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百亿补贴

决定执行下一步变法之后,李恪开始翻找系统列表中的相应兑换物。

在监国的这一个月里,李恪利用自己的全力,不断推动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出.台。

随着一道道法律的实施,他的声望值也水涨船高。

等到最后一笔一千点的声望值到账以后,李恪已累计获得八千七百五十点声望值!

而在这期间,他虽然兑换了包括《美第奇家族史》在内的一些物品。

但剩余的声望值,仍有四千三百点!

快速翻阅着兑换列表,李恪很快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占城稻稻种(一石)】

【兑换所需声望:100点】

【简介:作为华夏在大航海时代以前所能种植的最高产作物,占城稻在北宋时期由东南亚引入华夏。一经推广,便让华夏的人口上限从原来的六千万,臻至一亿之多!】

在完成了金融改革以后,李恪自然得到了一群能为他鞍前马后的商人。

如此一来,李恪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农业改革了!

如今的系统列表,尚未解锁土豆玉米一类的高产作物。

因此,占城稻已是他所能得到的最高产作物了。

离开书房,来到蜀王府的仓库,李恪命人看好门口,不允许任何人进去之后,便独自一人,走入仓库之中。

站在仓库内,李恪对系统下达了自己的命令——兑换四十石占城稻稻种!

瞬间!

李恪积累的四千多点声望值迅速暴跌,一眨眼就剩三百多的零头。

这一幕,饶是李恪,也不免有些心痛。

但很快,他就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系统刷出来的四十石占城稻上。

这四十石占城稻,将是他撬动士族在广大农村地区统治的基点!

重新关闭仓库,李恪又来到了长安钱庄。

看到李恪前来,长安钱庄的掌柜立刻出来迎接。

“不知殿下前来,属下有失远迎,还请殿下多多包涵。”

钱庄后方的一处会客室里,钱庄掌柜钱忠无比抱歉地说道。

“无妨。”

李恪摆了摆手,却是没有提下一步行动的事情,而是问道:

“如今长安,洛阳两地储蓄的银两,一共有多少了?”

长安钱庄的数据,钱忠自然熟记于心。

而洛阳钱庄的数据,也会以每月三次的频率传输过来。

面对李恪的问题,钱忠想也没想,就把数字脱口而出:

“回禀殿下,如今长安,洛阳两地,已吸纳储蓄四千万两。”

“这都是殿下的功劳。”

“毕竟如果不是殿下推行的法律作为保障,增加了百姓的信心,只怕两地钱庄得吸收上五六年,才能有这个数字。”

无视钱忠拍马屁的话,李恪继续问道:

“那纸钞的发行情况如何?”

钱忠立刻回答道:

“回禀殿下,如今钱庄每吸收一两银子,便会对民间发行一两纸钞。而那些前来贷款的商人,钱庄这边发行的也是纸钞。”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纸钞,在五千万两上下。”

四千万对五千万。

考虑到李恪为维持金融秩序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如今的纸钞发行量可以说相当保守了。

不过接着,掌柜便话锋一转,对李恪贴耳说道:

“另外,按照殿下的意思,印钞厂那边还放着一亿五千万两纸钞,随时可供殿下调用。”

如果有在李恪的钱庄储蓄的商人听到掌柜这话,一定会吓得心脏骤停。

一亿五千万两的纸钞储备!

加上五千万两的纸钞流通。

这就意味着,当这些纸钞全部流通出去后,一旦发生挤兑,将有五分之四的储户将拿不回自己的银钱!

那样的话,搞不好整个大唐都会为之动**!

不过李恪是熟读近代金融史的。

在他看来,用一份银两锚定五份纸钞,在拥有完善金融制度的情况下,并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

毕竟二十一世纪,大多数国家可是连锚定纸钞的实体货物都没有。

全靠国家信用来维持!

比起二十一世纪的操作,就算李恪用一两银子发行一百两纸钞,那也是相当稳健的行为。

李恪唯一需要担心的。不过是纸钞一次性流入市场,会不会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导致民怨四起而已。

不过想要解决通货膨胀,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李恪能够确保生产力同步发展,通货膨胀并不会导致物价涨得太过夸张。

而对他来说,发展生产力,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于是李恪说道:

“孤最近得到了一种名为占城稻的粮食作物,在长江流域种植,亩产最高可达两石!”

“孤有意推广这种作物,打算在杭州和巴蜀分别建立一座钱庄,并准备三千万两的低息贷款,专门提供给想要做种子推广生意的商贾。”

听到这话,掌柜了然。

在长安钱庄建成以后,李恪就曾多次发放专项贷款,以扶持一些产业的发展。

这掌柜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

“殿下,这三千万两,对于咱们如今只有四千万两的钱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这样做,恐怕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啊!”

听到这话,李恪却毫不在意。

他说道:

“江南和巴蜀,都是富庶之地,虽比不上长安洛阳,但吸收个三四千万的银子也不成问题。”

“只要做好舆论引导,百姓就会觉得,孤是把这两个地方收到的储蓄一比一发放出去,落一个不赚不赔的下场。”

“然后,将长安和洛阳的钱庄收益分润过去,给那边提供利息。”

“如此一来,民间情绪不会有太大起伏。”

听到李恪这么说,掌柜觉得确实可行。

于是他问出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三千万两,是对外的说辞。”

“那么,在真正发放贷款的时候,您打算发多少呢?”

显然,掌柜也明白,要想短时间内在南方快速推广占城稻,区区三千万两,是远远不够的。

得加钱!

至于加多少?

李恪自然已有了答案。

他淡然笑道:

“先发一亿两。”

“不够的话,就再加一亿!”