道:

“殿下,印刷一本书的成本只需要十文钱固然是好事,可为了这个目标,咱们也是花了不少钱啊!”

“哦?”

李恪问道:

“一共花了多少钱?”

“七十万两。”

管家回答。

七十万两吗?

这个数字,倒是出乎了李恪的预料。

他没想到,自己从洛阳带来的两百万两银子,竟然花得这么快。

面对李恪的一时沉默,管家问道:

“王爷,咱们要不派人去洛阳再取些钱回来?”

“不必!洛阳的钱不可轻取。”

面对管家的提议,李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开玩笑!

自从洛阳的钱庄建立以后,全洛阳,乃至于全天下的商贾都在盯着自己。

自己从洛阳带了两百万两回长安,他们尚可睁只眼闭只眼。

但如果继续拿钱,恐怕那些商贾就宁可承受通货膨胀,也不愿意把钱存在李恪这里的。

不过不能从钱庄拿钱,不代表李恪就不能从其他地方搞钱。

他说道:

“反正如今印刷机已经出来了,有这东西在,我就可以收割一波士族的钱财,恢复元气。”

“去!让人先印刷两百套四书五经,《论语》则另外再印刷两百本,将这些书作为孤的藏书,在长安进行出售。”

“至于价格嘛…每本三十两就好了。”

一本书三十两的价格,对应三十文钱的成本,就意味着李恪这波操作下去,直接就能狂赚千倍利益。

这收益,都能和印刷纸币相提并论了!

想到这里,管家也不禁兴奋起来。

“成,殿下您等着,老奴这就去把这事安排下去。”

……

几天之后,蜀王府内,一摞摞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新书从府内搬了出来。

几个家丁把书放在门口,开始大声叫卖道:

“来来来,看一看咯!蜀王殿下为了筹钱,贱卖藏书咯!”

“在场四书五经,不要一千两,不要一百两,只要三十两银子!三十两银子,先贤典籍带回家!”

蜀王府在长安城的地段不差,在此来往之人也多是非富即贵的存在。

当听到蜀王府说贱卖书籍,许多好奇的士族子弟纷纷聚拢了过来。

他们问道:

“这蜀王殿下,真的要贱卖书籍?”

那家丁狡黠地笑道:

“那还有假?殿下为了筹集资金,组织变法,可以说是散尽家财了。”

“为了筹钱,殿下甚至不惜将自己多年来的藏书全部变卖。”

“这位公子,你就买一本呗?”

听到这话,那士族子弟当即拿起一本书翻阅起来。

看着手中的书籍装订精美,字体工整,上面还隐约散发着油墨味道,仿佛刚抄好的一样。

这这位公子哥不禁感慨。

收藏如此精致的书籍,还将之保存得如此完好,看来这蜀王殿下也是一个爱书之人。

而为了变法,他竟然贱卖这些书。

看来,蜀王主导的变法,出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